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历史渊源,漫谈旗袍之美
说起旗袍,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就觉得它是中年妇女穿的,是很老土的,其实,旗袍的用料、工艺、裁剪都非常之讲究,出自名家之手的定做旗袍价值不菲。旗袍若裁剪得体,是最能凸显出东方女性的温婉淑雅,最能勾勒出中国女性的身体曲线之美。旗袍由传统服饰改良而来,承载着许多传统服饰文化,因而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中国悠久绚烂的服饰文化中那一抹靓丽的风景。
关于旗袍的定义、来源还存在诸多争议,有说旗袍来自于满清旗人的袍装;有说它来自于汉服的深衣,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还有的认为旗袍是传统服装结合西方服饰的产物。
但无论怎么溯源,现如今说的旗袍,就是源自民国时期的服饰。
(旗袍美女)
包铭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旗袍》一书中阐述了对旗袍渊源的看法:
“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旗袍的内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丰富的多。广义的可以说旗袍经历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新旗袍最为典型也最为重要。狭义的说,旗袍就是民国旗袍,当然也可以包括民国以后基本保持民国旗袍特征的旗袍。”
卞向阳先生在《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也说到:
“所谓旗袍,指衣裳连属的一件制服装,同时,它必须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观表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叉的细节布置,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包含清代旗装的袍和民国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义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纪民国以后的一种女装式样。”
(电影《花样年华》张曼玉旗袍)
有人望文生义,说旗袍来自于满清旗人的袍装。但其实,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服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普通百姓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潜移默化影响下,人们的脑海中就产生了“旗袍=旗女之袍”的固有观念。
实际上,民国时期首批穿旗袍的群体并不愿意用“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叫“长衫、长衣或长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登载文章《袍而不旗》,提议把旗袍改称“中华袍”,也有人提议叫“褀袍”的,但固有观念难以扭转,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旗袍”的称呼最终流传至今。
民国时期旗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打破了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桎桔和规范。服饰逐渐走向平民化、国际化、自由化变革。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旧式的旗女长袍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中开始酿成。
进入民国时期,西方思想文化潮水一般涌入中国,为国人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窗口,人们的观念得以空前解放。尤其是上海这样的沿海大都会,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在此发生巨大的变革。上海既是商埠开放的华洋杂居、奢靡繁华之地,又是妇女寻求自由解放的领头重地,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女性的服饰妆扮也一扫传统上的陈规陋习和臃肿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自然、得体,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新式旗袍应运而生。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由诞生到风靡,风行了20多年。款式也呈现多样的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旗袍改变了中国妇女千百年以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青布旗袍在当时的女学生中流行,一时风靡全国,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而当时引领服装潮流的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等,也都争相穿着旗袍,并在式样上标新立异,进一步促进了旗袍的发展。如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云裳时装公司,推动了旗袍的流行。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当时女性的标准服装,学生、工人、名媛、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重要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
(旗袍)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剪和结构借鉴西方礼服特点,使得旗袍更加贴合身体,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加上垫肩,谓之“美人肩”。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海派旗袍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那时上海的名门闺秀追赶时尚、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她们追求自由,出席各种重要场合,崇尚西化的生活,这也就要求服装更加美观、得体,更加体现女性美,旗袍由此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形象。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没有跳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是在长短、开叉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即便现如今人们所钟爱的旗袍,都是以30年代的海派旗袍为典型、为楷模的。
30年代至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饰了。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
那旗袍为何会在民国时期出现并大为盛行呢?
众多学者认为,民国初期女性为寻求思想独立和女权解放,效仿男子穿长袍是旗袍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汉族女性自汉代后,服饰是“上衣下裳”式,俗称“两截衣”,穿袍服几乎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穿“两截衣”也被视为封建礼教对女性压迫的象征。而在民国建立初期,由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特别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开始像男子一样穿袍服。可以说,“旗袍”是中国女性是追求男女平等的产物。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写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旗袍在50、60年代没落,在90年代逐渐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振兴,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服饰:旗袍,再一次吸引了女性的目光,并渐渐走向了国际。
一件旗袍,其意义一点都不小,她具有鲜明的标杆意义。旗袍的创意是中国女性服饰追寻现代化的一块里程碑。旗袍,既含蓄又自由,那贴身的柔软,衬托出女性的身体之美,将东方女性的温婉与性感淋漓凸显。穿着旗袍,一颦一笑,一步一履,都是美不胜收。旗袍,是一支暗香涌动的玫瑰、是一曲摄人心魄的旋律、是一幅写意洒脱的山水。旗袍经历了历史风雨,有过繁华,有过没落。但是,它的魅力永远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