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墨雅《父亲,你有没有陪我们走过亲戚?》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雅《我和故乡人相见的方式》

文/墨雅

【作者简介】墨雅,原名粉蓉,职业女性一枚,总喜欢以七彩眼光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清明节之前,无意之中,我读了一篇关于儿子祭念父亲的文章。

文章的大意除了表达对父亲思念愧疚之情外,就是对父亲的不满和疑惑,包括小时候父亲对家人的冷漠不关心,到后来求学后对儿子的不管不问,以及后来父亲去世时自己的麻木与欲哭无泪。

读了之后,我内心沉杂,总感觉有些事情似曾相识,不由自主地拿文中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对比,内心感触很深。

晚饭后,我闲着没事来到母亲家。母亲正在做饭,父亲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今天父亲的打扮有点特别:脚穿一双母亲的红色大棉拖,头戴了个藏青色有很长帽檐的青年帽子,帽子上还有几个醒目的英文字母。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这一打扮俨然很搞笑。

对于我的到来,他总是视而不见,从来不打招呼,只顾一个人静默坐着看电视。

我和母亲闲聊几句后,又坐到客厅沙发上,尽量坐在父亲对面,试图让父亲一抬头就能看到我。可是父亲一个劲儿专心看着电视上那个“说书”的老女人。我不在意是什么内容,但是他却听得出奇入神。

“爹你看电视,别离那么近!”我没话找话地说。

父亲好似没听见,没有理我,仍然坐在电视机面前。

“爹,咋你穿我妈的棉拖鞋!你自己的咋不穿呢?你在家里戴个帽子干啥,打扮得像个年轻导演啊。”我见父亲不想理我,再一次没话找话,试图让父亲注意到他闺女的到来。

我自己傻傻地笑着,等待父亲的反应。可是没有效果,人家还在盯着那个说“山东快书”的老女人。不知道是听迷了,还是讨厌我说话。

算了吧,我得自量点,闭嘴!起身走进厨房同母亲继续闲聊。

母亲问我:“清明节放几天假?”

我说:“三天。”

刚话音一落,父亲这下可接嘴了,大声说:

“蓓蓓(父亲的孙女)她们放假了吗?让她回去给她爸烧纸。”

“烧啥里烧!小孩子家她懂个啥?人死了啥都没有了,烧个纸不当他又活了!不回去。”母亲接过话茬,坚定地说着。

母亲这样说大概是因为弟弟太年轻,侄女又太小假期还有作业要做,不想让她分心。

父亲不语了,接着看他的电视。

“你年轻时也没有主动去给你爹上坟烧纸,现在老了来指挥别人。”母亲显然有些抱怨,牢骚。

我也凑热闹,不断地帮母亲说话。母亲数落起父亲年轻时懒出头,什么事都不愿伸头,不知道心疼体贴母亲。

我忽然问了一句:“爹,我也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小时候,你有没有陪着我妈,带着我们走过亲戚,赶过大集?我咋小时候就没有印象。”大概是忽然想起上午读的那篇文章,这个问题水到渠成,随口问出。

父亲仍旧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镇定自若,没有作声,面无表情地张着嘴,看电视依然专注。

“他从来就不和我一起走亲戚,就连我们刚结婚那年,回老家给你爷上坟他都没去,后来你奶奶和我一起跑几里路烧纸上坟的。上你外婆家走亲戚都很少去。”母亲一股脑地说了一大堆牢骚话。

“那些年都是步行,我领着你们,走亲戚,走路很艰难,背一个抱一个,他都别想帮帮你,我累死累活他别想替替你。”母亲越说越上性,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屋里的硝烟味有点大了,老人战争即将打起。

我开始拦挡母亲不让再啰嗦了,我也怪自己多嘴,今晚无意中挑起了事端。怪不得父亲不喜欢我的到来。

我见父亲脸色有点不对,挪动椅子坐到父亲身边,赶紧安慰讨好他说:

“不过我爹还是很喜欢我们的,我记得每次从街上回来袖筒里总装有好吃的东西,什么火烧馍,兰花豆,炒花生等,自己舍不得吃。”

父亲这时候可能感觉屋子里的硝烟味淡了,觉得闺女在替他说话,才慢吞吞地说:

“我那时主要是怕喝酒,所以不想去走亲戚。”

父亲刚一开口为自己找个借口,又被母亲打压下去。

“别说能话,你就是不想管我们娘几个,你怕出气力带孩子,拿东西!就不像个男人,我不想提过去,我那时艰难死了,不知流多少眼泪。”

父亲好似真的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才慢慢起身离开了沙发径直走进里屋,然后又走出来,摘下了那个酷似导演的青年帽子,转移母亲的话题,边走边笑着说:

“我戴这个帽子主要是想遮阳,怕刺眼,这两天阳光强,坐在外面晒暖刺眼睛。”

大概父亲是不想听母亲指责谩骂,赶紧转移话题,我也附和着和父亲交谈,要不是母亲牢骚啰嗦他,他是不会理我的。

对于我提的那个问题,从父母那里是没有答案的。那个岁月给了父亲们太多的无奈和力不从心。以父亲的保守固执的性格来说,他是不会给我清晰的答案的。

但我内心其实是有答案的。

“父亲,你有没有领我们走过亲戚?”这个问题我问了身边的朋友,他们大都说,在那个岁月里,别说一块儿走亲戚,就连回娘家,夫妻俩也不能并肩并排走路,也不能一前一后走得太近,免得村里人笑话。有的夫妻俩回娘家走亲戚,男的要么提前去,要么等女人到娘家了然后再走,害怕在路上一起走路碰到熟人。偶尔见到俩夫妻一起抱着孩子回娘家,并排走,人们都会说那人家闺女没教养,不正经,兴叉精。

这大概就是父亲在那个年代不愿和母亲一同走路的原因吧!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不过如今父亲的沉默和对于母亲指责抱怨的不抵抗,大概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注解吧!

童年的记忆在肆意蔓延,疯长着,我却始终抓不住我想要的镜头,极力搜索,总看不清父亲的温柔与细腻……

小时候我们都害怕父亲,自己的言行穿着总受到父亲的钳制和监督,见他时总吓得大气不敢出。

现在我步入中年了,不再怕他了,父亲也老了,他更多的时候是沉默和寡言。大概是历经岁月淬练,饱经风霜之后,他承载的悲戚太多,他渐渐收敛了昔日的倔强与暴躁,选择了对生活的淡然稳练和对子女的妥协。

命运给这个渐入暮年的老人来了个玩笑。

他唯一的儿子丧命于车祸,那年,他67岁,他的儿子35岁。

那天去南阳殡仪馆里,当我们把弟弟的死讯实情相告他时,父亲老泪纵横,没有说话,只是张开嘴巴大声地“啊!啊……”几乎昏厥。

弟弟活着的时候,很少与父亲交流。父亲对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并不娇惯,相反整日冷言冷语。弟弟从小都很害怕他,有心事从来不和他交流。弟弟遇到困难时,做父亲的也从来没有正面鼓励帮助他,相反父亲总是借酒,或者在人多场合里贬低弟弟,以至于后来弟弟压力太大,一场车祸巧合地终结自己的一生。

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将父子俩隔开,一里一外,阴阳两隔。

弟弟出棺那天,父亲在亲人的搀扶下趴在棺材上,看看他唯一儿子的最后一眼。自己高大英俊的儿子冰冷地躺在那个黑黑的棺材里。当他揭开盖在弟弟脸上的黄布时,父亲却哑着嗓子“娃啊!我的娃呀!”之后接连不断地咳嗽,一阵昏厥。这是我第一次见父亲彻骨恸哭,但是却悲哭无声,老人只是嘶哑悲鸣,那声音似乎从肚里鼓出来的,让人撕心揪心。

痛穿了心脏,泪浸湿了衣裳。

听母亲说,奶奶去世时,父亲都没有哭出声来,只是在心里鼓着,泪水盈满眼眶。弟弟的死,他是破例用劲哭出声来,只是声气嘶哑。可见老年丧子之痛远远超过了老年丧母之痛。

经受老年丧子凄痛后,父亲变得寡言了,像变了人似的。他后来有一段时间心理上有了问题。

英雄广场上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没人要,据说是位爷爷带着孙子出来,想把孙子送人,家庭困难,孩子没了父母爷爷照顾不了。父亲内心有点湿湿的,他回来跟母亲商量,想出四万元将这个孩子买下,想自己养着,当孙子当儿子养都行,遭到母亲和我们的数落指责。

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提了。

可能是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父亲认为没了儿子,到人面前就低人一等,尤其是在农村里。于是他在弟弟去世后就基本不回老家了,住在原本应该住着自己儿子,现在却不见踪影的房子里,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可想而知,出现想再买个儿子的怪想法也无可厚非。

就是这件事从此改变了父亲的性格。他变得与世无争,不愿与人辩解,包括女儿对他的指责批评或者关心体贴,他也面无表情,丝毫没有情感流露,或愤怒或高兴。

带着思绪浅浅掠过昔日的岁月,追忆的闸门关不住过往的印记。

在我的记忆里,虽然父亲很少领我们走亲戚,赶大集,但父亲内心还是很疼爱我的。小时候的我:大眼睛,白皮肤,自然卷发,像个“洋娃娃”。有一个镜头刻骨难忘:我生病了,父亲曾给我梳头,那天我坐在地上,父亲为我扎过辫子,为此招来邻居姐姐的羡慕之意,因为她父亲从来不会这样做的。除此之外,父亲还单独带过我去街上买鞋子,看病等。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亲试图努力在弥补我们童年的缺陷。

在我考上大学的那年,父亲亲自送我,在路上父女俩几乎没有对过话,一路沉默,一直到校,安置好我的住处后,父亲领我在校门口的饭馆里吃了一碗面,又带我去见学生科的魏科长,魏科长是邓州人,父亲说好歹有个熟人,有个照应。魏科长一家对我的确不错,父亲也很放心。

我在那个山城上学时父亲去过三次,每次去我们都没有过多的话,父亲只是过来看看我,因为那个时期我身体有病,父亲总不放心。每次父亲离开,我都没有送过他,只是说“那你回吧!我在这里会好好的,药我会记着吃的!”。

在那个岁月里,这也许就是父女俩最简单最原始最感人的对白。

在父亲面前我没有过撒娇,没有过任性,很少和父亲争论过什么。不过只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我和父亲在那个暑假的夜晚,在家里发生了争吵,双方仅仅就各自吵了一句。那天晚上我记得我哭得很伤心,我睡在里屋的床上哭着说着什么,具体后来我说什么我也记不清了。我只记得那天晚上父亲仅仅就吵了我一句,而我却哭诉了很长时间,仿佛把我从小到大的孤单苦闷和对他的不满全抛出来了。父亲在正屋里坐着一句没再说,可能是母亲不让他说话,他只是听我边哭边说着。我记得妹妹睡在我脚头,妹妹也在被窝里哭着说:“姐,你别说了,别哭了!”

那晚之后,我的病更严重了。不久开学了,我又踏上了北去的车……

也许是对那晚争吵的愧疚或者对我的身体不放心。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里,父亲只身来到学校看我,什么话也没多说,只是站在我们教室门口和我身边的同班学们闲聊几句,问他们这里学习忙吧,生活好吗,问问这些孩子们都是来自那个城市,好似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就不问我的情况。

我站在他身旁,没有拉他的手,只是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地看着父亲。虽然父亲没有和我对话,但在那瞬间,之前和父亲那次争吵,仿佛抛却在遥远的以前,我蓦地感到了父亲内心还是有温度的。

最后父亲要走了,他才说:“钱够用吗?药给你拿来了。我走了,我回去还有事,天不早了!”

父亲走了,他没有让我送,我也没有勉强送,至今想起有点后悔,为什么没有送他到大门外,只说了句“那你回吧!”因为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很少并肩走路,即便一块儿,父女俩总是一前一后,一路基本无语。还不如不送他,不过我站在楼下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满眼含泪,那天晚上我没有和同学们去餐厅吃饭……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岁月轮回更替,流年似水疾走。那些属于过往的镜头总历久弥新,时不时地撬开你的脑壳钻入你的脑髓,让你苦苦追忆,慢慢品味。或伤感,或沉思,或愉悦,或难忘……

时代的铁刷,磨平了父亲原本应有的性情棱角,抹掉了他对亲人本能的温柔情愫。残酷的是,他呈现给我们的是难以描摹刻写的底板,和无法正确评判的中性角色。

也许,父亲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担当和迁就,只是不愿流露,他暗自独尝着尘世的味道,承担着人情的冷暖与俗事的繁杂。

那些年,父亲和我们的距离很远很远,有时我试图想拉近他和我们姊妹几个的距离,总那么艰难,力不从心,他也在努力改变,而终却难以凑效。

如今父亲老了,不再有过去的暴躁威严,任性和冷峻,替换的是老年的痴呆,满腹心事和沉默寡言。那副僵硬的脸是在流年之中打磨炼砺出来的,那道道刻在脸上的皱纹裂痕,犹如正在同岁月残酷地进行较量和比拼。

“父亲,你有没有陪我们走过亲戚?”这是一个幼稚而沉重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在特定年代里,谁也无法给出合理解答的问题。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父亲今后能不能真的与岁月较量,与身体病魔抗争。

愿父亲在迟暮岁月中,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迟到的呼唤/魏书霞

    李林是一家外企业的技术员,满脸刚毅的神情,总是不拘言笑.从上中学到工作,已经十年了没回过老家. 正在上班的刘林,突然接到老家兄弟打来的电话说继母去世了. "兄弟,哥走不开,全劳你了.&quo ...

  • 我们如何做父亲(母亲)

    很幸运, 我们有了儿子, 可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做父亲. 三十几年前, 我的一个亲戚家盖房子 喊我们去给他家帮忙 那时我十四五岁 还在初中上学 我们很辛苦的和泥搬砖 请的木匠也是村里的亲戚 他带着他的 ...

  •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将来能跟你吹牛……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将来能跟你吹牛……

  • 别把最疼你的人丢了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我姊妹五个出生在70年以后,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父母用辛勤粗糙的大手把我们养大,冷了不辞辛苦白天黑夜的手工缝制棉衣,饿了用仅有的玉米糊糊填饱肚子.如今,我们 ...

  • 6岁弟弟没人管,27岁姐姐发怒:房子是我的,谁愿意养谁养

    文/母婴期刊 生儿育女是所有父母延续后代绕不开人生阶段,尤其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一时难以消除,如果第一胎生下女孩,多半想二胎生个男孩,没有男孩,可能被邻居瞧不起,而且多子女家庭一直是主流,所谓多子多 ...

  • 5本温馨的古言种田文,行文流畅,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爱情~

    5本温馨的古言种田文,行文流畅,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爱情~ 第一本:<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 书评:超级长篇种田文HE ,女主生于市井,家境虽不富裕却也和睦温馨,谁知小吏父亲招惹上官非,家 ...

  • 《我的姐姐》票房破8亿,女性独立路在何方?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4月22日15时20分,<我的姐姐>电影上映21天,票房正式突破8亿. 从清明节前上映开始,这部电影就以票房最大黑马姿态引发热议,至今热度不减. 同为女性题材影片 ...

  • 特困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

    [影像脱贫故事 076期] 特困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 马秀华  撰文 /摄影 骞宝珠,21岁,阳光,活泼,如今,她是大二的在读生. 她,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她根本就没有家庭教育. 她,从小学到高 ...

  • 【阅读悦读丨散文】谭奇勇《话说陪护》

    <阅读悦读>2017年10月热文榜(附平台选题) 文/谭奇勇 [作者简介]谭奇勇,资深经济师,知名作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石柱作家协会顾问.作品见于全国各地及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雅《我和故乡人相见的方式》

    [阅读悦读丨散文]陈为峰<家乡的狂欢节> 文/墨雅 [作者简介]墨雅,原名李玉环,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随笔杂记,拾取岁月记忆,给心灵慰藉,给生活着色,作品偶见微博,微平台. --------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熊本富《对父亲的追思》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熊本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三年了. 这十三年间,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前浮现-- 父亲是家乡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念《又遇毛蛋》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墨念 [作者简介]墨念,本名马献武,江苏东海人,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早在2001年就入编<中国世纪专家>一书,目前已有近百篇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念《小山》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墨念 [作者简介]墨念,本名马献武,江苏东海人,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早在2001年就入编<中国世纪专家>一书,目前已有近百篇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刘超《长眠于地下的父亲》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刘超 [作者简介]刘超,笔名潇湘子木,张掖市作协会员,曾多次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大赛并获奖,在<作家联盟><北方诗歌><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念《又到燕子飞来时》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墨念 [作者简介]墨念,本名马献武,江苏东海人,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早在2001年就入编<中国世纪专家>一书,目前已有近百篇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饶启瑜《父亲的算盘情结》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饶启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拍摄于八十年代父亲退休前夕工作情景及奖状的老照片,让我回味父亲的算盘人生.父亲一生从事财会工作,与算盘"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墨念《岱山岛的另一种记忆》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墨念 [作者简介]墨念,本名马献武,江苏东海人,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早在2001年就入编<中国世纪专家>一书,目前已有近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