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读李春雷《宝山》有感

郭进拴|读李春雷《宝山》有感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毕业于邯郸学院英语系和河北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等21部;中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朋友》等200余篇。曾获两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第七届)、首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蝉联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蝉联四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五届)、孙犁文学奖等。系中宣部确定的“文化名家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被邯郸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李春雷在谈到他写《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书时动情地说:
      我在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以后,仍然一直怀揣着文学梦,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作家。在搞了几年新闻后,我感觉应该有进一步的突破。于是在1998年“全国工业学邯钢”大潮中,我勇敢地走进了邯钢。当时,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和很多作家,都在以邯钢为题材进行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而我是当地的一个小记者、一个本地的文学青年,我感觉我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当时邯钢生产特别紧张,也没人关注到我,我就以当地人的身份深入采访了邯钢的一些基层工人、退休老干部,我还和工人们在一起吃住,连过春节我也没有回老家。

  我们平时看到的电视画面上钢花飞舞很有诗意,但对钢铁工人来说每一朵钢花都是隐患:钢花的内核是钢液,每一滴钢液温度是1600度!钢铁工人在炉前虽然有保护服,但钢花会落到人的头发里,钻到人的耳朵里,令人防不胜防。所以说钢铁工人的工作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我记得邯钢的老总曾让我看看他的眼睛,我问怎么回事,他说你细看一下。原来他经历过钢液溅到眼睛的事故,上下眼皮受伤,万幸的是视力没受到影响。

  1998年大年三十,我在邯钢和工人们一起守岁。那天晚上发生了一次事故:钢水大喷。我急忙往远处跑,可一滴美丽的钢花还是追上了我,落在了我的左手中指上。我本能地用另一只手去抓,顿时,血肉模糊,火辣辣的疼痛。在我拼命往外跑时,工人们却是迎着稠密的钢花,去排除事故。这一次事故中,两人重伤,数人轻伤。我是农民出身,对钢铁到底是怎么样炼成的,我根本不知道,但通过钢花给我留下的伤疤和疼痛,彻底打通了我和工人之间的情感,一些灵感翩翩而至。

  当我的长篇报告文学处女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问世后,很多人没想到一个年轻人能把炼钢的苦与甜、钢铁的曼妙与芳香写出来。这篇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媒体发表。
     李春雷在写出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之后,又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宝山》,以共和国历史上投资最大、经历最曲折、成就最辉煌的工业企业——宝钢为背景,对民族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深深反思。作家通过一系列的典型事件,用文学的笔法全面地记述了这一页页惊天动地的历史风云。文中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干部、企业家、科学家、普通工人,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今天,涵盖了整个宝钢工程一、二、三期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

  与会的评论家认为,此书是一部有着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它把宝钢的成长置于民族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大视野、多角度、全景式地从经济、文化、历史等视角反思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透视出国人从传统工业心理到现代化意识艰难的嬗变过程。巍峨的高炉虎锯龙盘,浩瀚的长江一碧万顷,腥红的铁水奔涌如潮,从美国进口的坦克吊车刚刚驶过吴淞大桥,插入江心的原料码头却被来自巴拿马的巨轮拦腰撞断了……静读河北青年作家李春雷最新创作的这本长篇纪实文学,我心如潮汐,起起伏伏。原本难以驾驭的工业题材在作者的笔下竟如此生动形象,鲜活逼真,让人时时鼻酸眼辣,情有所动。该作品气势宏大,视野宽阔,思想深邃,文笔精美,把宝钢惊天动地的创业经历,把钢铁与工业、钢铁与人类,钢铁与生活、钢铁与国家的内在关系揭示得惊心动魄,堪称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的佳作。
  长久以来,文学对工业题材的回避和忽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工业世界里庞杂精密的现代化设备,整齐划一而又专业性极强的管理体系等等,这些生硬的素材很难活化为形象,很难圆满为故事。作为熟稔于社会科学的文人们,对此类生活又是那么的陌生。所以,除了极少数作家在这个园地里坚守之外,很少有人进一步窥探这个诡异的世界。殊不知,这正是文学的遗憾……一部《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已经足够让文坛对李春雷刮目相看了,但是,在一年之后,李春雷又一头扎进宝钢,出版了一部描写钢铁大工业题材的报告文学力作——《宝山》。

宝钢,这是一个比邯钢大了不知多少倍的钢铁大企业啊!它是我国举全国之力建造的“钢铁航母”。“宝钢建设的前前后后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特殊事件,它的孕育和诞生的全过程都与国家的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它曲折的风雨历程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宝山·序言》)对于李春雷来说,写宝钢比写邯钢更难。宝钢建成的时间虽比邯钢短,但建设的过程却远比邯钢坎坷曲折。“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她的经历这样聚讼纷纭,雷霆雨电!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她的诞生这样惊天动地、世界瞩目!”(《宝山》)——这是一难。宝钢,牵涉了毛泽东之后历届中共中央最高决策者超乎寻常的关注。“各种心态、各种语气、各种表情……或支持、或指责、或震怒、或无奈、或悔恨、或兴奋……不同寻常的突然下马、人民大会堂里气势汹汹的质询、数万次激烈的对外谈判、软土地基的惊人位移……”(《宝山》)仅仅想把宝钢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仅仅想把最主要的决策者台前幕后的定夺弄明白,仅仅把握住宝钢繁复纷呈的真实性,就已经如攀蜀道,更别说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了——这是二难。钢铁大工业,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它的李春雷来说仍然陌生。虽然有过写邯钢的经历,但邯钢毕竟位于故乡,纵然有些故事情节是道听途说来的,终究还是有点感性认识,而宝钢却远在千里之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没有丁点儿感知——这是三难。但是,这些困难对于李春雷心中那份大山般重量的历史使命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了。请听他的心声:

“我翻阅了宝钢的志书和有关记载,还没有一部能整体、系统地反映这一惊心动魄过程的作品。发生在长江边的那些奇异无比的故事散落在海滩上,正在发霉、萎缩……而这对于我们的时代,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尤其是WTO以后的中国。

这真是文学的悲哀了。

文学远遁于激烈的现实之外,尤其是炽热的工业生活,是长期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殊不知,现代工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粮草库和油料站,是现代文明的孵化器!是人类历史的主河床!是我们生存与享受的总依赖!是这个时代最大最大的主旋律!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关注这场工业化之战,凭着我们的良知,悉心尽力为其忧虑,为其讴咏,为其疗伤……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一个长期从事纯文学创作的文学作者,一个刚刚对工业生活感兴趣的热血青年,我想去尝试它。

于是,我只身走上了陌生的上海滩,走进了静卧于江海拥吻处的神秘的宝钢……”(《宝山》)

这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应有的良知,这是蕴涵在作家心头的日月之光,只有把这份良知吸进笔管,只有把这片光华映在心头,才能自觉自动地为祖国、为民族、为百姓写作,他的笔下才会响起鼓舞大地走出寒冷、萌发新绿的春雷声,才能写出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的传世佳作。李春雷1968年生于河北邯郸,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后来又当记者,写报告文学。在和他的交谈中,你时刻都会感受到一种创作的激情,感受到一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浑厚、深刻,感受到一种温婉而又灵动的文人气质,感受到一个有责任感作家的那种敬业和执着。

2002年10月,《宝山》出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李炳银称赞《宝山》是“历史风云的立体画卷”,是“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佳作”。2006年《宝山》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李春雷成为“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自从出版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本长篇报告文学后,使得他的文学声誉鹊起。曾担任过国家冶金部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上海宝钢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国务院代表,宝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李东冶同志读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后,赞誉道:“这才是一部深沉雄浑、铿锵有力、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钢铁篇章!”李东冶决定邀请他采写上海宝钢。

于是,李春雷来到上海宝钢采访体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2001年来到了北京,李东冶告诉他:“你要全身心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写好宝钢。”在李东冶的协调下,李春雷住进位于北京台基厂的一栋房子里,住了几个月后,由于李春雷热爱运动,想找个大学的宿舍去住。于是,有关部门把李春雷全家安排在北京西郊的中国农业大学兰园家属大院里居住。在农大校园,李春雷每天勤于笔耕,累了,就到附近的百望山爬爬山,欣赏一下风景。

按照北京方面的计划安排,李春雷要用两年的时间,全方位采访中央决策层相关领导和宝钢建设者后,再循序进行该题材的创作,但这个采写计划被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知道了,该社社长兼总编张彦魁和副总编李津生立即赶到北京与李春雷接洽,商量把此选题放到河北,与此同时,出版社加紧运作报送选题,同年5月份,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文,把此书列入了向党的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它也是河北省惟一一本入选的文学类图书。

李春雷被要求在45天内完成该书的创作。“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宝钢的经历这样聚讼纷纭,雷霆雨电!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宝钢的诞生这样惊天动地、世界瞩目!”

当时李春雷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当时仅仅想把宝钢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就已经如攀蜀道,更别说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了。二是,宝钢级别的钢铁大工业题材,对于李春雷来说仍然力不从心,虽然有过写邯钢的经历,但邯钢毕竟位于故乡,纵然有些故事情节是道听途说来的,终究还是有点感性认识,而宝钢却远在千里之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没有丁点儿感知。

“创作出《宝山》,绝对是个奇迹。”李春雷感慨道,一切都没有准备好,时间又特别短,加上宝钢是共和国历史上投资最多、经历最曲折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中央高层领导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企业,对其把握起来难度很大,不过,凭借创作邯钢的经验,在很多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李春雷又一次扎进了基层。让李春雷欣慰的是,他这次可以借阅到大量原始的一手资料,并从中央到地方,有100多位当事人接受了他的采访。时间的紧迫让李春雷像一个上满弦的陀螺,昼夜不停,当时天气炎热,连李春雷的电脑都累“报废”了,在第50天,李春雷终于交出了28万字的文稿。后来,《宝山》修改了四五稿,直到定稿前一天,又有300多页进行了重新完善。2002年10月《宝山》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评价说:选中宝钢作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切入点,或许得力于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而养成的敏锐。宝钢建设的前前后后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极其重大的特殊事件,其孕育和诞生的全过程都与国家的命运、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直接联系在一起。

  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单纯把宝钢当作一个孤立的工程建设项目来写,而是把她置于历史的大坐标上。在这个坐标的纵向和横向上,除了和改革开放共同前进的民族思想历程之外,还有中华民族的钢铁发展史、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史等等,作家调动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加之以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色彩斑斓的描述,不仅再现了宝钢惊天动地的创业经历,而且把钢铁与人类、钢铁与国家、钢铁与政治、钢铁与工业以及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写得酣畅淋漓。在一般人笔下难免枯燥呆板的工业题材,被作家置之于广阔的世界背景和雄浑的历史纵深中,便被赋予了磅礴的气势、灵动的思想和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不难看出,这部作品既凝聚了这位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的辛勤采撷,也贯注了这位作家对历史、人生、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正当文学界的同行们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所吸引,被中国土地上日新月异的新的生活所感召,纷纷走向三峡工程、走向青藏铁路,走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并在其中进行着艺术的实践与创造的时候,李春雷作为其中坚定不移的一员,其成功的作品及其创作的经验,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0)

相关推荐

  • 中国钢铁工业简介之上海篇(1)

    上海的钢铁工业主要是宝钢股份宝山基地 目前有四个高炉两个炼钢厂一个电炉厂,年产能在1600万吨左右,主要产品是汽车用冷轧板,热轧板,以及硅钢和中厚板.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就在长江边上,铁矿石,煤炭全部水 ...

  • 胡道芳报告文学集《我看见三月的春风》出版

    2020-11-22 来源:四川作家网 四川作家网消息  近日,广汉市女作家胡道芳的报告文学集<我看见三月的春风>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著名作家罗伟章作序,收入作者创作的报告文学34篇 ...

  • 郭进拴|读李春雷报告文学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李春雷报告文学有感 李春雷是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2001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 到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取得了举世 ...

  • 郭进拴|读李春雷老师《铭记——我的小康志》有感

    郭进拴|读李春雷老师<铭记--我的小康志>有感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 ...

  • 郭进拴||读《张居正》有感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 ...

  • 郭进拴|读徐迟《我的文学生涯》有感

    最近网购了一册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徐迟先生的<我的文学生涯>,这个版本里穿插了几十幅徐老各个文学时期的相关图片. 一 东苕溪出天目山之阳:西苕溪出天目山之阴.二溪会合于湖州,就改称苕霅( ...

  • 郭进拴|读《我是我的神》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我是我的神>有感 邓一光,男,1956年8月生于重庆市,蒙古族.当过知青,工人,新闻记者,自由写作者,文学刊物编辑,现为武汉文联专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 ...

  • 郭进拴|读《风云初记》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风云初记>有感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笔名林冬苹.孙芸夫.河北安平人.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6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 ...

  • 郭进拴|读《雪城》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雪城>有感 <雪城>是作家梁晓声写于1988年的一部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几位北大荒知青重返城市后的生活.全书分两册,上册的时间发生在1979年末到1 ...

  • 【总第882期】郭进拴|读何建明《山神》有感

    平顶山智泉流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文艺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 ...

  • 【总第832期】郭进拴|读何建明新作《大桥》有感

    [郭进拴原创]读何建明新作<大桥>有感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