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执行力差是表象,管理不善才是根本,提高执行力,从中层抓起
企业执行力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无论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只有宏伟战略和优势产品都是远远不够的,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于具体工作是否可以顺利推进与落地,搭建起现实与愿景之间的桥梁。
执行力,就是基层员工的战斗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其根本在于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麦肯锡公司将企业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中间的执行层起到了关键性的纽带关系,使得决策可以落地,使得操作更有方向。因此也有人这样说:执行力的关键在于中层。
很多时候,高层召开了详尽细致的会议,但是所有想法与计划都被中层阻断了。它们的保质期,似乎在会议结束的一瞬间就宣告结束,根本没有机会被广大基层员工所知晓、理解和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战略再宏伟正确,也只是一纸空谈。
基层员工们就像是埋头拉车的老黄牛,不知道未来要去往何方,也不知道每天辛辛苦苦的意义在哪里。
中层管理的关键作用,可以承上启下,几乎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运转下去。
那么,既然在执行力这件事情上,中层管理者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注意和调整,可以起到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作用呢?老王认为,从以下4点找原因:
1、战略目标坚定,战术调整灵活。
制定发展战略是企业高层需要做的事情。但是目标一旦确定,中层管理者将要将其贯彻到底,保证一切工作安排都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首先要让基层员工也充分了解企业的战略意图。拥有了共同的目标,才会造就强大的团队意识,让每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努力。同时,中层管理者还要懂得及时且灵活地调整战术,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老王曾经见到这样一个中层管理者,他几乎可以“指哪打哪”。公司每次发生重大部署与调整,都会派他镇住场面。他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出不同的计划,并踏踏实实落地生根,不愧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人物。
2、有自己的思路和主见。
老王还曾见过这样一种中层管理者,他们似乎就是上下级之间的“传声筒”。在领导办公室开完了会议,转身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底下的员工,就认为自己完成了任务。
这种“鹦鹉”式的工作方式,其实在职场中是十分可笑的。
基层员工稀里糊涂地接收到了一个会议精神,但是没有针对性的实际工作指导,往往并不知道该如何落实到工作中去。等他们做完了手里的工作,也不知道思路是对是错,得不到及时指导,内心会是很彷徨的状态。
这个时候,每当领导问起下面的工作状态,这类中层管理者就会立刻表示,“您开会说的我都布置下去了呀。”好像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复读机而已。
其实,这几乎是职场不作为的一种表现,也是影响企业执行力的根本原因。
老王认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应该具备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能力,根据上层领导的意思来做出工作的具体部署,才可以让基层员工思路更清晰,想法更明确。
3、做好工作流程管理。
优秀的中层管理者都是最好的将军,可以排兵布阵,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最怕一种情况是,有些中层管理者喜欢亲力亲为,结果自己累得要死,下属却无所事事,完全没有工作效率可言。
企业更像是一个快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自己的位置和分工。
尤其是工作出现了问题,有些人完全不懂得找原因,定策略,去寻找办法解决,而是自己揽过来,这就丧失了一个管理者应有的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做好了目标、规划、标准、跟踪与考核,带领一支队伍把事情做成做好,才是中层管理者应该真正使力的地方,也是真正有效的执行力。
还有一类中层管理者,他们经常在领导开完会之后,立刻带人开始执行。结果拿去给领导反馈的时候发现,思路和理解完全不对。一切推翻,重新再来。
这就是理解和沟通能力出现了偏差。
老王认为,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充分与上级沟通、确定好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好规划并取得认可后,带领团队一步步实现。如果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那也只能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带着团队白忙一场。
4、成为良好团队氛围的创造者。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一种感受,每当心情好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仿佛都特别顺利,效率也极高。但一旦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似乎生活处处都是坎,总是觉得诸事不顺。
由此可见,其实在工作中,心理情绪也会影响着执行力。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应该十分懂得如何调动团队的气氛,保持最好的团队状态。什么时候该鼓励,什么时候该鞭策?哪些人遇到了心理上的瓶颈,要不要谈话沟通?这些问题都是尚待解决的功课,都关乎着基层员工的执行状态与执行结果。
因此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做好心理调节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
写在最后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影响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效率提升的核心人物。要想提高企业执行力,中层管理者就要懂得坚持战略目标,适当调整战术。一切以实现目标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安排与部署,将每一个环节落地生根,成为一个良好的团队气氛调节者,让基层员工在快乐氛围中将工作做出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