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寒秋||燃具的变迁
燃具的变迁
文/寒秋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一日三餐,出自食材的烹饪制作,不论是煎炒烙煲,或者是蒸煮烧烤,总是离不开能源燃具。
千百年来,最原始的燃具除了火盆之外,当属灶台。老百姓在灶台内添烧秸秆或树枝,就可以调理出裹腹的熟食和美味的佳肴。在牧区,则是以牛粪燃烧用来做饭。
曾几何时,出现了煤油炉子,普遍用于人口较少的城镇家庭。后来经过改进,转换成为可以充气的一种燃油炉具,点火后能够喷发油气,使得火焰更旺。
在煤炭产量增大,民用不受限制以后,灶台烧煤基本普及,当时主要是采用沫煤燃烧,现在则烧块煤,加快了造饭速度。在有条件的家庭,先是用木制风箱,再就是手摇鼓风机,后来又有了电动吹风机。现在有些家庭保留的灶台,除了固定的泥砖大灶外,多为可以移动的铁制柜架,主要用于农村的红白大事。
蜂窝煤炉子是继灶台之后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实惠的燃具了,在广大农村地区,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还在继续使用。它不单是燃烧蜂窝煤,还可以烧块炭和劈柴,不仅能够烧水做饭,还能喝茶取暖,移动轻巧方便,用途灵活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至于太阳能灶和沼气炉灶,也有所闻,但未亲历,不便多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能源开发,液化气灶又进入千家万户,既不用烧柴烧煤和烧油,又显得简捷方便和卫生,一个钢瓶气罐,一个玲珑炉盘,就解决了造饭问题。不但适于家庭厨房,还会搬进城乡集市的饮食摊点,丰富了人们的早餐供应和夜宵需求,充实了大众的饮食生活。
近二十年来,先后又有电磁炉和天然气燃具面世。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分户人口普遍较少,这种简便快捷的燃具切实给全民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前者只有一个炉盘,接通电源后即可做饭,主要用于乡村农户;后者也是一个炉盘,开通管阀后就做饭了,主要用于城市居民。两者以其先进性和高效能誉满全球。
燃具在现实活中,虽然不像金钱房车和权力利益那样多么起眼和引人关注,但它却是家家要使用、天天离不开的必备物品,从原始的火盆灶台到现代的电气炉盘,多番改良,几经变迁,其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和功能始终如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超能、更高效的新一代燃具呈现给热爱生活的人们,继续造福全人类。
寒秋
作者简介
康子玉,男,武山县洛门镇人,笔名寒秋,系国企退休职工。
热点
温馨提示
●编委:
赵富有 毛韶贤 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非 赵鹏 刘金
●美术指导:马小彦
●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 由于人力有限,来稿自行校对文稿错别字和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