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附:精彩病例(8例)
影像学表现如下:
①部位及形态特点:以幕上脑实质最常见(85%),其中额叶与顶叶最常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偶见于基底核(3%)。小脑及脑干仅占15%左右。常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大小从肉眼难以分辨至数厘米。灶周见明显的血管源性水肿,呈指状累及皮质下白质。局部脑回肿胀及脑沟裂变浅。
②CT平扫转移瘤密度常近似脑实质(20~40HU),若有囊变、坏死及出血时易于检出,灶周水肿为低密度。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转移可见钙化或骨化。较高密度者见于肺癌、黑色素瘤、绒癌、肾细胞癌、小圆细胞肿瘤、乳腺癌等转移。
③MRI平扫。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亚急性期出血或黑色素瘤转移为高信号。T2WI上转移灶为高信号,腺癌转移常与脑皮质信号相近或稍低。FLAIR有助于显示邻近脑脊液腔的病变。瘤周水肿为T1低信号及T2高信号。T2*WI与SWI上各时期出血为低信号。
④特殊技术。DWI上转移瘤多为扩散受限,ADC值降低。灌注成像显示rCBV与PS增大。MRS上Cho明显升高,可有Lac与Lip峰。
⑤CT与MRI增强扫描转移灶明显强化,典型表现为多发结节状、点状及环状。肺横纹肌肉瘤脑实质转移,增强T1WI示幕上下脑实质多发大小不等的圆形强化肿块与结节,较大者灶周见大片低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检出平扫不能显示的小瘤灶及密度,信号近似脑实质的病变,对转移瘤显示的改善率为13%~43%。磁化传递技术也可促进转移瘤的强化效果。
图1转移瘤。
图2转移瘤。
图3转移瘤。
图4转移瘤。
图5转移瘤。
图6转移瘤。
图7转移瘤。
图8转移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