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成源:评析六家书体之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是继虞、欧以后别开生面的著名书法家,后人把他与虞、欧、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他同时代的丞相魏征说他的字“下笔遒劲,得王羲之体”(《宣和书谱》卷三);张怀瓘评论他说:“少则胙膺虞监(世南),长则祖述右军(王羲之),真书甚得其媚趣,若瑶台青璨,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增化绰约,欧(阳询)、虞(世南)谢之。其行、草之间,即居二公之后。”(《书断》)“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唐·李嗣真《书后品》)明代项穆说他书法“遒劲温婉,丰美富艳,第乏天然,过于雕刻”(《书法雅言·正奇》)。清代梁巚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评书帖》)。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其中以《赐观帖》、《灵宝度人经》、《孟法师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又称《雁塔圣教序》,下简称《圣教序》)等最为著名。
书体分析
《大唐三藏圣教序》
褚遂良的楷书具有清瘦遒劲,端正稳健、变化多姿、粗细分明、带有隶书笔意的特点。具体地说,“褚书"讲究一笔之中的变化,往往用"藏锋"和"露锋"相结合的写法,使字的笔锋“藏中有露”、“露中有藏”。如写“横”画,常用“逆锋而入”、“欲右先左”的落笔方法,收笔时又明显地让锋显露出来,有时又以“按”作收笔。因此,“横”画往往是两端稍粗,中间略细,泾渭分明,如“盖”、“载”字的“长横”画;有时落笔不用“逆锋”,收笔用“回锋”;有时落笔“逆锋”,收笔又“回锋”,首尾皆“藏锋”。前两种较多,后一种较少。又如写“竖”画,“褚书”常常使“竖”画呈现出两种鲜明的“悬针竖”和“倒针竖”(本无此名,因与“悬针”状相反针尖朝上、针头朝下,笔者故以此取名)。前者如“年”、“华”等字的“长竖”画,后者如“转”、“斯”等字的“长竖”画。它们的写法分别是:前者往往“逆锋”落笔,继而缓缓行笔,至势欲尽,呈针状时再提锋收笔;后者轻轻落笔,一入纸就缓缓行笔,逐渐加重笔力,至收笔处又用力一“按”或“回然”提笔离纸。
《家侄帖》
《兰亭集序》
“褚书”的“竖钩”画也写得很有特色。有时用前面所说的那种“倒针竖”来代替,没有明显的“钩”,如“宗”、“不”等字;有时在“钩”处稍加一按而不再往左上“挑”,仅露一点嫩芽状似的就收笔,如“有”、“闻”等字。“斜钩”画的写法也常常是这样,即在“钩”处将笔锋一按,待稍露一点芽尖就收笔,如"藏"字。
《倪宽赞》
笔者以为,“褚书”也有它的不足:①有些字的笔画过于纤瘦,常常是轻飘地一笔带过,正如梁巇所说:“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评书帖》);如《圣教序》中的“真”、“载”字的“长横”画,“转”字的右侧“短横”画。②有些字因长宽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气势小、欠大方,如“以”、“知”、“之”与“身”、“累”、“鲁”、“幸”等字相比较,则长短相差悬殊:前者字的宽度大于字的长度,后者字的长度大于字的宽度,彼此之间竟有一倍之差。给人以很不协调之感。恐怕这也是古人言之“乏自然”的地方。
《阴符经》
裘成源,男,1941年生,浙江嵊州人。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后调入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曾任宁波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宁波市政协书画院院士、宁波开明画院理事。先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美术研究院、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中国名人书画学会聘为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书法鉴赏家、名誉主席。
裘教授出版《书法入门》、《好字是怎么炼成的》、《历代论书诗注评》等多部专著。其学术成就和传略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华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合编《汉语大词典》、《秘书辞典》等辞书。
| 义 | 门 | 裘 | 氏 |
中国义门之最 孝义传家楷模
微信号:yimenqiushi
将你身边的裘氏故事,裘氏新闻和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