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林 || 依稀记得人之初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依稀记得人之初

文 | 刘国林(刘国林)

  过去,北大荒女人生孩子时,都把炕席卷起,铺上谷草,把孩子生在谷草上,俗称“落草”。母亲生我那天,父亲高兴的很,马上在房门左侧挂上用杏枝弯成的弓箭,俗称“公子箭”,预示我长大后能成为精骑善射的猎手。如果生女孩,则将一红布条挂在房门的左侧,祝福女孩心灵手巧,幸福安康。

  我出生那三天,母亲便请儿女双全的张奶奶给我沐浴。我被放在大木盆里,用槐树枝、艾蒿煮熟的水往我身上撩,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候;洗洗腰,长的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然后用大葱轻轻敲打我:“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地。”

  我刚满七天时,便被母亲放进姥姥、姥爷送来的摇篮里。我仰在摇篮里,胳膊和腿都被布带绑上了,放直,以防我从小睡偏头或驼背、鸡胸。母亲摇动吊在“子孙椽”上的摇篮时,哼着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摇篮曲:“悠悠啦,睡觉吧,妈妈盼你快长大。领银子,上档喳,上了档子吊膀子。拉硬弓,骑大马。拉响弓,走天下。大花翎子、红顶喳,天南海北统领喳。”古老的歌谣充满着民族的尚武精神。

  母亲说,我满月那年,把刀、剪、弓、箭、靴子、算盘、彩带、纸笔等摆了一炕,随我任意抓。我看着眼前的东西都不爱,偏偏去够离我最远的毛笔。大人见了都说,看来这小子得靠摇笔杆儿吃饭了。

  那时刚解放,生活很苦。母亲奶水不够,只得天天嚼玉米楂子饭喂我。先把玉米楂子饭晾凉了,再用干净的白布包好,放到嘴里嚼。嚼碎了,再像母燕喂雏燕似的一口一口喂我。母亲说,哭起来像小喇叭似的,夜里吵得左邻右舍都睡不安。每当这时母亲又把我放进摇篮里,唱着她永远唱不厌的摇篮曲。

  实在吵烦了,母亲便把父亲喊起来,找张红纸,歪歪斜斜地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写完了,便催父亲去贴在大街上,也不管深更半夜的,更不管父亲冷不冷,只要治好我的哭闹病就行。呀,真好使。我果然不闹了,不叫了,小嘴一憋一憋的,小腿儿一蹬一蹬的,浑身都在用劲儿,小脸憋的通红。是不是拉屎了?母亲掀开小被子,打开尿布一看,果然拉了一滩稀屎,绿绿的,又腥又臭。母亲常说,我在月科里就像小鸭子似的,不停地吃,不停地拉,哪天都得换十遍二十遍尿布。

  等我满月时,长得白胖白胖的,逗人喜爱。母亲满口牙因嚼楂子饭嚼坏了,为了不让儿子多哭一声,母亲也顾不得楂子饭热不热了,放到嘴里就嚼。她急着喂嗷嗷待哺的心头肉哇,别说是牙烫坏了,要母亲的命她也豁的出来呀!

  小孩发育正常的话,三个月能翻身,六个月能坐了,到七个月便满地爬了。我生下来就好动,刚满七个月真的像小狗似的屋里屋外地爬。稍不注意,便爬到屋外,喜欢跟狗抢食吃。我家的大黄狗倒乖的很,我抢它的食,不咬我,歪着头看。我不吃了,它再吃。

  有一次,母亲忙洗衣服,姥姥来了。她洗完衣服发现我没了也没在意,以为又让姥姥抱走了,便忙做饭。母亲点着了火,听见灶膛里传出我的啼哭声吓坏了,连忙拔起锅,便把我拽出来了。那两天,母亲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天天抱着我,哄着我,我哭她也哭。我脖子上落个伤疤,母亲说是茅柴火烫的,亏得及时,若不然我的小命就没了。每当母亲看到我脖子上的疤时,就唠叨:“你小时淘得没边儿,一眼照看不到就爬没影了。”姥姥却喜欢我:“淘小子出好汉,长大准有出息!”

  今年,我已五十一岁了,也没见出息到哪儿。母亲也七十四岁龄了,身体倒硬朗。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没长大的孩子。我在北京某报应聘,一年难得能看望母亲一次。说心里话,有时候想母亲,却不常想,工作忙起来,就把母亲忘了。母亲却时时刻刻挂念我,正应了古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哇!”

  端午节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能回家看看。”母亲高兴的饭也吃不下了,急着去舅舅家等我。女儿特意把奶奶接到楼上住几天,母亲只住了两天,又回到舅舅家住了,嘴里唠叨着:“楼上我住不惯,不如火炕好,上下楼也不方便。”其实,我知道母亲的心:她知道我准能先到舅舅家去看她的。路上我顺便到朋友那里约篇稿子,晚回家几天,母亲急得嗓子痛。舅舅看在眼里,劝母亲。母亲说:“没事的,我才不急呢!”背地里却两遍三遍地吃药片。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个手指不疼?生一个就惦念一个。从小怕冻着热着,手捂着,瓢扣着,不得成葫芦还是瘪葫芦。长大了,出飞了,还是惦念着,怕出息不好成了鸡蛋进油锅——滑蛋一个,哪个当母亲的不望子成龙呢?

  等我到舅舅家时,母亲正在睡午觉。见我和儿子回来了,顿时精神了,话也多了,还扫扫身边的炕席,让我坐下。哟,母亲咋还和儿子客套起来了?舅母说:“那是乐的,不知咋办好了。你若再不回来,你妈非想病不可!”实在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哪,若在前三十年,我也没把亲情看得这样重。自己当父亲了,方知不孝敬父母该天打五雷轰!

  儿子坐在屋角洗脚,洗完袜子时,放到鼻子下闻闻。母亲见了笑道:“真是一辈留一辈哩,你爹小时候也愿洗完袜子用鼻子闻!”在屋的人都笑了,我也笑了。

  这时,我想起母亲常讲的故事:古时候,一个人的母亲死了,这个人舍不得花钱买棺材,连夜和儿子用竹筐把母亲背出去。

  回来时,儿子说:“别把竹筐扔了呀!”

  “为啥?”

  “你死了我好用它背你呢!”这个人哑言了。

  想到这里,我看了儿子一眼,心想,真是一辈留一辈呀,我就是一面镜子,儿子照着我学哩! 

END
作者简介

  刘国林,195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75年以来,创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后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儿童文学》《延河》《萌芽》《少年文艺》《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青海湖》《雪莲》《四川文学》《作品》《青春》《山西文学》《厦门文学》《黄河文学》等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篇。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2013年聘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优酷网》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主讲。2016年被聘为《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会员。2017年被世界汉语文学出版社与杂志社聘为副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东北分会主席,《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被聘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单位。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关注了解。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价值260元)、价值128元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二等奖两名,各奖励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两提。

  三等奖三名,各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