我的川藏线骑行。九,天全

108国道和318国道在雅安西门附近分道,由此向南过西门大桥或羌江大桥是传统的川藏驿道,而继续向西是新的川藏公路。

川藏驿道由雅安到化林坪,一共四站,分别经过荣经县(今荥经县)、清溪县(今汉源县清溪镇)、泥头驿(今汉源县宜东镇),到化林坪(今泸定县兴隆镇化林坪),共355里。

二郎山垭口(隧道)开通后,从雅安到化林坪只有130公里,比原来的路程缩短了近100里,G318走的是这个方向,中间经过天全。

雅安海拔640米,天全海拔848米

终于摆脱G108,重新见到G318的里程碑

从雅安向西进入横断山区,在二郎山垭口的川藏公路开通之前,传统的川藏驿道是绕道大相岭,翻越海拔更低的泥巴山垭口,再经飞越岭垭口、化林坪、冷碛去康定,1909年的陈渠珍和1937年的邢肃芝都是走的这条道。

陈渠珍记载,登大相岭,传说不能交谈,不然神灵会降下冰雹。当他吃力地爬上山顶,看到清代果亲王允礼的摩崖题诗碑,上面有一句:“奉旨抚西戎,冬登丞相岭,古人名不朽,千载如此永”,这位康熙爷的十七子是奉雍正皇帝的旨意来主持六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大典,一则景仰先贤,一则自诩。

陈渠珍在碑前怀古感叹,他的战友已经走到前面,回头见他还在那儿发呆,大声呼唤,路上还有人跟着呼唤,只见天色忽变,阴云四起,如拳头大的冰雹顿时砸下。陈渠珍急忙飞奔下山,留在后面的居然都被冰雹打伤。陈渠珍分析,可能是大雾笼罩山头,阴寒之气凝聚,一经人的热气冲动,聚成冰雹降下,是符合物理原理的,并非神灵降罪。

1934年黄慕松出使拉萨,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途径雅安,刘文辉派出肩舆轿夫,黄慕松意识到,前途再无汽车可乘,要靠骑马、步行、乘轿,前往二千公里之外的拉萨。

1950年初,川藏公路从成都只通车到雅安,由雅安到泸定,国民政府时期曾修筑过简易公路,因年久失修,简易公路的路基、桥梁大都毁坏,不要说汽车,连人畜也很难通行。

1950年2月,18军组成进藏先遣支队,由52师副师长陈子植带领,从军部所在的乐山出发到雅安。当时川西刚解放,残兵败将乱窜,先遣支队在雅安受阻。18军集中主力剿匪,同时由下属的52师154团、53师157团分别组织先遣支队,争取4月中旬分别进至甘孜和巴塘,建立进藏的前进基地,前进指挥所由第二参谋长李觉、副政委王其梅负责。3月底,前指机关350多人从乐山出发,抵达雅安,与陈子植支队会合,然后翻越二郎山。而52师154团的先遣支队由师长吴忠亲自带队,含师侦察连和154团,可能早于前指出发。

胡玉泉是四川成都人,当时才15岁,刚参军,是侦察连的通讯员。他回忆说:出雅安,第一天到了飞仙关,一出雅安就没有公路了,全是小路,运输工具只有骡马。过飞仙关只有一条索桥,30多米长,大约1米宽,只有几根铁索横在江面上,上面铺着木板,两边没有拦的,离江面大约几十米,底下是江水,水流很急,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江风一吹桥面就晃荡,人一掉下去就没命了,确实很危险。北方兵平原行军有经验,在南方山区就怕走这样的山路。老战士都不愿在危险面前装熊,但一走上去,风吹索桥来回晃荡,有的兵吓得扑倒在桥面上。师长吴忠在桥边指挥一个一个地过,200多人过了半天,那些骡马上的辎重都是马班战士背过去的。

如今这儿有一条飞仙关大桥横跨青衣江,由此向北沿着宝兴河,去往芦山、宝兴和小金。青衣江上游有三条支流,最长的是宝兴河,发源于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

枇杷上市了

早年的飞仙关大桥

荥经河,古称邛水,主源为荥河。天全河,古称徙水、和川,俗称始阳河。荥经河于安乐乡李公桥纳天全河后,向东北流约5公里,于飞仙关注入宝兴河,荥经河与天全河交汇处叫二河口。318国道沿着天全河一路到达天全县城。

《禹贡》中提到“和夷厎绩”,指居住在“和川”的夷人,天全河很可能就是和川之水,后来改名为徙水,古老的和夷人建立了一个部落叫徙,到秦时发展成徙国(部落),部落中心在今天的始阳镇,始可能是徙的讹音,始阳就是徙水之阳,始阳再讹转成斯榆,不知道在音韵学上是否合理。

当时附近的山区里还分布了很多古部落,包括青衣羌、笮、邛、獠、僰、冉、駹等等。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巂大致是今天的西昌。

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大概都是司马错的同族,说不定有血缘关系。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之后在笮都设沈黎郡,领笮、青衣、严道、徙四县。笮为现在的汉源,徙则是现在的天全。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斯榆之君请为内臣,以故徙都置徙县。”

从前111年到502年,天全河畔的始阳均是县治,历经汉、三国、晋、南朝等朝代,建置名称也经历了徙县、枞阳县的变化。二千多年里,贸易、战乱改变了此地的人口结构,徙人不再是天全河畔唯一的居民,在民族融合进程中,徙人也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公元553年,改枞阳县为始阳县,取“阳从兹始”之义,此后基本都叫始阳。

唐末,黄巢的军队攻破洛阳之后向长安进军,唐僖宗李儇逃进四川。当时护送唐僖宗入川的有禁军军校高卜锡和侍卫杨端,高卜锡是江南临安府人,杨端是太原人,这二人因护送有功,得到封赏和提拔,他们先后奉命率部西进雅州。唐僖宗回到长安后,和当时所有的军将一样,高、杨就在天全一带拥兵自重,称雄一方,成为土司。从此天全进入高、杨二土司治理时期。二土司分治碉门和始阳,碉门在今天县城内的城厢镇。

清雍正六年(1728年),川陕总督奏请废除天全土司。第二年,天全改土归流,设天全州,延续八九百年的土司制度在天全河流域内消失。原嘉绒十八土司中含天全六番招讨司,到清代广法寺所领辖十八土司地中,已经没有天全六番招讨司,但多了一个鱼通长官司,就是因为雍正年间的这次改土归流。天全成为康区与汉区的过渡地带,由于二郎山的阻隔,汉人势力在清代和民国,也只是达到天全。

穿过龙尾峡隧道,进入天全市区

夜幕下的天全河

(0)

相关推荐

  • 你或许走过多条进藏路,却未必知道这些...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88 篇 原 创 主 文- 今天8月1号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当我们缓缓翻开解放军的历史时 发现了一页泛黄的纸张上提及 西藏和平解放 方才惊觉解放军有过这段 ...

  • 吕梁孝义三勇士完成西藏摩托之旅(上)

    山西孝义三摩友历时25天,行程8千公里,圆满完成进藏摩旅. 有女摩友前来送行. 家人朋友和各大俱乐部摩友送别留影. 开始踏上进藏之旅 黄河水还是清的. 到达黄河大桥风陵渡 到达西安,大雁塔转转. 陕西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九,拉萨

    从松多(也可能是日多)到拉萨,相当于川藏驿道第59.60.61站 从米拉山俯冲下来,时速基本在40公里以上,11点钟,冲到K4444的里程碑处,好多人提到这块碑,有些骑友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组数字处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二十九,然乌湖

    离开安久拉山垭口和那个念咒语的大喇嘛,下行到西坡山谷,路途约20公里,其间有一段极为危险的塌方路段,狭窄的公路一边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深谷,一边是松动的.随时都可能有石块坠下的峭壁.在安久拉山麓,静卧着著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十九,巴塘

    禾尼乡附近的山区出产高品质的冬虫夏草,五月份是收获的季节,年轻的藏族小伙子每天早晨进山挖虫草,很辛苦.据说虫草对肺有益处,但需要长期服用.我买了二根,客栈的藏族老板说,最好是泡酒喝,但路上不敢喝酒,就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四十,拉萨城

    三年前我第一次计划骑行西藏时,目的地是318国道的终点,位于中尼边界的樟木镇,中间规划了去珠峰大本营.后来在巴塘折返后,心想下次能到拉萨就行了.终于到了拉萨,心里又痒痒地要去更西边,可惜假期已经用完,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八,米拉山

    从松多村出发,有二种选择:激动的.体力好的会选择一天到拉萨,行程180多公里:体力弱.情绪淡定的,想慢慢体味这一路以来的酸甜苦辣,可分为二天,先到墨竹工卡,再半天到拉萨.我和老何约定,如果下午4点钟前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七,松多

    从工布江达开始,318国道和旧时的川藏驿道再次重合.工布江达到松多村,相当于川藏驿道的第57.58站. 黄慕松1934年出使西藏时,记载了每日的行程,一日的行程就是一站,从江达至拉萨9站,150英里,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六,工布江达

    从八一镇出发,60多公里到达百巴镇,正好午饭时间.这一批骑友的速度和节奏差不多,几天来在一起吃午饭的基本上就是这几位,大家路上没机会聊,晚上住的客栈不尽相同,只有午饭这段时间可以聚在一起聊聊. 出发前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五,八一镇

    从八一镇到工布江达的海拔高度逐渐抬升,应该是起伏缓上坡,但骑下来的感觉却是是平路和缓下为主,应该是大腿肌肉适应了长时间骑车,渐入佳境. 1910年,陈渠珍营从太昭前往工布江达,再前往牙披驻扎,牙披即今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四,色季拉山

    前几天已经有骑友感叹,前面没几座高山可以翻越了.当然如果终点不在拉萨,前方还是会有无数的高山等着,如果只是到拉萨,确实,色季拉山就是我们需要翻越的倒数第二座高山了. 赵辉在早餐后还是需要处理一下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