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公主:三国东吴第一搅屎棍,她的名字叫鲁班,她的爸爸叫孙权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65篇文章

引子

公元251年,在三国东吴,是太元元年。这一年,吴国皇帝孙权在春天祭天以后就得了风疾,一直在宫中休养。有一天,孙权看着自己最终选中的继承人孙亮,心中十分忧虑:自己缠绵病榻,可能命不久矣。可是孙亮才8岁,怎么能够掌控朝局呢?孙权此时心里想起了自己以前废掉的那个太子孙和,他早已经成年了,也许,他其实才是更适合的人选呢?

孙权可能甚至有些庆幸自己发现了国家一个巨大的隐患,赶快召集身边的近臣,宣布自己想要把废太子孙和召回重新复立。这个时候孙权身边的近臣都在强力反对,而反对的最厉害的,就是孙权的女儿——全公主。孙权这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亲生女儿,居然趁着自己病重,已经悄无声息的控制了整个朝廷。

孙权抬起他沉重的眼皮,深深的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她跟她的母亲一样漂亮,可是漂亮的面容下却藏着勃勃的野心。孙权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你们反对,那就算了。”

权寝疾,意颇感悟, 欲征和还立之, 全公主及孙峻、孙弘等固争之, 乃止。”(《三国志·吴书·孙和传》)

全公主,在正史中没有专门的传记,她的事迹散落在其他人的传记中,但是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全公主应该说毫无疑问是影响东吴中期政治的重要人物,堪称是“东吴第一搅屎棍”。只要她出手,就没有搅不黄的事情。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位隐藏在历史深处不为人知的全公主,聊聊她一生致力于搅和的人生经历。

一、推波助澜,举国中分

全公主,是孙权的步夫人所生的。据 《三国志 ·吴书 ·妃嫔传 》记载:“吴主权步夫人……宠冠后庭。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由此可见,步夫人生了两女,老大名叫孙鲁班,(叫这名字不干木工可惜了),次女叫孙鲁育(不是有约那个)。因为长女配全琮,此女配朱据,所以长女被称为全公主,次女被称为朱公主,也有的史料把她俩称作全主,朱主的。

全公主和朱公主,并不满足于只是当个深宫大院之中高高在上的公主,而是有着很强的参与政治的愿望,这一点应该说是孙吴的传统了。这个传统始于孙坚的夫人,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也就是戏迷们非常熟悉的那位京剧《甘露寺》中的吴国太。在孙策、孙权统领江东期间,吴国太就曾经深度参与过很多国家政事的讨论。《三国志·吴书·妃嫔·吴夫人传》中赞扬她“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作为孙家的女儿,全公主也希望能够像自己的这位奶奶一样,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不过,作为一位公主,想要在政治上起作用,几乎很难有机会。然而,在赤乌五年(242年),机会就送到了全公主的眼前。那就是孙权又要立太子了。

之所以要说“又”,是因为孙权原来是有太子的。孙权一共有7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七子亮。其中长子孙登一直被孙权寄予厚望,很早就被立为太子。孙权为他选择了朝中最有名望的大臣作为师傅。在这样不遗余力的培养下,孙登无论德行修养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都很让孙权满意。可是天不假年,孙登在做了二十一年太子后去世,年仅33岁。

长子孙登去世,次子孙虑也早夭,三子孙和自然成为了新太子的人选。孙权在赤乌五年(242年)册封孙和为新太子。不过,在同年八月,孙权又册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在孙权的特殊对待下,鲁王的服饰礼仪几乎跟太子平起平坐。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种行为叫做“僭越”,是国家的大忌。可是孙权却甚至好像刻意为之一样,有意抬高鲁王地位使之与太子抗衡。《三国志·吴书·孙和传》中这样记载:“初,权既立和为太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別僚,而隙端开矣。

孙权的这种行为,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拉开了长达八年的“二宫构争”的序幕。这个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远远超出了孙权的预料。它使得本来政治还算昌明的东吴,迅速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党争之中,从此元气大伤,每况愈下。

当时的朝堂上,大臣们也被迫站队,形成了两股势力——太子党和鲁王党。《三国志·吴书·孙和传》中对此有这样的记载:“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历史用“举国中分”这样的词来描述这场党争,可见其严重程度。

早就有意政途的全公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浑水摸鱼的机会。而她的第一次出手就是用在了太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身上。王夫人曾经与全公主的母亲步夫人争宠,所以全公主对她非常记恨。作为一位手段高明的搅屎棍,全公主深知,要不就不出手,一旦出手就一定要成功。于是,全公主在王夫人身上稍作文章,就间接将王夫人送上了绝路。

全公主孙鲁班

有一次孙权卧病,太子代替孙权到家庙祭祀。太子妃的叔父正好在家庙附近住,邀孙和到家一叙。此事被全公主发现,直接捅到了孙权那,说太子不在家庙好好祭祀,却跑到太子妃亲戚家商议什么不可告人之事;还说王夫人看孙权病了,面露喜色。孙权一个病人,听了这些话当然大怒,王夫人被大骂一顿,很快忧虑而死。《三国志·吴书·孙和传》中记载:“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觎滋甚。

全公主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打掉了太子孙和的后宫根基王夫人,使得太子的朝中地位岌岌可危。有了这个功劳,全公主很快成为了鲁王党中的重要角色,她的丈夫全琮和儿子全寄全部与鲁王过从甚密。可是就在大家都认为全公主将作为一位铁杆鲁王党的时候,她自己却有着另外的想法。

二、眼光独到,敢烧“冷灶”

我以前很喜欢看《雍正王朝》(最近因为某两口子吵架的原因,这部剧在网上很火啊),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剧情就是佟国维自己支持八爷,却让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去烧四爷和十四爷的冷灶,其理由也非常简单,像佟家这样的大家族,不能够把所有的宝都压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不论哪一方获胜,佟家这个大家族都能够屹立不倒。全公主也作出了跟佟国维类似的选择。

在全公主的眼中,鲁王其实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已经成年了,不好控制。另外,当时太子党和鲁王党的党争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支持太子的陆逊被孙权派人谴责忧虑而死,太子太傅吾粲被下狱杀害。全公主认为在这样大规模的反对声中,孙权即使废了太子,也不会让鲁王继承王位。所以全公主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没人烧的“冷灶”,这时,一个仅仅8岁的小孩进入了她的视线,那就是孙权的幼子孙亮。

年龄小,便于控制,又因为是“冷灶”,也没有大臣与之交结,如果孙权要扔开太子和鲁王重新选一个继承人,孙亮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于是全公主开始把鸡蛋往孙亮这个篮子放了,她将自己丈夫全琮的孙女嫁给了孙亮。(这个婚姻辈分有点乱,全公主等于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自己的弟弟)《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中这样说:“权春秋高,而 (孙 )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尝谮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

全公主的这次押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同时大肆惩处杀戮太子党。出乎当时所有人意料的是,鲁王一党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鲁王孙霸以“结朋党以害其兄”(《资治通鉴》)的罪名被赐死,鲁王一党,包括全公主自己的儿子全寄等人全被诛杀。孙权动用了雷霆手段,终于终结了这次“二宫纷争”。而孙权选中的新继承人,恰恰就是全公主所扶持的孙亮。接着就发生了本文引子里的事件。随着孙权的缠绵病榻和孙亮的上位,全公主终于成为了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孙权最终在卧病一年以后去世,终年71岁,太子孙亮继位,是为吴少帝。

三、大开杀戒,亡也忽焉

孙权在死前终于还是清醒了一次,他为了平衡全公主的势力,决定将任命一位其他阵营的大臣来做托孤大臣,最终选中了诸葛恪。这位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他父亲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中说:“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孙权临终托孤的班底中,除了诸葛恪,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宗室,尤其是孙弘和孙峻,他们其实还是全公主的姻亲。

孙权这样的安排很明显了,他是希望诸葛恪能够作为托孤大臣与全公主势力抗衡。可是诸葛恪在满朝皆是全公主羽翼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出什么实质贡献。反而在孙亮继位以后,诸葛恪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全公主的眼中钉。于是在另一位辅政大臣孙峻的帮助和策划下,在孙亮继位后第二年,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在一次上朝的时候被杀害。《三国志·孙亮传》中载:“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恪于殿堂。

其实全公主要杀诸葛恪,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诸葛恪原来其实是废太子孙和的支持者,他是孙和的妃子张氏的舅舅。所以孙亮继位后,诸葛恪作为托孤之臣主持工作以来,全公主总觉得他打算把孙和迎接回来重新复立。毕竟当年孙权也只是把孙和流放了没杀。在处理了诸葛恪以后,全公主想到了自己这位兄弟,没有斩草除根,总是后患无穷。

于是,孙和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的死期。全公主指使孙峻派使者赐死孙和。孙和与自己的妃子张氏告别,张氏对他说:“你放心,无论贫穷富贵,我都生死相随。”于是二人双双自尽。《三国志·吴书·孙和传》中载:“及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绶,徒新都,又遣使者赐死。和与妃张辞别,张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亦自杀,举邦伤焉。

收拾了朝中的一系列政敌,全公主的目光又落在了自己的亲妹妹身上,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位朱公主,孙鲁育。连亲妹妹都不放过?其原因主要是这位朱公主跟全公主一样,都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所不同的是全公主开始支持鲁王,后来支持孙亮,朱公主则开始支持废太子孙和,后来支持孙权第六子孙休。为了笼络孙休,朱公主也学着全公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孙休(这个婚姻跟孙亮那次一样,辈分也乱了,孙休等于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这样一来,在政治斗争中胜利的全公主决定要对自己的妹妹开始清算了。

其实全公主诛杀朱公主,是通过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实现的。一位叫孙仪的大臣密谋要杀死孙峻,可是事情败露,最终被杀。全公主得知了这件事情,就顺水推舟的把朱公主也加进了孙仪的同伙名单,使了一招借刀杀人,就一起解决了。《三国志·吴书·孙休朱夫人传》中载:“五凤中(公元254-255年),孙仪谋杀峻,事觉被诛。全主因言朱主与仪同谋,峻枉杀朱主。

到了这个时候,全公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自己的主要政敌已经全部消失,自己终于可以过上舒坦的日子了。此后就可以喝点小酒,拿点小权,安排点小人,挣点小钱了。全公主把自己夫家全氏亲戚朋友们基本上都安排了大官。按照《三国志·吴书·孙亮全夫人传》中所言:“时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马。”这样更加巩固了全公主在朝中的地位。

可是全公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自己的身后,一位她意想不到的敌人已经悄然崛起了,那就是孙峻的堂弟孙綝。太平元年(256年),孙亮已经15岁了,于是开始正式亲政。这一年,之前给全公主当了好几次枪的孙峻去世了,其堂弟孙綝(音同林)开始接了堂哥的班,执掌了军政大权。

孙亮逐渐长大,有些事情他也看在眼里。于是孙亮有一次就跟全公主问朱公主死是怎么回事,全公主自己也是亏心,只好胡说是朱公主夫家朱据的儿子朱熊和朱损说的。孙亮又信了一次全公主,于是就直接把朱熊和朱损杀了。全公主不知道的是,由于她的这次栽赃嫁祸,最终把她自己和她支持的孙亮都推上了灭亡的命运。

孙亮,话说潘粤明年轻时候真是小鲜肉啊

原来,被全公主栽赃嫁祸而死的这位朱损,他老婆是孙峻的妹妹,也就是孙綝的姐妹。《三国志·吴书·孙休朱夫人传》中载: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问朱主死意,全主惧曰:‘我实不知,皆(朱)据儿子熊、损所白。’亮杀熊、损。损妻是峻妹也,孙綝益忌亮。”全公主当时的随口推脱却实际上得罪了孙綝,引得孙綝对皇帝孙亮都起了猜忌。

孙綝和他那位同宗哥哥孙峻可不是一个路子的人,全公主这一次得罪了他,以全公主的性格,当然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的。所以跟之前几次除掉政敌一样,干掉孙綝的计划也很快就上线了。不过这次,全公主并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好运,孙綝的动作比她还要更快。他直接发动政变,废孙亮为会稽王,改迎孙权六子孙休为帝。而这位呼风唤雨的“第一搅屎棍”全公主,跟着自己烧的“冷灶”孙亮一起被赶下台,迁往豫章(现在的江西),从此匆匆消失在历史之中。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啊。


全公主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东吴第一搅屎棍”的荣誉称号。她搅得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没命了,搅得孙和的太子之位给下台了,搅得吴国千疮百孔风雨飘摇,最终连自己带自己烧的“冷灶”孙亮一起搅黄了。只要她出手,基本上弹无虚发,就没有搅不黄的事情。

当然,吴国到了这个局面,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应该是孙权,如果不是他亲手打开笼子放出了党争这头野兽,如果不是他的昏聩糊涂,嫡庶不分,自酿苦果,整个吴国也不会被弄到“举国中分”的地步。但是如果说孙权是打开野兽笼子的人,那么全公主毫无疑问就是喂饱了这头野兽还同时推动野兽去咬死更多人的人;如果说孙权是制造一切纷争的始作俑者,那么全公主毫无疑问就是那个隐藏在幕后不断把整个事件向着更加难以挽回的方向推动的人。

其实,吴国当时的自己作死自损实力的行为,他们的对手看的更加明白。吴国一旦病了,它的对手就恨不得“趁你病要你命”,早在孙权立孙亮为太子后不久,曹魏征南将军就向魏主曹芳上书:“孙权流放良臣, 嫡庶分争, 可乘衅击吴。”(《资治通鉴》)于是司马懿派三路大军进攻东吴,吴军大败。此后孙吴政权日益衰败,其最终被灭亡的命运也早已在前方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2、《中国朋党史》 朱子彦 著 东方出版中心

3、《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王永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2月

4、《全公主与孙吴政权》 张全民 李俊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9月

5、《论“ 二宫并阙”与“ 举国中分”——对孙权二子夺嫡事件的再研究》 把梦阳 史林 2013年4月

6、《两汉魏晋南北朝公主研究》 王伟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0)

相关推荐

  • 陆逊:是什么引发了二宫之争?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陆逊经历极其丰富,晚年还连续遇到了暨艳案.隐蕃案.吕壹案,以及最终身陨的二宫之争,本篇介绍下背景. 写在前面,本来只是想写写陆逊的,后来发觉陆逊牵扯了很多事,无论是主动 ...

  • 《孙和传》:帝王之子薄如翼,二宫之争败谗言!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42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孙和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孙和,字 ...

  • 孙权的废太子,被姐弟陷害,死于权臣之手,他儿子是东吴末代皇帝

    吴大帝孙权,共育有七子,其中次子孙虑是少年英杰,自幼聪明机警,好似曹操的爱子曹冲,十六岁时便被封为建昌侯,十八岁时便担任镇军大将军,授予假节,驻防半州.但天妒英才,孙虑二十岁便英年早逝,让孙权痛心不已 ...

  • 稻农 | 自毁长城(读史笔记)

    朱据:自毁长城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石头城中斗熊罴, 赤壁自焚百万师. 嫁衣新成人之美, 西风落日吊虎痴.     孙权晚年,东吴政坛波谲云诡.        朱据先后经历了暨艳案. ...

  • 三国东吴名将陆逊,抗蜀拒曹,为何最后被孙权责备而死!

    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这种文学小说中,还是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当中,陆逊都堪称是传奇性的人物,陆逊对东吴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东吴后期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历史节点,一个收复荆 ...

  • 东吴蛇蝎妖女全公主孙鲁班

    全公主,即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可不要把这位公主"孙鲁班"与工匠"鲁班"混淆.更何况历史上的巧匠鲁班,本名也并非"鲁班",而是姓公 ...

  • 三国时期的东吴,是三国之中的搅屎棍?或许刘备才算真正的搅屎棍

    事实上,三国时期一般从曹丕称帝时开始算起,以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进入晋朝时期为终结,因此三国时期原则上指的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六十年间.不过很多人一般会将赤壁之战作为一个时间的分水岭,当时 ...

  • 袁绍:三国前期第一诸侯,被严重低估,其能力或不亚于曹操

    袁绍是一个被轻视的英雄人物,官渡之战前,袁绍就是天下第一.刘备孙权曹丕从来没达到过袁绍的高度,袁绍是从一个郡守,发展到一统四州,当过天下第一.孙权.曹丕继承家业没有可比性. 刘备曾经达到过徐州州牧的高 ...

  • 三国中谁击杀名将最多?马超不值一提,他斩杀的全是三国猛将!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们都知道,在众多武将中吕布武艺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吕布的武艺是三国中最强的,曾经在虎牢关大战刘关张就能够知道他的武艺是多么的高强.吕布武艺如此高强,因此肯定有很多人都会猜测他是三 ...

  • 2021年上海烘焙展会最全精美图片,第一天精彩分享!

    这场盛会,可能是烘焙师的机遇,可能是商家的突破口...是不可错过的专属于烘焙人的"资源大本营" 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北京贝克瑞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全球规模领先 ...

  • 谁是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还是甘宁,他用全身伤痕证明自己才是

    以三国演义为背景,三国第一猛将是吕布,曹魏阵营第一猛将是典韦和许褚,蜀汉阵营第一猛将是张飞.马超或者赵云,那东吴第一猛将是谁? 什么叫猛将? 是指作战勇猛.不惧生死的将领,也许他们的武艺不是最高的,但 ...

  • 全公主孙鲁班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三国东吴吴郡富春.东吴大帝孙权长女,生母步练师,被称为大公主,全怿.全吴生母,全绪.全寄继母,朱氏姨母.初嫁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孙鲁班又称全公主.长公主 ...

  • 【全心作对】第一期成联及常规对句

    收稿 :江中月 董景萱 王占奇  张志敏 图文制作:林看云 ● 扫码入群全心作对 全心作对之诗情画意 第121期 本周评委:流光永易(沧州) 每 周 一 联 主题: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碑. 从本期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