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君《母亲进城三步曲》
母亲进城三步曲
母亲出生于农村,生活在农村,年老以后被我们接进了县城,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十几年,一直到她慢慢地老去,魂归故里。其实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适应城里的生活,她进城的过程可谓经历了“三步曲”。
第一步是母亲进城的启蒙阶段。87年,我到济南上学的时候,父亲正好那一年去逝了,母亲一个人生活在农村的老家里,地里的农活,家里的家务,全是母亲一个人打理。
有一天,我写了一封信给母亲,报告了我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让母亲不用挂心,然后劝慰母亲说:“我毕业以后,一定要到城里工作,到时候也把你接出来享福。”但母亲接信以后并没有回信,我知道母亲不识字,不回信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年寒假,我回到老家,母亲提到这封信的时候,对我说:“你以后再写信不要说进城那些话,我又不识字,还得找别人念信,他们听了会说你太狂。”我知道,母亲对进城几乎没什么概念,在她的印象中,进城是很遥不可及的事情。既然实现不了,为什么要提前说出来呢?
89年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偏远的乡镇法庭工作,母亲进城的希望被搁置起来。91年我结了婚,从县城里租了一间平房安了家。母亲仍然生活在老家,尽管她每天踮着那双小脚跑来跑去,但她放不下地里的农活,事事都要亲自安排。我和妻子每逢周日就回家去帮忙,其实主要还是去看望母亲,因为那时她已过六十岁了。
日子在平平淡淡中慢慢地度过,我和妻子每年都把母亲接到县城来住几天,特别是让她感受一下元宵节浓烈的过节气氛。可不几天,母亲就吵着要回家了,她说地里有活要干。
第二步是母亲的初步适应阶段。95年,女儿出世了,我让母亲到县城来带孩子,这次她没有反对。在农村,母亲是个十分干净能干的老太太,但到了县城以后,她的一些育儿理念确实跟县城里有些不同,所以有时她感觉无所适从。母亲一个人在农村住着一个大院子,到了县城,突然住进那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她当然会感觉十分的不舒服。正是由于这些种种原因,母亲的心一直没在县城里,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她时时盘算着自己在乡下的那个家里的一切。
后来,老家有事,孩子由岳母帮我照顾,母亲就回了老家。
第三步是母亲住城的阶段。母亲生活在乡下,我们一家三口每逢周日就回去。不知不觉中,母亲一年一年地老去。有一次回老家,母亲说起,前几日有一天起夜的时候,忽然没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地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和妻子感觉到母亲老得已经不能让人放心了,她必须要有人照顾。于是我们商量让母亲随我们到县城生活。母亲坚持说:“我还没事,我走了地里怎么办?”那一次姐姐也去了,她生气地说:“你有事就晚了,地里那点事算什么?”我和妻子强行将地转给了别人,母亲只好随我们进城。母亲离家的时候,看了一眼又一眼,我知道她对这个家很有感情,她也肯定知道这次离开以后,想要再回来已是不可能了,但她仍执拗地说:“我去住几天,不行再回来。”
那个时候,我们的住房有了极大的改善,分得了三居一室,母亲的心算是较以前稳定了许多。老家不断有人来,每逢这时,母亲总喜欢打听邻居的一此事情,发一些感慨。有时和我聊天,还会说起以前发生过的许多事情,甚至有谁帮助过我们家,她都说得一一清二楚。
从那以后,母亲很少有机会回老家,最后一次回去是2013年春节过后。2012年我和妻子把老家的大门进行了翻修,院子里的地面进行了整理,母亲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时也问我们到了什么情况。我们知道母亲很想知道现在这处老宅变成了什么样子,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于是开车带她回了一趟老家。有几个亲戚那天去我们家,围在母亲身边热热闹闹地聊天,母亲一直笑得哈不拢嘴。嘴里一直在说:“他们把家弄成这样,我放心。”没想到,那竟是母亲最后一次回到老家。等到再回老家的时候,只能是魂归故里了。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对于我来说,也是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