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都说民国是乱世,可乱世荆棘中却充满了玫瑰与诗歌。那是个比肩春秋,睥睨魏晋的时代啊!那个中国明明千疮百孔,可炮火纷飞并未改变他儒雅学士的本色,反而在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中越发沉淀下来。

民国,一个想象里的世界,一个似乎可以触摸的世界。民国独特的历史土壤下所滋养出的别具一格的风度,只属于那个年代。那些先生们,是一群儒雅的学士,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涵养,一种高贵的气质!而那种气质是使人向往且迷醉的。那些远去的大师,终将化为一缕清风,无声无息。那是一股清流,一股民国清流!

摊开《南渡北归》。看那些大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西南之地,保留中华的文化之种。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刻画民族精神的正面。他们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何以汇集如此之多的卓尔不群的先生们。正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一个民族的底蕴全部体现在文化上,唯有精神富有的民族,才不至于行尸走肉。征服一个民族,难的就是拥有傲骨的民族精神。中华凝聚力,强于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举国之力,保家卫国,武死社稷,文挥江山。

渊博的学识下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是傲骨的民族精神。敢为人先,力排众议,需要何等的勇气和魄力。最先扛起旗帜的人,也许就是那个最容易收到伤害,和最容易倒下的人。历史的转机,往往就在就在一个瞬间,一个决定,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

晋人,宋人,明人之南渡,未能北归,哀其不幸,且是古华夏之内事;今联大之南渡,乃近代国际分界线下。在这条疆界之外,中国丧失的主要是封建相对主权。在这条疆界之内,中国获得的则是近代绝对主权。自此,此刻北归之意义足以彪炳千古。

于是西南联大的纪念碑文才会写得如此慷慨激昂:

痛南渡,辞宫阙。驻衡阳,又离别。

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

抵绝徼,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

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

见仇寇,如烟灭。赵朔北,迄南越。

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

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

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

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

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南渡——南渡南渡,争渡争渡,文化的种子,惊起一派民族气节!

北归——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限江山,一别,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离别——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一个永远尊重知识,注重文化的民族或者国家,必将生生不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