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补补“上拉”的这碗汤

『跑你』普及跑步技术,科学训练,运动营养,急救知识——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姿势跑法三个要素老司机们都很清楚了,关于上拉(Pull)——也是跑步过程中唯一需要主动发力的动作,我们以前说得其实并不算很多,今天再给大家来补补。

上拉动作本身很简单,把脚掌拉到PP正下方。

▲图片来源姿势跑法官方网站

如果多问两句,为什么要上拉?其目的是什么?是不是都能搞得比较明白呢?

比较难说了吧?

至少在和一些同学交流之后,发现他们还是有点模糊。这也是写今天这篇关于上拉文章的原因。

上拉,就是为了尽快回到关键跑姿,然后为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动作(关键跑姿-落下-上拉)做准备。

前面说的循环动作,其实就是支撑点的转换(咱们也可以理解为关键跑姿的转换),左脚支撑——右脚支撑——左脚支撑——右脚支撑……周而复始。这个转换过程,就是上拉动作的完成过程,电光火石之间,快速搞掂。

是的,电光火石之间,支撑点转换的过程一定要快,所以我们会要求大家跑步时的步频要高——通常的说法是180spm(每分钟180步)。

注意了,步频=上拉的频率。虽然它肯定等于也只可能等于落地的频率,但我们练过姿势跑法的同学,关注点一定要放在上拉,而不是落地。这种意识上的重点,确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动作。

上拉动作做出来,脚掌当然要离地。但这种离地和蹬地之后的脚掌离地完全两码事。

咱们可不能傻傻分不清。

关于上拉和蹬地的区别,可以再看看这个视频:

▲视频来源姿势跑法官方网站

蹬地是怎么做的?脚掌在离地之前向地面有个主动发力动作,然后地面的反作用力把人给推高。是把整个人推高哦(通俗说法叫“蹦”),不单只是脚掌,所以消耗的能量会更大。表现在数据上,蹬地跑的人,垂直振幅会更高。

上拉动作则不会有这种主动向地面的发力动作,这个是区别,它只是通过大腿后侧,把且只把脚掌拉起来——而不是整个人。

另外,关于上拉的动作,容易犯的错误,如下图:

▲图片来源姿势跑法官方网站

上图中间是正确的上拉,上拉完成之后就是个关键跑姿的状态。

左边是勾腿,脚掌会被“勾”到PP的大后方(对比看看中间那图关键跑姿悬空脚的位置)。

右边是抬大腿,脚掌在前方,而且抬大腿的发力也是不同于上拉的发力。

有不少新同学做上拉动作时,一不留神还是会做成抬大腿(抬膝盖),这样的结果一个是更费力,另一个是在接下来的落下时,动作效率不高(不能更大比例地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体重);还有一个最要命的,是落地点不好控制,容易跨步。

再次强调一下:

上拉是大腿后侧主动发力,直接把脚掌拉到臀部正下方。我们跑步时,在上拉动作过程中,膝盖和大腿是会抬高,但那是被动抬升的,纯属打酱油。

▲图片来源姿势跑法官方网站

--本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