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钩沉】长阳西关外杨氏宗祠掠影
相关文章:
【长阳诗征】寂寞西沙古渡头——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西沙古渡篇
民国时期,在长阳县城西正街街尾、西沙古渡(渡名雾河)北岸渡口,有一栋古朴雅致、楼阁重叠的杨氏宗祠,为长阳西关外杨氏祭祖议事之所。西关外杨氏,即因宗祠建此,此地原属古城西门外而得名。
西关外杨氏历史悠久。其始祖名杨海,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湾柳树,明代初期偕妻宿氏、尹氏先迁于长阳沿市口小峰山,后转迁菖蒲溪上游定居,“诛茅挽草”,建村为“杨家湾”。明末清初以后,杨氏家族逐步向外迁徙发展,后裔聚居于长阳菖蒲溪、杨家山、后峰溪、构皮溪,宜都白岩溪等地,以至宜昌、当阳、枝江、五峰等县,繁衍至今历20余代。杨氏字辈(第十二世起)为:“国振治华长,廷开世守昌。学立启大士,圣经可相邦。孝道传家宝,发达庆荣光。先业承祖德,万代继书香。”杨氏堂名为“四知堂”,源自杨姓先祖、东汉廉吏杨震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之语洁身拒金的典故。
▲长阳西关外杨氏宗祠图,民国十五年(1926)宜都朱元春石印局朱幹庭绘。
杨氏自明初迁居长阳至清末,数百年间未建宗祠。清光绪己亥(1899),杨氏族长杨治荣(号艺圃)等人“虑族纲废坠、后人数典忘祖”,邀集各县族人商议集资,于县城西关外向王庙东弯柳树购地,鸠工备材,创建宗祠,历时三年,祠堂初具规模。民国九年(1920),继任族长、治荣之子杨华瑾(号森皆)又组织族人增修完善。历时五载,杨氏宗祠于民国十三年(1924)完工。杨治荣父子为当时长阳著名乡绅、菖蒲溪一带大地主,经济实力雄厚,且与县府官员及当时县内名流如古文光、邓宗模、胥国华、王道明等人交往密切,社会地位较高。杨氏宗祠得以兴建于长阳首善之区的县城,杨氏父子之力不可小觑。
民国时,杨氏宗祠坐落县城西正街街尾北侧(今古渡街与老街交汇处北侧),背靠山麓,面朝江面,为“癸山丁向”。东邻覃氏宗祠,西近向王庙。据民国十五年《长阳西关外杨氏宗谱》中所绘祠图,杨氏宗祠为院落式建筑,前为门楼,后为享堂,中为庭院,四周环以围墙。门楼三间,墙白瓦黛,大门上方悬挂“杨氏宗祠”门匾,上又有稍小牌匾,大约书写杨氏堂名“四知堂”三字。享堂高大宏敞,约为五间。其外部,高处悬挂有“清白传家”匾额,隔扇门一组,门上镂空雕刻的几何图案细致精美。院内宽阔,其西南角植有芭蕉一丛,绿影飘飘,生机盎然,给宗祠增添了几分诗意。
宗祠内外,张挂有楹联三幅,均为族长杨森皆所撰。其一为:聚族在佷山,十余代继继承承,灵秀九峰钟雀阁;建祠临彝水,数百年原原本本,洄环一带绕鳣堂。其二为:遗泽守四知,蒂固根深,差幸本支垂百世;敬宗敦九族,枝繁叶茂,且欣祀事享千秋。另有一联,其上联为:清廉遗四知,忆先祖源流长,左昭右穆序无紊。下联内容,由于缺乏记载失考。
▲长阳西关外杨氏宗祠旧址(向家舟摄于2020年8月29日)
杨氏家族的聚居地皆距县城较远,为何要选择在此建筑祠堂呢?据《杨氏宗谱》讲,这里是地师(阴阳家)为其家族精心考察的一宗好地。“地师”说,此地来脉长远,为“木星”“开账结穴”处,且四周环以明清长阳“古八景”,又有“两山(九峰山、纱帽山)关锁”“二水(清江、朱砂溪)合围”之胜。由此,杨氏家族说:“此天造地设处也,舍此其谁兆焉?”
杨氏宗祠竣工后,为“正族纲”,族长杨森皆组织编定杨氏族规,经民国长阳县知事李丙昌批准,施行于族内。族规共八条,在孝父母、敬尊长、务正业、禁违法等方面对族人作出要求,对立嗣、继产、资助寒门学子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言明凡违反族规者,由祠堂移送官府惩办。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长阳县城龙舟坪,由于时局紧张混乱,人心惶惶,杨氏宗祠房屋无人妥善管理,逐渐败落。建国初期,宗祠曾权作学校校舍等用途。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被拆除殆尽,在其基址上陆续建起了航运公司宿舍楼及民房。曾经名闻古城内外的杨氏宗祠,就仅仅留存在《杨氏宗谱》泛黄的书卷里和老城土著模糊的记忆中了。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