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教材读音惹争议,“乐”字到底怎么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每期更新,我都会陪孩子一起看,看到“孔子”那一期,有一句台词反复出现,而我却对其中一个字的读音产生了质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乐”究竟是该读“yue”还是“le”呢?
在我印象中,当年语文课上,老师反复强调《论语》首章第一句其中第一个“说”通“悦”,读“yue”,第二个“乐”也读“yue”,表示喜悦的意思。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将两个读音读成一样的发音。
没想到多年后,在收看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时,当节目演艺人员将“不亦乐乎”中的“乐”读成“le”时,我却凌乱了。
难道老师教的都是错的?20多年来,我一直记得是一个错误的发音?
哦,不,我不服!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我先在网上查了一下“乐”字的读音,网友众说纷纭,有人说读“yue”。
也有人说读“le”。
我又查了一下,在语文课本和教辅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多标注的读音是“le”。
所以,由此可见,“不亦乐乎”,读“le”是目前大家普遍的共识。
为了进一步探寻“乐”字的读音,我又查了一下手边的资料。
这个资料不是别的,而是朱熹的《四书集注》。
这逼格够高了吧?
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涨知识了。
朱熹注的“不亦乐乎”,“乐”音“洛”。
这么说,在朱熹那个时候,“乐”不读“yue”,不读“le”,而是读“luò”。
“洛”字的读音具有唯一性,用“洛”注音“乐”,可见朱熹在此处的标注读音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乐”不一样,“乐”字共有[lè]、[yuè]、[yào]、[lào]四种读音,其中:
[lè]表示快乐;
[yuè]表示音乐;
[yào]表示喜好;
[lào]地名用字。
“乐”和“洛”没有关联啊,朱熹为啥要将“乐”读成“洛”呢?
本来我以为都找到正确发音了,可这下又搞不明白了,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努力去寻找“答案”,企图接近真相。
在我查询的过程中,有资料显示在《洪武正韵》中,乐有“洛”的读音。
这本书是明代编纂的一本官方韵书,大致相当于现在一本规范标准普通话的发音用书。
所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乐”的发音注成“洛”,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再者,现在有些地方有口音将“快乐”说成“快落”,可见,在某些方言中,“乐”读成“洛”是真实存在的发音。
根据上面的种种分析,我发现“乐”的读音并没有定论。
我顺手翻了一下手边的语文教材,书中关于读音有争论的地方还不止《论语》这一处。
比如杜牧的《山行》这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到底是读“xie”还是“xia”?
又比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将”应该读“jiang”还是“qiang”?
王维的《鹿柴》中的“柴”读“zhai”还是“chai”?
真相并不是表面呈现得这么简单,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汉字读音存在争议,暴露这么几个问题:
①教材迎合当代人们读音的便利性
比如上面提到的“斜”弃古音“xia”(倾斜,偏),而读“xie”。
②教材中的读音与专家学者的定论存在争议
关于“将进酒”中“将”的读音,我们大多数人认可的都是“qiang”的发音,很多教辅中都是这样标注的。我小时候学李白这篇课文老师就是这样教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但是,学界对此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读“jiang”,比如叶嘉莹就认可《将进酒》读“jiang”。
古诗文的读音存在诸多争议,那么,作为学生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如果是应对考试,请孩子们以教材中标注的读音为准。
其次,如果是看到教辅材料中的读音与课本中的读音存在误差,请先查字典。
比如关于“柴”在“鹿柴”中读“zhai”,原指陕西蓝田的一个地名,像这种具有确定读音的汉字一定要记准记牢,背后扩展的地理、历史等知识也一定要熟悉。
最后,如果有些字的读音存在诸多争议,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不亦乐乎”中的“乐”,可以翻阅一些相关权威书籍或者是在网上查找一下相关资料,找到专业人士的论证,作为补充知识掌握,知道这个读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读音等等。
以上关于古诗文发音的见解仅做抛砖引玉,个人水平有限,期待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