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医越久,便越能体会到中医和中餐有相近之处
在中医这行做得越久,你便越能体会到中医和中餐有相近之处。
西餐一个勺子,一个天枰,该放多少克糖,多少克盐,多少升奶,一板一眼,清清楚楚。
所以西餐特别容易规范化,从北上广到西南山区,只要是同一个品牌的西餐店,那么工艺、味道便是大同小异。
中餐就不一样了,讲究一个灵感,强调一个悟性,喜欢一个加加减减,从来不见中厨一边炒菜一边拿秤慢慢量,他们依赖的是自己的经验,手感,嗅觉,舌觉,知觉。
所以西餐像太空中的冯·诺依曼机器人一样,可以不断自己重复自己,克隆自己,不断蔓延,铺展到自己的极限。
而中餐就不一样了,同一个菜系,不同的厨师,水平是不一样的,境界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厨师,今天和昨天做出的菜品档次或许接近,味道却仍有不同。
相较于西餐,在制作中餐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自由挥洒的空间。
据说最早做出桂枝汤的,就是大厨。
《汤液经法》是这样写桂枝汤用法的: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随时打开《千金方》,如上句式亦比比兼是:
“右十味,末之,别治杏仁如脂,稍稍纳药末,捣千杵,烊糖,乃纳药末中,令调和。含如半枣一枚,日六七,也三四服。以胸中温为度。”
看这些文字,犹如大珠小珠落入眼帘,仿佛就在看精美的菜谱。
中医师开药的思维和做中餐也有类似的地方。
患者咽喉瘙痒,乃风邪不去,用蝉蜕,薄荷,祛风透表。
在这个主症的基础上:
患者舌淡,苔白,脉浮弱,偏寒,可加桂枝,生姜,甘草;
患者舌红,苔黄,脉数,偏热,可加牛蒡子,连翘;
患者有痰,痰白,可用半夏,厚朴,白前,紫苏子;
患者有痰,痰黄,可用浙贝,前胡,枇杷叶,桑白皮;
患者舌干,少苔,口唇干燥,可添南沙参,麦冬,玉竹。
患者寒一分,就加一分热药,患者热一分,就上一分凉药,患者燥一分,就浇一分润药。
由上可见,中医师用药,确实部分判断依赖于感觉,与患者的感觉相关,也与医师自身的感觉相关。
中医师,做得一般时,有按部就班做工匠的感觉,做得好的时候,落子如有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