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古桥】紫阳山下金龙桥
相关文章:
【地名记】“打死儿子招女婿”——父子观、赶子垭、永昌寺三地名的由来
▲金龙桥(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湖北长阳高家堰镇向日岭村南部,有一个山湾名叫“金龙湾”,湾中有一古石桥——金龙桥。湾因桥而得名。
▲金龙湾风景(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金龙桥位于金龙湾乡村公路旁、紫阳山下的一条溪沟上,旧时为人们进出此湾必经之地,也是上紫阳山的要津。《宜昌老石桥》一书,称该桥建于清代。据一些老人讲,桥头原立有建桥功德碑,后断为两截。经笔者现场查看,没有发现碑刻的痕迹。故建桥准确年代暂无法判定。
▲金龙桥(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桥东西向跨越溪沟,为石梁桥,由一长(东岸)、一短(西岸)两块长方形石条拼接(有卯榫)而成,两石相夹微呈“人字形”。长石与东岸桥基约呈30°夹角,短石与西岸桥基持平。短石条东部(与长石条相邻处)两侧,各雕有龙形图案。桥总长5.6米,宽0.67米,厚0.3米。由于此桥为特殊的斜坡窄桥面,且高卧溪流,故通行此桥需特殊勇气。
▲金龙桥两块石板交接处。西侧石板南北两侧,各浅雕有龙形图案(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据说桥上原有龙头、龙尾石雕,在“破四旧”时期遭人为破坏。乡村公路修建后,在原县计生局帮扶下,该村在桥南五米处新建了水泥涵管桥,仍命名为“金龙桥”,此桥渐渐无人通行。目前,桥西已为茂林遮盖,桥面已有裂口,愈加无人敢通行。
▲复建后的紫阳观(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桥西岸即为紫阳山(实为一孤立小山包)东麓。紫阳山上,有清代(据《长阳石刻》一书)道观——紫阳观遗址。沿着山下小路曲折而上,不足5分钟即可到山顶。山顶周围砌有石坎,形成一个方形平台,约60平方米。大概是原紫阳观的地基。“破四旧”时,原紫阳观建筑被毁。近年来,当地村民在原址上进行了简单复建,约6平方米,坐西朝东,木石结构,顶部盖“千字瓦”。每逢年节,远近前来烧香祈福的民众络绎不绝。
▲紫阳观内供奉的道教石质神像(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紫阳观外有方形石柱础一个,内供石质香炉一座、道教神像五尊,为古观遗存。香炉正面中部,浅刻太极、八卦图案,环以祥云;两侧刻有捐修(不知初修还是重修)道观善士姓名,其中右侧有“信士向宗选六串”字样,左侧为“民国廿四年”字样。神像有四尊无头,一尊有头。无头者,据说有的系“破四旧”时毁坏,有的是近年来被人盗走。其中三尊:一尊双手执壶;一尊项戴珠串,手捧净瓶,双腿交叉席地打坐,膝上斜躺一长袍小人(头已失);另一尊双手持一物件,名称不详。有头者(头部也曾被人为割出,现还放于颈部上),宽脸长髯,怒目圆睁,身披盔甲直立,为武士形象,是紫阳观现存唯一一件圆雕石刻。惜手臂有残缺。
▲紫阳观处远望高家堰、龙舟坪两乡镇交界处——关口(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27日)
紫阳观的朝向与金龙桥跨向是一致的。《宜昌古石桥》一书称:此桥早期是通向道观的专用桥梁。“凡过桥者,必先烧香敬奉,心无杂念和未做亏心事者方敢从桥上通过。”由于此桥年久失修,桥跨高约6米,下为不规则漂石板及激流,因此,笔者虽未做亏心事,也不敢尝试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