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总揽全局,审势审力,合兵稳守,争取战场主动权
对于用兵,曾国藩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组建了湘军,带领湘军打过无数次的战争。
在战争中,他失败过,有大败也有小败;他胜利过,有大胜也有小胜。经过多年的磨炼,他最终战胜了大平天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
01 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实际
曾国藩说,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的人靠得住。这话是非常经典的。
春秋战国时,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当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号角吹响,战鼓雷动,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严肃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要抽出来。”
儿子非常高兴,贪婪地推想着箭杆、箭头的样子,耳边仿佛响起嗖嗖地射箭声,敌方的主帅应声倒下。
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无比,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胜利的豪气,完全违背了父亲的叮咛,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嗖地一下拔出箭,想看个究竟。
然而他瞬间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的竟然是一只折断的箭。
“我竟然一直带着只断箭打仗”。儿子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仿佛一瞬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倒塌。最后,儿子惨死在乱军之中。
父亲来到儿子身旁,拣起那只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儿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祖传的箭上,才有了他的骁勇无敌,而当他看到箭是断的时候,就失去了自信,结果惨死乱军中。这是多么可悲的人啊!
外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谁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危急关头,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实际的。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成就美好的人生,也只有自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只有自信,人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
02 兵骄必败,合兵稳守
“兵骄必败”,军事上许多失利往往是由“骄”字引起的。
《汉书·魏相传》上说:“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多半是利用了强者的大意,比如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数不胜数。
三国时期的曹操率兵百万,听了庞统的话,建成连环船,自以为得计,站在船上对酒当歌,踌躇满志,以为必胜无疑。结果,连中计谋,被蜀吴联军打败。
关羽镇守荆州,而他在大兵出征之时,掉以轻心,失掉荆州,结果被吴军所抓,兵败麦城,惨遭杀身之祸。
许多人经受得了失败的打击,却受不了胜利的冲击,取得一点胜利,就忘乎所以,结果由胜转败,留下了终身遗憾。
曾国藩深知骄者必败的道理,他总结说,古今有才华而败者,离不开一个“骄”字;平庸的人败,离不开一个“惰”字。
“古来凶德致败不过二端,一为长傲,一为多言。不仅用兵如此,做人、为官、处世,无不如此。”
为避免轻敌导致失败,曾国藩坚决反对单兵轻进,他主张合兵一处。他认为,合兵就像握紧的拳头,势力既强,可战可守,可进可退。而如果分兵,就像五指张开,虽然灵活,但力量分散,易于受伤。
为此,他主张在兵力不足时,宁可合兵坚守一处最重要的地方,放弃其他次要的地方。
不过,有些将领还是未听曾国藩所劝,轻易出兵,接连有郭松林遇伏使所部损失大半,张树珊、彭毓橘兵败身死的教训。
曾国藩“稳守”,不可急于打仗,勿单兵轻进,主张合兵一处的战略,后来被总结为湘军致胜的秘诀。
03 总揽全局、审势审力
行军打仗之时,最忌讳有赫赫之威名在外,为天下人所瞩目,为敌人小心防范。
与其贪图虚名,还不如从敌人不注意的地方下手,待得势之后,敌人才悟出要害在何处,这时再奋起争夺也无济于事,因为我们已抢先一步下手,占了先机。
他对弟弟说,既然我们兄弟立誓拼命报国,也须常存避开大名声的念头,做事总要从冷淡的地方下手,积功劳而又使人不知我们的功劳,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作战指导方面,曾国藩以总揽全局、审势审力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
他认为制定战略方针,“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晰微茫”;要“审势”,对地势、敌势详查清楚;要“审力”,弄清敌我双方兵力兵器的对比;要倾听各种意见,择善而从。
基于上述原则,他用来对付善于防守的太平军的战略方针是:争上游,争要地,节节进击;先扫清外围,最后夺取金陵。
他所制定的镇压善于流动作战的捻军的战略方针,也体现了“以静制动”、争取战场主动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