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圆月亮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这句老话说出了“吃”这件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很多传统的节日中,这句话体现得尤其明显。例如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到了中秋,自然要吃月饼。
差不多离节日还有一个多月,各路商家的“月饼大战”便已经打响,苏式、广式、沪式,枣泥、莲蓉、蛋黄,礼盒包装、私人订制、大众选择……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前几年追求奢华奇特,到如今提倡实用节俭,不管流行的风向哪个方向吹,月饼是这个时段市场上永远的主角。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月饼,如潍坊的重油月饼,上海的鲜肉月饼,要买到最好吃的需要排好久时间的队。面对火热的市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公告,从月饼的生产销售、节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行为。而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发布了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新标准,于2015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由此可见,吃月饼这件事儿非同小可,它是一件严肃的国家大事。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吃月饼这件事儿。
月饼最初是中秋节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朝,月饼还不叫“月饼”,叫“胡饼”。据说当时有经商的胡人向唐朝皇帝进献这种圆饼,唐高祖李渊拿着圆饼,笑指天空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并把饼分给群臣品尝。
到了宋朝的时候,月饼大行其市。圆圆的月饼代表了中国人心中对于“团圆”的向往。北宋的苏东坡专门写过关于月饼的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经明确有了“月饼”这个称呼。到了明代,对于月饼的制作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古时候的中秋节,月饼还是以自家或者小作坊手工制作为主。明代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民间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可见,那时候就有豪华月饼出现了。
清代月饼的制作技巧越来越高,品种也越来越多,如酥皮月饼,袁枚在《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这种配料和制作方法已经与现代没有多少差别了。
清代老潍县人梁文灿在《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中记述了早些年本地过中秋节的情形。
“八月中分秋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梨冰藕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本地的风俗,中秋节这天晚上,各家在庭院中摆好水果月饼祭月,除此之外,还要用白面蒸一个“月”,圆形的,两层面饼,中间夹一层红红的大枣,四周镂刻着各种花纹。到了晚上,将“月”放在案几上,插上一柱香,齐声呼唤,叫作“念月”。如“月明光光,小儿烧香,月明圆圆,小儿玩玩”,还有“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高糖高脂让许多吃客望而却步,而这种自己家蒸的“月”却在民间重新流行。这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不管是“月”还是“月饼”,这种象征着“团圆”的饼,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