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传奇,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化蛹成蝶的蜕变过程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位职业画家,其终生寄情于笔墨丹青,简历极为光彩照人:
拜得名师——老师是当时艺术界首屈一指的领袖董其昌;
教出高徒——在众多弟子中,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天才陈老莲;
他本人也独开门庭——画风融合南、北两宗,画出的山水有个专有名词叫“蓝家样”,开创了清初江浙画坛上著名的“武林画派”。这样卓然的成就,几乎让古今所有职业画家都望尘莫及。
他有一个号为“蜨叟”(“蜨”同“蝶”)。他用自己的一生汲取优长、标新立异,诠释了化蛹成蝶的蜕变过程。他就是明代画家蓝瑛。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作品有《秋山红叶图》、《江皋话古图》、《白云红树图》、《松岳高秋图》、《苍岩嘉树图》等。
1585年,蓝瑛出生于“浙派”发源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城东一个寒微的家庭。蓝瑛资质聪慧,在年幼时已显露出颇高的绘画天赋。八岁时所画的山川林麓和峰峦即有出神入化之势。
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却是每个人自己走出来的。虽然迫于生计很早就走上职业画家道路,蓝瑛却通过自学,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诗善书,甚至还会操刀治印。
青年蓝瑛所处的时代,“浙派”名家戴进、吴伟作古已近百年,“吴门画派”也开始衰落,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主导着当时的艺术界。弱冠之年,蓝瑛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立足画坛,脱离职业画师的藩篱,获得更大的空间,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入文人圈。
怀抱这样的理想,蓝瑛23岁那年迈出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二十三岁寓居松江,背井离乡,寓居松江,投奔书画家、藏书家孙克弘门下。孙克弘为人慷慨好客,稍有一技之长投奔到他门下者,都可以得到接纳和金钱报酬。
董其昌对这位小自己30岁、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极为赏识。孙克弘去世以后,蓝瑛长期追随董其昌左右,接受文人画思想与复古理论的启迪,大大提高了艺术眼界和交往层次。董其昌既富于收藏,又与画商和收藏家来往密切。
“近水楼台先得月”,王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王诜、范宽、米芾、李唐、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方从义、赵雍……这些董其昌所推崇的画史上的山水名家,都成为蓝瑛的模仿对象。
作为一名职业画家,蓝瑛勤奋且专注,蓝瑛享世89岁高龄。流传下来作品亦较多。他用一生的时间向世人证明,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付出努力。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活出自我,才可以化蛹成蝶、名垂青史。
千百年来,为祖国锦绣山河传神写貌的画家,能够开宗立派的屈指可数。蓝瑛的绘画崛起于江南,熔铸古今,独开门庭,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