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赛岐去龙岩仅需要半小时,我终于信了
福安赛岐去龙岩仅需要半小时
我现在终于信了
无意中在福安地图上看到一个叫“龙岩”的地方,但此龙岩并非彼龙岩,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福建省龙岩市,而是赛岐镇辖区内的一个畲族自然村,它隶属江兜行政村管辖,位于县道“赛湾线”沿线江兜村东面的山上:
为探究这个也叫“龙岩”大名的畲族小山村,昨天上午笔者从赛岐镇区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就来到龙岩村前的山头。这里视野开阔,白马河下游百舸争流的景象尽收眼底,远处甘棠镇辖区的部分村庄历历在目,甘棠的莲花山和大车尖峰顶也近在眼前;脚下赛岐镇地盘上的几个村庄和山色,更显清晰:
引领我们直达龙岩村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大道,路边长着茂盛的菅草,高过两米,如果不认真细看,多数人会误以为是一片茂密的甘蔗林:
虽是盘山村道,但由于路况很好,几公里的山路并不觉得费时,几分钟后就来到了龙岩畲族自然村。
据了解,在闽东革命时期,龙岩畲族自然村曾有过许多革命人物,如雷廷春(赛岐江兜村龙岩村苏军委员,1935年在溪尾作战中牺牲)、蓝廷奎(赛岐江兜村龙岩村上南苏区工作队队员,1935年1月被杀害于福安城关),广大畲民为闽东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岩畲族自然村规模很小,几座民房依山而建,坐东朝西。该自然村现有60多户村民,300多人口,但现在的年轻人已多数在外做事。原来该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与外界相连的唯一村路坑坑洼洼,每逢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难以出行,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进入新世纪后,为早日摆脱畲族小山村贫穷落后的困境,着力发展经济,缩小与平原村庄的差距,当时经该村小组村民讨论,决心修建一条通往外界长达5公里的水泥道路,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后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小山村,大交通”的凤愿:
目前,随着人口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这里和其它山村一样,年轻一代已基本外出谋生,留守在村里的多为老人们。
龙岩村头有一处新建的民房,旁边有一座“龙岩村1号”的大瓦房,我们进入探望时,这里也只碰到一位老人在独守着这座曾经辉煌的古民居:
这座从斜坡上砌起石头高墙兴建的“大厝”,厅堂前虽无“门当”,但有“户对”,从中透露出当年房东在村里的显赫地位和财力:
现在这里依然是一片古老山村的景象,留守村里的老人们,在这片祖辈曾经耕种的贫瘠故土上,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
看着“龙岩村1号”旁边还有一条水泥山路向上延伸,请教一位老人后得知,原来龙岩自然村还分上下两个小山村,继续向上走,可以去上村:
我们继续往上攀行一段水泥山路,便来到上村。从一座“龙岩村11号”和另一座“龙岩村20号”的门牌可知,上下村一般各10座民房:
看到“龙岩村20号”的厨房,没有设门,通透明亮,联想到了“天下无贼”一词。估计房主并不常住这里,只是因为“走农”所需,在这里暂居而已:
这“上村”的周边毛竹成林,山景清秀:
一重山养一拨人,穷游家乡乐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