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什么是哲学

《理论月刊》2008年第02期 作者:朱志方

摘要:关于哲学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回答。“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研究纯粹概念的学科”,“哲学是逻辑”,“哲学是哲学史”,“哲学是哲学问题”等命题或者过于宽泛,没有指明哲学的特性;或者过于模糊,引起严重误会,甚至含有错误。马克思主义把哲学看作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哲学的恰当规定。

关键词:哲学;智慧;哲学史;世界观

每一门学科一开始都应该对该学科学做一个基本的描述,即提供一个定义,说明它的题材的范围和研究的领域,它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它的基本历史发展线索。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和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大体上对自己的学科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哲学的独特性之就在于,哲学家总在反复地发问:哲学是什么?而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哲学家还是哲学史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回答。夸张点说,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定义。

有人说,只有学了哲学才知道哲学是什么。这种说法听起来蛮有道理。没有对哲学领域的了解,对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古代哲学、现代哲学一无所知,当然也就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不过我们要问:读了多少哲学之后才知道哲学是什么?当然不能等到把所有的哲学书都读了之后。于是,这似乎是说,要有了一定程度的哲学知识后才能给哲学下定义。有多大的程度或有多少知识呢?我们无法提供一个标准。说“学了哲学就知道哲学是什么”并没有提供一个关于哲学的定义,而只是指出了获得定义的一个方向。

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满足一些基本要求。首先,它必须阐明哲学的主要特征,有点类似于定义。其次它应该能够把哲学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第三,它必须把公认的哲学理论包括在内。

我们下面讨论几种最常见的答案。

1、 哲学是爱智慧。

这句话来自于对“哲学”一词的语源学解释。据说,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是“philem”和““Sophia”的组合,意思是追求智慧、爱智慧。

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的误会和望文生义的解释:哲学就是爱智慧,只要你爱智慧,哲学就学好了。下面从网上摘录一段话:

哲学即“爱智慧”,这多么自明!可是就这天生具有自明性的“爱智慧”却难倒了古今中外的“爱智慧”者或哲学家们。(不想言说,2005)

这种对于哲学的理解很有代表性。按作者的解释,智慧就是知识、学问、名言、名人的意思,爱就是怀疑、反思、批判。因此,哲学就是对于知识、学问、名言、名人等的怀疑、反思与批判。他说这是天生自明的,而且为大家所公认,却又难倒了哲学家们。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为大家所公认,也就为哲学家所公认。如果“大家”里面不包括哲学家,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推导:不懂哲学的都知道哲学是爱智慧,偏偏哲学家不知道。

这位网络作者把爱解释为怀疑、反思、批判,如此一来,哲学就是怀疑智慧、批判智慧了。而智慧则被解释为知识、学问、名言、名人。爱智慧就是去怀疑和批判知识、学问、名言、名人。这里引用网络作者的话,是为了说明,“哲学是爱智慧”这样的话可能引起望文生义和无根据的联想。

说哲学即爱智慧可能导致误会,另一种情况是把智慧与知识对立起来。以为哲学不是知识。但什么是智慧呢?真有不是知识的智慧吗?

知识有许多种类,如事实知识(knowing that)、技术知识(knowing how),价值知识,具体知识和普遍知识。拿事实知识和技术知识来说,前者是关于世界的过程、状态、联系的知识,而后者是关于如何行动以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前一种知识往往与科学相联系,后一种则往往与技术相联系。一个人可能精通生理学和水力学,但却不知道怎样游泳;当然大多数知道如何游泳人的对水力学和生理学缺乏基本的了解。这说明这两种知识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否说,两种知识中有一种是智慧而另一种不是呢?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吗?显然第一种知识似乎是大智慧,亚里士多德也持有这样一种看法。但第二知识是不是智慧,一些人持否定的态度:因为它们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马克思曾经讲过的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这是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的对话:

“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这个寓言表明,两种知识都同样的是智慧。更重要的是,没有知识的智慧是完全说不通的。

亚里士多德把智慧同知识或科学联系起来,但他并不认为任何知识都是智慧。他说:“智慧在于理论的而非生产的知识……智慧是关于基本因素和原理的理性的知识”。(Aristotle 1999,982a)“在最明晰的科学中,最高级的是那些以自身为目的的知识和科学;……最明晰的事情是第一原理和根本理由,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根据和通过第一原理和根本理由才能成为明晰的,而不是相反。”(Aristotle 1999, 982b)在这个意义上,爱就是追求,智慧就是关于第一原理和基本理由的知识。哲学就是追求第一原理和基本理由,哲学是一个动词,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活动。

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第一原理?什么是基本理由?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基本结构、生命起源等方面的原理是不是第一原理,如果不是,什么是。如果说哲学的第一原理才是原理,那是同语反复或事先假定了未经论证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叙述可了比较级,可以看出他认为智慧是一个程度问题。这样,说哲学是爱智慧并不能把哲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古希腊人这样来阐明哲学是一点不奇怪的。因为在那时候,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叫做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有三大分支:物理学、数学和神学。而后来,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数学、政治学等学科已经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仍然把哲学解释为爱智慧,就不合适的。爱智慧不仅适用于哲学,而且适用于一切人类的理论活动和研究活动。

有人也许会说,智慧不是知识,而是灵感,直觉、或其他什么东西。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智慧有时候是灵感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灵感、直觉一类的东西是一切领域都有的,不唯哲学,不唯哲学活动。

2、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这是第一个定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前一种说法把哲学看成一种活动,而后一种说法把哲学看作一种学问。但是,它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所有的学问都使人聪明。不使人聪明的就不是学问。这句话等于说:哲学是一门学问。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当然,对聪明可以加限定词:哲学是使人最聪明的学问。这样就需要一个最聪明、聪明最多的标准。如果有这样一个标准,那么所有的学问就可以排成一个等级序列。这显然是很荒唐的。

3、哲学是研究纯粹概念的学科

黑格尔把哲学的对象描述为整体、绝对或上帝。这个实在不是任何有限的东西,不是任何部分,而是终极的东西。哲学的中介是是概念。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从否定的方面说,它不来自于、也不依赖于感觉或知觉,因此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一般概念(a mere general concept)。从正面说,概念在它自身内并在它自身的条件下独立地运行。概念是终极原则,支配和透入一切思想,不论是感觉、知觉还是抽象的反思。它是具体的普遍,即在它自身内持有具体,它是普遍和具体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差别中的同一和通过差别达到的同一。每个概念都与其他概念有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系统,一个自我包含的概念结构。

哲学的方法就是概念展开的方法。但这种展开不是时间中展开,而是概念所包含的因素在表现形式和融洽性上的展开,其目的是达到完善的思想。概念是一个能动的单个统一体,因此是一个过程。概念中的因素可以单个地对待,每个因素都可以说就是整个概念。每个因素都必然与其他因素都联系,只有整个概念才能表现它的意义,因此其统一性是不可分解的。于是,一个部分肯定导致另一个,直至概念完全展开并确定为它的所有因素的统一体。相对于整体,概念的一个部分肯定是抽象的肯定。在整个概念内所有因素完全明确地相互联系,因此,任何因素都不可能抽象地孤立起来,一切片面的肯定都被消除。整个概念相对于这种抽象的肯定而言就是具体的。因此概念的展开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概念自身决定了这些发展阶段。概念就是这些阶段,就是从克服片面到整体统一性完全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潜在到现实、走向自我意识、自在自为的过程。

这样一种哲学观把哲学与其他知识区别开来。所有其他的知识都只是概念或绝对发展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阶段,单独地说都是片面的,至多只是部分真理。只有哲学可以提供完全的真理。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哲学与宗教相同,都追求大写的真理。

显然,黑格尔是柏拉图的继承者。柏拉图只关心纯粹理念的世界,把哲学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哲学王与绝对是非常相似的。

黑格尔的体系不论多么博大精深。但其缺陷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它不能够面对现实。对于我们现实的问题,它提供不了任何帮助。第二,它对于当代科学是漠不关心的,不论现代科学和技术如何发展,都既不能增加它的说服力,也不能减少它的说服力。它是用哲学的语言编织的一个童话。第三,它对人的地位是否定的。人只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一个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康德的倒退。康德倒是强调人是它自己的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主义是反人本主义的。第五,黑格尔把哲学置于一切知识之上。科学是有限的(Hegel 1999, 26—27页),而哲学超越科学达到无限。在其他领域的学者看来,黑格尔不过是在自吹自擂而已。

4、哲学是逻辑

逻辑经验主义者和早期的分析哲学家,把哲学看作一种活动,即语言的逻辑分析活动。维特根斯坦宣称:“哲学的目的是思想的逻辑澄清。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哲学工作本质上在于澄清意义。“哲学的结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使命题清晰。”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都是由于我们违背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哲学命题表面上看是表达思想的,但由于不合语法,其实没有表达任何东西。因此,“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严格地限定思想的范围。”( Wittgenstein 1921, 4. 112.)逻辑实证主义者把一切有意义的命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一类是综合命题。数学、逻辑命题属于前者,而自然科学的命题属于后者。哲学命题显然不属于第一类,是否属于第二类呢?一个命题属于综合命题或者有意义的标准是:它在是可检验的,即能够指明它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假的。这个意义标准是它的第一原理。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哲学史上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世界状态或世界结构的一些猜测,这些类命题或理论是有意义的,但属于科学。另一种是真正的哲学命题,都是没有意义的空话。所谓没有意义,是指没有认识意义,即没有对世界做出描述。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以“无”这个概念为例,说明关于“无”的命题或问题都没有认识意义。“无”概念在古希腊和黑格尔、海德格尔的著作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卡尔纳普引证和分析了海德格尔的一段话后说:“我们刚才分析的形而上学陈述的一些例子是从一个文献里摘取来的。但我们的结果同样有效地适用于其他一切形而上学体系。那个文献也理所当然以赞赏的口气引用了黑格尔的一句话('因此,纯有和纯无是同一个东西’)。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具有与这个现代形而上学体系一样的逻辑特性。其他形而上学体系也是如此。”(Carnap 1959, 73页)形而上学所表达的不是知识,而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生活的情绪和感受,是一种不恰当的艺术表现方式:“形而上学家是没有音乐才能的音乐家”。(Carnap 1959, 80页)

科学和艺术都将哲学排斥在外,哲学有什么可干的呢?似乎只有一条路,这就是逻辑。逻辑有逻辑学家去做,那么哲学家要做的就是用逻辑技术来分析语言。从否定的方式说,通过对形而上学的语言做分析,阐明形而上学的命题没有意义。从肯定的方面说,通过对科学的语言进行分析,使科学命题更清晰。这样一来,哲学就成了应用逻辑或逻辑应用了。

早期的分析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面临着一些很基本的问题。第一,意义标准本身既不是一个分析命题,也不是一个综合命命题,似乎也成为它自己要清洗的对象。第二,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严格区分受到了蒯因的严厉批评。第三,作为科学逻辑的重要部分的归纳逻辑,也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的数学概率论。第四,逻辑经验主义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建立起来的科学方法论,基本上被后来的哲学发展所否定。哲学毕竟应该从正面说点重要的东西。而在分析哲学领域里,正面的、重要的哲学基本上都是打破逻辑实证主义的教条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只不过是应用逻辑。这等于否定了哲学。但逻辑实证主义也遭到了哲学的否定。

蒯因在许多方面严厉批评逻辑实证主义,但在根本的方面依然属于分析哲学的阵营。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严格区分的结果使逻辑实证主义把一切综合命题归于科学,那么与哲学相关的只剩下分析命题了。但这隐含着另一种可能性:把哲学陈述归入综合陈述一类。蒯因就是这样看的。他提出哲学是科学的继续。比如说,用认知科学或科学心理学取代认识论。但这样同样取消了哲学。他用哲学来取消哲学,哲学仍然在继续。另一方面的,历史的发展方向正好相反:科学是哲学的继续,几种主要的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

5、哲学是哲学史

这一命题有两种可能解释。第一,它提供一种学习哲学的方法,它不是说哲学等于哲学史,而是说,通过学习哲学史来学习哲学,通过研究哲学史来研究哲学。第二,它提供一个关于哲学的定义,即哲学就等于哲学史。作为一个定义或者对于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它过于含糊。作为学习哲学的途径的一种看法,它又有些片面。为什么片面呢?因为学习哲学不仅仅要学习哲学史,还要学习其他许多知识。哲学理论中运用了许多科学的和实践的素材,但要对那些素材有了解,仅仅学习哲学史是不够的。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文学等等知识,对于哲学来说,要么是必须的,要么是大有帮助的。而且它也没有说明学习什么样的哲学史。仅仅学习古希腊显然不够,仅仅学习先秦也不够。学到黑格尔够不够?也不够。这个哲学史,应该是历史上从古到今的一切重要的哲学,特别是当代的哲学。至于什么哲学是重要的,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说哲学是哲学史,还可能引起一种误会,即以学了哲学史就懂得了哲学。哲学史是史料性的,它讲述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哲学的历史,于是它是由一系列的哲学家的思想材料构成的。哲学史的写作方式,主要是转述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或学说。它的写作方式是“某某哲学家说”、“某某哲学家认为”,在结尾处有时有一点作者的评论。许多人读哲学史著作较多,而读研究性的哲学论文较少,于是形成了一种写哲学文章的风格,这就是以叙述某某哲学家的观点或某某学派的观点为主,在结尾处加一个简短的评价。这不是写学术论文的方式。

6、哲学是哲学问题

欧洲大陆的哲学,有特别强的历史感。这大概是由于深受黑格尔的影响,或者说,由于黑格尔生活在欧洲大陆,成为大陆哲学的典型代表。黑格尔认为,每一个概念自身内包含着它的全部历史和潜在性。因此,哲学不可能与哲学史相分离。欧洲大陆的大哲学家大都精研哲学史,许多人写了厚厚的哲学史著作,包括黑格尔在内,而英美哲学的风格则明显不同。英美的大哲学家很少写哲学史。他们似乎认为,写哲学史主要是为了给入门者进行哲学教育,那是二流的哲学家所做的事。对于多数英美哲学来说,哲学是哲学问题。表现哲学思想或学说的主要方式是论文而不是著作。这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就美国来说,美国哲学(American Philosophy而不是Philosophy in America)第一人是皮尔士。皮尔士虽然有计划有打算却没有写过一本哲学著作,而只是发表了一些哲学论文,留下了大量的论文手稿。皮尔士是一位科学家,习惯于写科学报告,而不善于写长篇的哲学著作。不善于写哲学著作,使他的学说很难懂,甚至詹姆斯也承认,对于皮尔士,他有许多东西没有搞懂。另一个效果就是对美国哲学界重视哲学论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希特勒上台后,分析哲学的中心逐步转向英美。分析哲学的许多重要文献都是论文,如罗素的“论指称”、卡尔纳普的“通过语言分析清除形而上学”等。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很短,比论文长一点,比著作要短得多。二十世纪美国哲学最主要的文献是论文,就是有著作也很短。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导致了美国分析哲学的转向,他的著作《词与对象》原先是一篇论文《意义与翻译》。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也是由论文扩写而来的。戴维森的重要哲学著作全是论文。就是罗蒂这位倾向于大陆哲学的美国哲学家,也只有一本《哲学与自然之镜》,其他都是论文集。

英美重视学术论文,也有其思想方式上的原因。分析哲学是英美二十世纪哲学的主导。分析哲学重视的是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他们反感欧洲的哲学大体系。这种体系化的哲学曾受到过恩格斯的嘲笑。他们认为,哲学问题也可像自然科学问题一样,一个一个地逐步解决。而解决一个问题,显然不需要写一本书。

英美哲学重视学术论文,是因为它重视哲学问题。但有人却由些而断定哲学就是哲学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概括。英美哲学的论文是对哲学问题的解答,而不只是提出一些哲学问题。哲学就是哲学问题这一说法是一句自我拆台的话。哪些问题是哲学问题?我们用什么原则或标准把哲学问题与非哲学问题区别开来?不回答这样的问题,说哲学是哲学问题就是一句空话。这一说法还有一个严重的逻辑缺陷:假定我们把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列举出来(尽管这是做不到的),这样形成的一个系统是一个哲学系统吗?显然不是。英美哲学讲究逻辑的严密性,而这一说法正好犯了逻辑不严格的错误。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和解答。什么是哲学问题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合理的回答。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定义。从我们开头所讲的三个条件来说,这个定义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根本的看法,是对于世界的结构和状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根本的看法。因此,世界观包括宇宙论、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但仅仅有看法还不算哲学。这种看法必须是有理论的、有根据的,因此必须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这样才能算哲学。由于它是根本的理论,所以,它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并不冲突,并能够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而改变和深化。同时它又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这样,哲学就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这种对于哲学的理解,与黑格尔以来的哲学史基本是一致的。我们所讲的哲学史,就是历史上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由这些探讨所产生的理论体系。同时,这样的哲学才是重要的(nontrivial)。所以哲学问题就是世界观的问题。

从哲学的下属学科或分支学科来看,这样的哲学理解也是恰当的。以出过多版的几本哲学教科书为例。John R. Burr和M. Goldinger编《哲学及其当代问题》列出了哲学的七类问题或研究领域:一、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二、宗教与信仰;三、伦理与价值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四、民主与社会:人是平等的吗?公平公正的社会是怎样的?五、心与身的问题,或者精神与自然的问题;六、知识与科学的问题:知识的本性和方法;七、审美与艺术问题。S. E. Stumpf编著的《哲学史和哲学问题》列举了哲学研究的八类问题:一、知识的本性: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知道?二、存在问题:什么东西是真实地存在的?三、宗教信仰与上帝的存在问题。四、伦理学:我们应该如何行动?五、自由意志问题;六、政治哲学:社会应如何构成?七、身心与人性问题;八、人的命运与生活的意义问题。以上这些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世界观,细一点说,就是宇宙论、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由是我们可以对照近代中国近代哲学家对于哲学的理解。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说:“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是按西方哲学的框架来写的,因为中国原来没有哲学这样一个专门的学问,倒是有过经史子集之类的分科。胡适写中国哲学史,当然关照到我们上面说到的那些问题。但他说的人生中切要的问题有欠确切,什么是人生中切要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婚丧嫁娶,都是人生中切要的问题,却不是哲学专门研究的问题。

冯友兰在193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两卷)的绪论说:“哲学这一名词在西洋有甚久的历史,各哲学家对于'哲学’所下之定义亦各不相同。为方便起见,兹先述普遍所认为哲学之内容。”“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他列举希腊哲学形而上学、人生论、知识论或逻辑学。冯友兰先生没有回答哲学是什么,但回答了哲学研究什么的问题,因此给予了第一个问题部分的回答。

范寿康是一个唯物辩证论者,他把哲学归结为关于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的理论。在《中国哲学史通论》的绪论,范寿康先生说,“唯物论的根本要旨就是主张我们的意识乃系把外界的存在加以反映而成的”。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对此需要加以细述。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分为两类,即存在和意识,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确至为根本。但是,要说明这两者的关系,还必须说明存在与存在的关系和意识与意识的关系。说明这些关系,归结起来,不外是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论和方法论。

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哲学是爱智慧。在这里,我要断定的是,哲学是爱智慧。我并不是在自相矛盾。说哲学是爱智慧、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如果看作哲学的定义,是不恰当的,或者说是一个错误的定义。但是,作为关于哲学的一般断定,那是没有错误的。所有的学问都是爱智慧的,都是使人聪明的;哲学是一种学问,所以哲学是爱智慧的,是使人聪明的。

人类智慧最光辉的成就之一,甚至比相对论更光辉的成就,就是分工,在学术领域就是分专业。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不相信哲学王、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之类的自我吹虚或如罗蒂所说的自欺欺人的说法。但这并不表明哲学不重要。哲学不能造核电站,也不能印钞票,不能做企业。哲学不是物理学,不是中央银行,也不是经济学。生物学不能说明航天器如何着陆,但生物学并不因此而受指责,所以哲学不能因为很多事情做不了而受指责。哲学有哲学的用处。哲学有哲学的独有领域。它为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一套概念系统,为人生存提供意义和价值。亚里士多德写《形而上学》(metaphysics),那是在物理学之后,也是站在物理学的背后。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3。

[2]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36。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学纲》[191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不想言说:爱跟风的苦果:哲学教授不知道哲学是什么,http://www.zqu.edu.cn/dept/zfx/upfile/050212233820.doc

[5]Aristotle:Metaphysics.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1999.

[6]Burr,John R. and Goldinger, M.,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3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1982.

[7]Carnap, R., The elimination of metaphysics through logical analysis of language, in Ayer, A. J. ed.,Logical Positivism, Greenwood Press, 1959, p. 73

[8]Hegel, G. W. F.,The Logic of Hegel, trans. William Wallace,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1999, p. 26—7.

[9]Stumpf,S. E.,Philosophy: History and Problem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5thed, 1994.

[10]Wittgenstein, L.,Tractatus Loigco-Philosophicus, 1921, 4. 112.

(0)

相关推荐

  • 哲学史编纂的耀眼星座

    <古希腊哲学史> 爱德华·策勒 著 聂敏里 主编 人民出版社 近日,德国著名哲学史家策勒的<古希腊哲学史>汉译多卷本由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一300余万言的学术巨著甫一亮相,便 ...

  • #学问分享官# 黑格尔让他之后的哲学家都...

    黑格尔让他之后的哲学家都失业了?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黑格尔终结了他之前的所有哲学,让他之后的哲学家都失业了. 读过西方哲学史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西方哲学的发现脉络非常清晰:从最早的古希腊哲 ...

  • 陈修斋:我们是怎样进行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学习和讨论的?

    文章导读 我们哲学史教研室为研究生开设了"哲学史方法论"这门必修课.分为四个单元,学习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陈修斋(1921-1993),字哲民,祖籍浙江东阳(现浙江磐安 ...

  • 观点 | 张志伟:哲学问题

    为什么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虽然斯人已去,其理论学说业已过时,我们还要学习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呢?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能够在哲学史上"青史留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学说或 ...

  • 书杰《哲学100问》:一部适合大众入门的极简哲学史读物

    这是一部适合大众入门的极简哲学史读物. 56位哲学家思想精髓,100张逻辑思维导图,系统呈现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发展的核心脉络. 一部古典温情的西方哲学简史,零基础系统入门哲学读物. <哲学100 ...

  • 金岳霖等诸暨籍哲学家们

    我的家乡"古越都"诸暨以西施故里著称,据说自古以来多美女,而以"盛产"哲学家著称则还是相当晚近的事. 诸暨之成为"哲学之乡"--至少是二十世 ...

  • 和哲学家在一起的日子

    [百道网·佘江涛专栏]作为研究出版的专家,佘江涛平时还嗜好看书,写书评.本文,佘江涛详细阐述了他对海德格尔.斯宾诺莎.笛卡尔.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们思想的认识,对这些哲学家进行解读评论以及他起初接触这 ...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宫哲兵,男,1949年10月生,山东省蓬莱县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宗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保护中心主任.1981年武汉 ...

  •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宫哲兵:说道教法术及特异功能

    宫哲兵,1949年10月生,山东省蓬莱县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小梅花艺术学校儿童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湖南女书发现者,瑶族发源地千家峒遗址发现者.与 ...

  • 【学点哲学】哲学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哲学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哲学到底对认知科学研究有哪些帮助?通过描述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扮演的某些角色,我们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些 ...

  •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对吗?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很常见,被许多人用来产生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这是它的主要作用),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首先,神学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是大 ...

  •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神学,理解不了.数学已可解释一切. 入驻头条一整年,专注于宇宙,专注于世界本质,寻问题,找盲点,补数学,不断去伪,不断证明原先的蒙胧思想与己知的一切现象不矛盾,今天一早,终于圆通,世界有解,世界有数学 ...

  • 学哲学 用哲学

    学哲学 用哲学 --图书欣赏之五六八〇 <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哲学世界哲学的新思路——六纲八目哲学陈陈科成

    纪念五四用六纲八目协助大众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中国哲学世界哲学的新思路 --止于至美我们最好能够造就什么人什么世界 从道法自然思考致富止于至善至真到追理想美止于至美 以社会环境双生态文明为根本任务开创新 ...

  • 研究哲学的人有多可怕?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哲学能教给他什么

    引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哲学能教给我们什么?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 很多人开始慢慢地喜欢研究哲学.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哲学太玄乎,离我们实际生活太远,研究那玩意有啥用? 西方哲学家罗素认为:哲学是每个人 ...

  • 北大强基学科解读 | 百年哲学,哲学百年

    全文共1608字,阅读约需 5分钟 关键词:强基计划 编者按 数理知识包罗万象,文史哲思跨越千年,此间奥秘无穷无尽,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为你一一展现.这里有良师引路,助你在书山勇攀高峰,在学海尽情遨游: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