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2
根据很多以往的文献看法,内家拳与外家拳的真正区别是在与“劲”与“力”之差别,我认为,这其实就是发力方法上的区别。所谓“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翻之,是名内家,”其实就是改变了拳法的发力方法,使拳法进化到内家拳学的领域。
从物理学理论来讲,伸出拳头打人,其本质是人体肌肉协调的收缩、舒张,使肢体运动,产生动量、击打力,施加于对手,造成损伤。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均是这样。
外家拳的功理、功法基本属于人类日常自然习惯用力方式的延续,与其它日常劳动、活动的运动规律有共同的基本原理,本质相同,即外家拳主要是使用四肢动力肌运动发力。因为,当人类进化到一定地步后,很多日常行为动作的完成并不需要全身肌肉一起参与,如拿一个茶杯,提一个物件,踢一下球,在这些动作中,人体只要运动四肢的局部肌肉就可以完成。长期的日常局部用力习惯,使人体并不习惯或能够使用全身的肌肉去进行搏击。在进行搏击训练时,很多人更习惯于使用局部肢体的肌肉,这样仅仅动员局部身体质量,产生的动量就非常有限。
并且,随着训练的深入,外家拳手为了增加击打力量,会选择加强四肢动力肌群的训练方法,对四肢动力肌的力量训练极尽挖掘,如利用重物的训练,如举重物、深蹲、打沙袋、劈砖开瓦等,所以外家拳手体形多四肢肌肉发达,棱角分明,身体曲线渐呈倒三角形。采用这样方法训练出来的力量就是外家拳的“力”,在内家拳中将其称之为拙力,这种力缺乏灵活多变,运行时间和距离长,力的穿透性有限,没有整体感。
网络上有一个所谓咏春拳之千斤重锤功的帖子:
“话说咏春习者,大都是秀士书生,自古书生多壮志。在吟风弄月抑或经国济世伏案之余,活动活动胳膊腿,以博个文武双全之修。可能在偶然时发现这个练法不错,就一代代传了下来,但今人多视之简单而轻之,或晒然嘻笑,却不知内中玄妙,明珠暗投,岂不惜哉。
这个练法,简易至极,但其功用却极宏著,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发拳力度,誉之千斤,当然太过,但也说明其力度不可小视,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穿透性力理的养成最有好处。体悟得透,拳到人飞并不为难。更能增强上肢结体强度,以令形值强化,人攻我不入,我攻人莫御。并能初步明白力由何来?当何驭之?又如何左右互换?不然纵顷洞庭之水为墨,也未必能让初学者知个一二。
练法嘛,说出来大家不要笑,更不要骂我故弄玄虚,因其中确有玄虚,须要细细说明。
咱们都在地上练过伏卧撑吗?现在不在地上练,在桌上练。以双拳撑桌,间开一掌左右,双臂撑到略直,注意把身体悬空撑起,脚离地,把重量全压在拳上。唉,说不定已经开始有人骂了,这样的东东谁不会呀。且慢骂,关键就在这里了。当以双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之时,有意让双臂双肩肌肉全部放松,越松越好。这时,你会感觉力量全撑到了双肩背部之中心夹脊处,这就对了,这时,你试试动动双膀扇子骨,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注意双臂放松,不可丝毫用力)撑一撑劲,把身体撑起。初学时有点困难,但几天之后就会得心应手了。当你能随意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把自已的身体撑起放下时,可试着用单一面的扇子骨撑一撑,左撑撑、右撑撑,当用一面的扇子骨也能随意把身体撑起放下并能左右随意转换时,恭喜你,力由根发、阴松阳紧(因双臂要保持一定姿态,处于受力状态,在放松的意念指导下,自然就会阴松阳紧,当松的松,当紧的紧,肌肉高度协调)、力由内换、通肩达背等等东西,你就掌握大半了。
这个练法简单得让人好笑,所以人们总不太重视,殊不知,大道本也是平常的。我曾教过一个因瘦小体弱、常常被人欺负的在校学生,因见面时间太短,不能教得太多,只好让他每天这样撑十来分钟,其它的一概未教,未想到,在二个月后,他忍无可忍之下,一举手,将一个长期欺负他的大个社会青年下颌骨击碎,以至让人刮目相看。”
该帖子中所说的扇子骨就是肩胛骨,是通过加强肩胛骨旁前锯肌等肌群的训练,增强上肢动力肌群的力量,这是局部的力量,并不是内家拳的劲。类似的,广东洪拳中铁线拳的练法中,在两前臂上套上十数个铁圈进行练功,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上肢动力肌群的力量,大家可以在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看到赵志凌师傅表演的铁线拳。
提高出拳速度,就可以增加击打力量。为此,外家拳训练方法是快练快用,在出拳时,为了提高出拳的最终速度,就需要增加肢体运动的加速距离,这样肢体运动距离就很长,也即形成了所谓“长拳”的特点。但运动距离长、动作外显,相应容易造成破绽,为敌所乘。
另外,为了提高抗击打能力,外家拳手经常进行局部的抗击打训练。这些都属于顺应后天运动习惯的规律,并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搏击术存在共同性。
所以,外家拳的训练成就与习练者的先天素质条件即四肢的动力肌群强弱有极大关系,这样,很多先天四肢动力肌力量不强的人群并不宜练习外家拳,或即便练习,水平提升空间也十分有效,很多人对练习外家拳逐渐丧失了信心。且因为侧重于四肢动力肌群的练习,一旦停止练习或上了年纪,力量就会逐渐减弱,所以一旦到了中年以后,随着力量、体能下降,外家拳手基本就走下坡路了。并且,外家拳法对身体动量传递的减阻也未进行深入研究。
拳谚说“身大力不亏”,外家拳的这种发力方式,使得对抗性的现代搏击项目必须进行体重分级,拳手们按照体重分成不同级别,也就是尽量减少体重差异带来的不公平,但中国传统搏击中从来就没有按体重分级的说法,像李能洛、杨露禅、董海川、郭云深、孙禄堂、尚云祥这些前辈们,走南闯北,会各路高手,难道是先称了体重再上场的吗?
所以《太极拳论》中就说得很清楚:“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内家拳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外家拳发力模式的弊端,从外家拳中脱胎而出,开创了崭新的拳学天地。
首先,内家拳将出拳击打的动力肌群改为腿部、腰骶、躯干的动力肌群,整合动员全身的质量,躯干、肩膀、手臂同时成为身体总动量通过的路径,这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因为发劲鼓动的是躯干、下肢,而手臂则负责传导动量并施加到对手身上。
其次,内家拳整合动员的是全身身体的质量,较之外家拳动员身体局部质量来讲,要大得很多,这样发出来的动量就大多了,这样就为体重轻的拳手打体重重的拳手提供了可能。并且,内家拳将发劲路线隐含于身体内部,并不需要上肢运动较大距离去加速,发劲动作变得不明显,也就不容易暴露出破绽,在时空距离上可以达到以逸待劳,后发先至,这就成为内家拳独特的“寸劲”优势。
另外,内家拳采取的是放松训练的方法,身体在总质心动量传导过程中要求保持放松,使得动量在传导形成过程中的消耗大大减少,具有独特的“减阻”效应。如太极拳就是非常明显的采用柔和的训练方法,其实形意拳、八卦掌,在训练的深入阶段一样也是采用放松柔和的训练方式,四川的金家功夫也是如此。
所以,内家拳的“内劲”——就是这种经过长期练习所能发出的身体整体的动量,产生动量和传递动量时要求劲道透达、舒展,由腰胯、背、肩、臂、肘、腕,动量传递一贯而达拳面。很多人认为“内劲”不能用力学原理来解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给大家清楚阐明,具体何谓“内劲”,内劲是如何求得的。
所以,正是由于内外家发力练功理论、方法的不同,造成其文化内涵的不同。外家拳以刚猛为独特的风格,讲究拳如流星,腿似闪电,强调动作的勇猛、刚毅;而内家拳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道教文化相结合,从技术层面来看。道教服气、行气、导引、吐纳之术直接为内家拳所借鉴;从精神与理论层面来看,道教的无为、贵柔、主静等思想则指导着内家拳的理论内涵的发展。内家拳直接继承了道家内丹文化的内涵,强调了以武证道,以武合道,从而使武术具有形而上的文化内涵。
在内家拳中,无论是太极拳、八卦掌还是形意拳,它们的理论借鉴了道家内丹术的理论。从它们的理论渊源来看,内家拳不仅在技法上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境界,而且它让拳术成为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兼具悟道、内炼、养生、怡情为一体,这也是道家和道教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顾仰之.“内家·外家”辨[J].武林,1985,(6):8.
[2] 孙禄堂.论拳术内外家之辨[J].孙叔荣,整理.少林武术,1986,(1):17.
[3] 沈寿.论古代内家拳及其十四禁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3):92.
[4] 蔡龙云.武术的“内家”与“外家”质疑[J].武林,19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