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到伊岭登山作好汉——广西7日(31)
★旅游地点:南宁武鸣仙山
仙山离伊岭岩不远,从K5路仙山站下,走不多远就到了仙山的入口,有两条登山路,左侧有台阶,右侧的道路看起来更平坦一些。
仙山原名翠屏山,又名秀峰山,与伊岭岩遥相对望,曾经是武鸣八景之一。传说南宋高宗时期,有位叫周师庆的道士来这里炼丹,羽化升仙,因此这里又称周公化仙岩。故事流传渐广,山因此更名仙山。
入口是仙山庙,山门不大,依山势而建,不知道是天然的山洞还是借势开凿而成,很天然的样子。
洞内供奉一尊红脸金袍的武将立像,右手持剑过头顶,后面是“仙人洞”三个字。或许这尊神像,正是仙山的守护者?
长髯红袍的是一尊坐像,左手托元宝,右手则是如意。白眉白髯的应该是尊老仙翁了,唇角微微向上翘起,很慈祥的样子。旁边还有一面鼓,并不大。
仙山也是广西最常见的喀斯特地貌,树根虬劲,与岩石交杂在一起,盘根错节。即使凭借根部那一点泥土,植物们也可以长得枝繁叶茂,这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吧。
沿着台阶上行,又有一处不大的山洞,供奉的是一尊观音像,跌坐莲台,手持佛尘,身着白衣,外罩红色披肩。像虽不高大,但显得庄严肃穆。
往上有座六角小亭,在高林大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娇小玲珑。对面则是一处宝殿,可能还没有建成。
仰头看去是悬壁如镜,各种绿色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枝丫开展出来,一片葱茏的绿意。即使生长在峭壁上的藤蔓植物,也长得枝枝蔓蔓。
宝殿下方供奉着一尊仙翁,须发皆白,身披金袍,盘膝而坐。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持拂尘。旁边的岩石上还刻着篇幅不小的文章,不过看起来并不像古代遗存。
台阶开始陡峭起来,岩石嶙峋,表面是被风化而成的各种坑坑洼洼,或凸或凹,露出了沧桑的底色。不时可见一些山洞,地面平坦,大概是经过整修的。不过这些山洞都很小,不过几步远的进深。
当然也有一座更大的山洞,本来以为是没有开发的,打开手机自带的手电筒,才发现这座山洞的规模还挺大。试着往前走,灯光亮了起来,原来这里的灯光是声控的。
因为不像大多数开发的溶洞装着七彩的灯光,所以这座山洞显得更加原始。如果安装上五光十色的灯管,再起一些四个字的景点名称,也可以开发成一个3A景点啥的了吧。
继续登山,两侧岩石夹路,真有“一夫当关”的险峻。当然,现在修建了台阶,也就没有什么危险了。站在台阶上,视线极佳,可见近处的民居和远处的山峦。
登上山顶,是一幢单间的建筑,屋顶是各种设备,可能是信号塔之类的吧。更高处则是一间小小的黄色小亭,平坦的岩石就是天然的香案。
追仙阁虽然题名为“阁”,其实是一座六角的小亭,除了顶部是明黄色瓦片外,通体白色。对面倒是一座四面透风的长方形建筑,可也不像阁的样子。
站在亭子里,在弥漫起来的雾气中,隐隐能看到远处的山峰,看高度似乎还不如仙山。近处矮些的另一座山峰也有建筑,不过看起来很新的样子。
沿着台阶下行,旁边有一座平台,看起来像观景台的样子。不过已经被封闭,“平台危险,游客止步”,似乎有点年久失修的样子。
仙空之镜的建造时间应该不长,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因为论高度其实是比不上仙山主峰的。
站在亭子里,四面的视线都极佳,看仙山主峰呈现出优美的形状,追仙阁矗立在山巅。
沿着后山下行,半山有仙山藏酒溶洞。这是因为喀斯特地质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是可溶性岩石,发育完全。
不过洞口关闭,只能看到洞口的酒坛,门口还有一价格表,或许美酒在这里藏上那么一段时间,口味就别有不同?
下到山底,天色已暗,在门口看到竖着一块牌子:“到伊岭不登仙山非好汉”。好吧,我们居然还补当了一回“好汉”。
自由行:南宁武鸣仙山
12月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