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的商业航天市场 最终会是一片什么样的天空?

2018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体制内单位已经纷纷进入总结时段。中国航天在这个年头里,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全年发射次数、发射成功次数全球夺冠已成定局。这些火箭所发射的卫星数量达到全球第二——原因是火箭发射次数排在第二名的美国人发射了更多微纳卫星。然而,如果要说这一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商业航天,从规模到体量到市场及商业模式,总体上都还没有彰显出什么特别的突破。

0
1
热火朝天的商业航天创业经济账

我们此前曾经在《低轨宽带星座是一场有进无退的冒险》一文中,讨论过低轨宽带星座的建立可能要花费多少成本,更早一些时候,我们还讨论过商业发射服务公司所可能要面临的成本。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这个问题对各种商业航天企业来说都是存在的。

然而,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挡住诸多民营航天企业的创业热情。相当多的创业者原本是在体制内从事型号科研或者管理工作的,对航天系统的搭建和运行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有着满腔的抱负无从施展。当他们与资本一拍即合,一家新的商业航天企业就会诞生。于是乎,在最近几年——其中包括2018年——间隔不长时间就可以听到新商业航天公司成立的消息,仅仅到2018年中,国内就出现了9家民营火箭公司,而“商业卫星公司”的数量则更多,包括随着2018年“全球遥感星座”的概念逐渐退潮,“全球物联网星座”、“全球Wi-Fi星座”新趋势开始大行其道而诞生的新公司。

商业航天的创业繁荣,总体上应该算是好事。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优胜劣汰、反复洗牌,不是诞生新的好公司,就是诞生新的好模式,这在互联网产业当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不过,考虑到天上已经在轨的200多颗中国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知道卫星系统的盈利是个不容易突破的天花板,那么为什么还有这样多民营企业对发射卫星痴心不改?

现在依然在运行的几家卫星创业者,有的依然在试图建立遥感星座,有的正在筹建(广义上的)通信星座。面对融资和建设上的各种困难,其中能有几家能够真正完成预计星座的建设?他们完成这些目标,到底需要一个什么体量的投入?他们什么时间能够完成这些规划的星座?星座完成后,投入运营,每年的地面运行系统和应用系统及其维护,大概要投入多少资源?星座建设过程中,为了替换寿命终结卫星或者在轨失效卫星,每年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需要维持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这支队伍又需要多少人?......有了上面这些成本数字之后,我们可以倒推,依照现在商业航天企业的融资速度,预计哪年可以完成这些星座计划?

最重要的是,星座建设完成之后,能够实质性产生应用并形成强大现金流的出路到底在哪里?退一万步说,就算建星座不“难”,建是为了用,不是为建而建,那么,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市场的那个盈利点和增长点到底是什么?

两大国有航天企业当中,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火箭公司、商业遥感公司,拥有静止轨道卫星运营的子公司,低轨道通信星座运营商也已经挂牌;***集团公司同样建立了商业火箭公司,低轨道通信星座运营商箭在弦上。电子、兵器等行业的国企同样有着自己建立卫星系统的想法和潜力。

如果这些企业根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在商业子公司中搞一家两制,或以资金、技术、人才队伍等资源来扶植一家彼此充分信任的民营企业,支持后者投入运营——航天科技收购和支持四维图新就是例子。那么现在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出路有可能在哪里?考虑到几次互联网创业高潮当中,大量雨后春笋般的互联网企业“前仆后继”地阵亡,多少青年才俊们的梦想陆续破灭,所以,我们必须向正在创业、想要创业的商业航天企业家们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没有清醒的发展方向,盲目参与竞争,或用自己的短板去与他人的优势竞争,那么,利润和发展空间会如何?企业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2、很多商业航天企业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差异,但从体量和技术等方面来说并不占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谓挣扎求生,然而整个市场其实正在谋求转型,在这样的机遇中,路子正确了,努力才有希望;路子不正确,前途在哪里?

3、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竞争者的位置,而且是弱势的一方,瞄准的是已经出现天花板的发展机会;同时,采用的也是重复已经为人所熟知的模式,企业的机会到底有多大?

这些应该是一家以星座运营为发展目标的企业不得不多想想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假装看不见这些问题,或刻意回避这些问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将会为商业航天企业的模式建设带去实质性的帮助。

0
2
产业天花板与创新的缺失

在一个蓝海市场上,无论多么残酷的竞争,都能造就一些成功者。这是商业活动的必然规律。而如果一开始将商业航天定位为已有公司、并且是已有大公司的对立面,试图在红海中找到一条生路,应该说,面临的困难和阻碍都会高于常规,同时,更谈不上创新,谈不上突破性的市场;没有创新,又不是蓝海,如何打造和成就一个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到目前为止,民营商业航天的主攻方向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国有制造商提供配套的分系统或者元器件、开发通信导航或者遥感应用服务、自行开发发射服务能力、自行开发星座并力图实现运营。有一批企业在前两类业务中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并且在技术细节上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后两类业务上,民营航天企业都依然在创业路上。

然而,这些都是国有航天企业和配套企业已经在从事的业务,特别是在发射和运营两个龙头环节上。需要知道的是,两大国有航天集团并不是臃肿的恐龙,他们虽然饱受体制约束之苦,但同样也在奋力寻求着新的方式和模式来适应商业化的环境。而这样的努力还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乃至军队的积极支持。两大航天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火箭公司和商业卫星公司,正在积极筹建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星座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星座。

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民营企业往往借用马斯克作为样本,来表达自己的竞争优势,包括机制更加灵活、管理成本更低、决策周期更短,等等。不得不说,对于一些分系统、元器件供应商和应用产品供应商来说,这些竞争优势是成立的,然而龙头企业却不应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

“国企能做的,我们能做得更快更便宜。”这本身就把民营航天企业放在了一个竞争的位置来思考,而且是不对等竞争的位置。企业所瞄准的,是已经被别人抓住的机会,试图重复其他人已经在运行的模式,这可能给自己争来发展的机会吗?

强攻红海市场的做法,经常发生在商业零售行业。新的竞争者强势进驻某个已经成熟的商业社区,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来取得市场份额。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观上,竞争者必须拥有极为强大的资本力量;客观上,对越来越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已不是敏感因素。

反观商业航天领域,暂且不讨论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能够动用多大的资本来“强势进驻航天产业”、冲击两大国有航天集团,及如何冲击,首先,客观环境就为创企们摆下了一道“路障”——在以“降成本”为宗旨的这一轮变革中,客户端永远期待更低值;同时,永远会有企业以更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这是不是意味着,进驻这样的市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了非常被动的位置?

发射服务市场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差距清晰而无需辩论。在卫星运营市场,特别是广义的通信服务市场上,民营企业只怕也处在极为不利的地位。首先,两大航天集团已经启动了宽带低轨星座的建造。虽然这是一项风险巨大的计划,但民营企业恐怕连冒风险的机会都拿不到。在“物联网星座”方面,我们已经知道,铱星这样的移动通信星座可以用于物联网,那么宽带星座更可以用于物联网。

而且在国外,已经有一家名为Kepler的企业启动了宽带物联网星座的建设,打算为用户提供Ku频段的上下行各10 Mbit/s通信服务。国内现有的几个民营“物联网星座”几乎都是窄带的,不但盈利能力有限,而且业务拓展的潜力也并不乐观——窄带物联网的标准已经推出,这恐怕意味着这个市场正在红海化。

所以,我们非常担心雄心勃勃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会陷入一种境地:技术突破了、星座建成了、业务开通了,但是再向上就难以突破盈利的天花板最后陷入铱星公司当年的困局。这不只是具体企业前途的问题,而是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格局,如何打造成功并壮大的现实问题。

0
3
浅谈蓝海与商业航天的创新之路

市场已经证明,无论发射服务还是现有业务模式的星座运营,对于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创业者来说都已经是红海市场。蓝海市场在于应用服务,在于从卫星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样的服务必须超越传统卫星服务,满足更多细分市场上、更加细节化的需求。

其实,每个创业者都认同开拓蓝海的理念。谁不想按照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谈到的垄断企业法则那样占领小市场呢。在一个小市场里占主导地位,比在大市场、尤其是自身不占优势的大市场中竞争,企业生存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是创业者们往往会受到两种情况的干扰和诱惑,一种是“我在体制内就熟悉这个市场了,我认识无数客户”,另一种是“为了让企业生存下来,拔到碗里都是菜”。如果不能抵制住这样的诱惑,往往会让企业陷入红海而无法自拔。从老总到员工,为了利润微薄的订单而疲于奔命。殊不知,这其中产生的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有多大......

如何才能发现和开发蓝海市场?首先要明确,蓝海市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蓝海市场不是去和什么人竞争,而是要由企业独立开辟,我们还是要从最终用户的需求向上倒推。这样的需求同样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迫切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例如斯派尔(Spire)公司发现,能源企业和能源用户很难对气候变化做出精确响应,因此在能源采购和使用上浪费巨大。于是这家公司决定发射星座,来向有关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减少能源和采购费用的浪费。

另外一种是所谓的“破坏性创新”。这里所谈及的“破坏”并不是指恶性竞争,而且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搞恶性竞争。所谓“破坏”,是指一家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低价推出一种低端产品,然后逐步对产品做出改进,最终取代竞争对手用旧科技生产的优质产品。这正是马斯克在猎鹰九号火箭上采取的策略,也是皮特·贝克在“电子”火箭上采取的策略。

0
4
独立思考是发现蓝海的必要模式

真正的商业航天,是去创新事物。如果一开始将商业航天定位为已有公司、已有大公司的对立面,就肯定不是创新,也不会塑造出新的、优秀的大企业。

身处当今商业航天环境中的商业航天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我们的创业者无一不是高学历、高水平,经历过型号科研和项目管理考验的高素质人才,独立思考,可以说是他们的基本能力。

不过,来自体制内的高素质人才,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追求先进技术、模仿国外商业模式的从众心理当中,而忽视了“我”的个性与独特性。因此,这里所说的独立思考,指的是一种跳出行业和局面来看趋势与发展的能力。从型号、技术、日常管理和商务活动中跳出来,重新审视消费者的动向和行业的发展可能性,发展供给侧的缺失和自己的机会所在。

其实,如果真能够做到跳出来思考和谋略,中国商业航天所拥有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但缺乏独立思考导致整个行业的创业手段单一,容易陷入“谁比我先进就学谁”的思维定式当中。而富有创意的商业航天,应该以创造出更多的选择为出发点。

至少,现有航天服务向消费端的延伸还远远不足,北斗的消费化进展比较靠前,卫星通信的消费化正在启动,而遥感、气象服务的消费化还没有看到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模式。然而相关产业基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例如前文所谈的200多颗在轨卫星,以及世界最强的4G网络、发达的手机产业、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超级计算机、世界领先的电商产业等等。创业者们当然还是要为此付出足够大的代价才能发现消费应用模式,打通产业环节。然而前景是繁荣而值得付出的。

其实,如果诸多创业者们大开脑洞,商业航天产业所能够拥有的创新思路远不止我们提出的这些。

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人航空航天港在设定之初,就把推进创新、提供更多商业机会作为核心,努力培育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商业航天潜能的产业生态,而非关注短期的产值和效益。宇宙人目前也在努力通过自身努力与多方面合作,让整个产业能够找到更多的发展方向,获得正面的回馈。同时,联合商业航天界,把业务和服务扩张到相邻市场,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积极而向上的竞争要素。

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都是航天事业本身的初心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