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童年(二)‖文/沈会苓
快乐的童年(二)
在我幼小的童年记忆里,除了希望能吃到好的东西之外,那就是快乐的玩了。
初春,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鸟儿还在枝头婉转鸣唱,勤快的大人们就已经集合好,开完会,下地干活了。
老东门外的小路上,叽叽喳喳的走来了一群孩子,围着一辆破旧的洋车子,(那时候都这么叫)一边走一边在争吵。当然了,我们家的车子(是爸爸花20块钱买的老宋大爷家的),我们姐妹几个做主,先让三姐大红学车子,其他人都靠边站。于是,我和四姐二白就开始给车后坐子绑上一根木棍子。刚绑完,心急的催促三姐快上车——开练。其余的小孩子们都靠两边站好光看着,主要是怕不会,再碰着谁就麻烦了!
我和四姐一边一个扶着棍子,三姐小心的歪着身子陶退上了洋车,费劲的蹬起来,我和四姐也跟着一下一歪,一下一歪的跑着,不会,车子也不走正道,在后边看的忍不住开始喊,加油!加油!也有大点的给出主意:“大红,你使劲蹬快点!就不歪”。“大红,看前面,别低头看脚就不歪”……小伙伴们大声喊着,三姐开始使劲的蹬起来,我和四姐却累的气喘咻咻,还跟不上趟。比我大好几岁的爱莲提议,说我小,她替我来扶棍子,于是,我就把这“美差”让给了她。她比我高一头,还有劲,因为眼有毛病,我们私底下都叫她“格愣眼”。在来来回回的七八趟骑行中,三姐摸准了规律、眼向前看,脚要使劲,手扶车把要灵活,才能早学会。终于,可以自己来回的骑车了,把她的心得和一些小经验一说完,四姐就开始跃跃欲试了。那时的四姐爱美,不太爱吃饭,虽说是双胞胎,可她太瘦,没力气。,是三姐和于焕她俩帮着扶的车,她学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学会。等我们这些小萝卜头想学时,爱莲却说,我帮大红二白的忙最多,要学,也轮不到你们,让我先学。于是,她抢过车子,叫我和于五给她扶着,结果,我俩跟不上她的趟,她自己就骑远了,由于骑的太快,停不下来,一头骑进了路边的小水沟里,扑腾的车和她身上净稀泥。可把我们这帮没捞着学车的小萝卜头笑坏了,一个个拍着屁股,那个乐吆!是三姐和于焕她俩费了好大劲才把爱莲和洋车拉上来的,推着泥车去小桥下冲洗干净,才敢回家。爱莲学车也成了我们饭桌上的一撮佐料!
在春天悄悄溜走,麦黄杏熟时,我们这帮孩子才都用我家的那辆破旧洋车学会了骑车。
送走了追蜂赶蝶的快乐春天,又迎来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天!一到雨季,小河里就涨水,北大坑里的荷花就开的更加绚丽多姿,荷叶田田,随风摇曳,一个个珍珠轻快的滚落在荷塘里,泛起一圈圈涟漪!微风徐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荷叶频频颔首。只引的人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采一颗,种在自家院首,独自欣赏,独自拥有这片美好。我深信:和我小时候一样心境的不只我一个吧!
等水势小些,荷花开过,小哥哥,和在河边住的小江哥就卸下他家的闸板,两人骑在上面,用一个木棍撑着划进了莲蓬多的深处,留下一道水路,大声叮嘱我在岸上等着,不要下水。一想到有香甜清脆的莲蓬吃,我的口水都馋的流了出来!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光景,两个小哥哥一个怀抱莲蓬,一个用力撑着闸板,满载而归了。此时此景,在我幼小的脑海中就刻下了深深的印象。到了上小学二年级学习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时,感觉那时的景象特别的美,是我一生中的烙印了。吃着香甜的莲蓬,顶着碧绿的荷叶小伞,欢快的随小哥哥拿着平分得来的莲蓬一起回家了……回到家又少不了听到母亲的训斥“河水那么什深,淹着咋办啊,你们这不是找事啊,下次再敢下河你们就等着那顿揍吧。”
老家东边就是少岱山,南面是高高的原始土堆崖头,崖头上长满了酸枣树,春来时开满了小小的白花,引来很多嘤嘤嗡嗡的蜜蜂采蜜。经过一夏天的成长,到了秋天满崖头上挂满了红红的酸枣子,特别馋人。我最喜欢的就是放学后去崖头摘酸枣子解馋,红红的酸枣丢两颗放在嘴里嘎嘣酸甜,在崖头边有一棵很特别的酸枣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的酸枣子特别大,,我顾不得扎人的刺是否刮破我的衣服手臂,慢慢来到那棵特别的酸枣树旁,用小棍别过来,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完全忘记了是在崖边和周围的一切,正得意的摘着,枝子一下就在我的手中弹了回去,正好碰到另一棵上,“嗡”的一声,又黑又大的马蜂向我袭来,我也顾不得扎人的刺,脚下的乱枝,一路狂奔回家,可也没躲过马蜂的袭击,一路追到了我的家,我大声的哭喊:“妈妈快来救我…”当我跑回家时,妈妈看到我门头上,脸上,肩上都被马蜂蛰的大大小小疙瘩,心疼的骂道:“再叫你嘴馋,还去摘吗?”这时可乐坏了在学校教学回来的二哥说:“妈你看你老五都成了小怪物了哈哈哈哈哈哈。”妈妈嗔怪到:“去去去,你不心疼你妹妹还看她笑话,没个哥哥样,真是的!”妈妈慌里慌张在姥姥家找来姥姥的烟袋杆中的烟油子,为我涂抹的就像个小黑包公似的,一点都不好看,我哭着说:“不抹不抹!”妈妈说:“不抹那就疼着吧!”记得得有好几天疙瘩才消下去,才敢洗脸去上学,。
时光如梭,转眼来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小时候最盼望的还是过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年货了,今儿集上买点蓝斜纹小花布,好准备过年穿的新衣服。明儿集上买点过年的大葱,姜,蒜,大料什么的。我们小孩子就最爱东阿大集上卖翻花的滴滴筋 ,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一到两个翻花,一拍一抖就能变出许多花样来,剩下的就买滴滴筋了。男孩子们则喜欢往鞭炮市里钻,看卖炮仗的介绍着自家的炮仗,有五十响的,一百响的,什么二踢脚,雷子,说的嘴上吐沫星子乱飞,嘴上白沫一圈,买的人你来五挂,我来十挂,办下迎接新年的年货。东阿镇一六大集,集集人多的脚不沾地,真是热闹非凡,买的年货琳琅满目无所不有。人们带着希望来,带着满意归,钱包子瘪了,脸上的笑容满了。
年近了,大人们忙着蒸馒头炸年糕,而我是家中最小的也是最闲的一个,等母亲忙完一切,我就会缠着她为我扎上一个花灯。母亲手巧,会剪纸会画画会扎红灯笼,虽然她一天学都没上过,但却很是精通,堂屋的山墙是母亲用一个晚上画的小老鼠上葡萄架,惟妙惟肖小老鼠们偷吃的神态可爱极了。家里虽穷,可母亲却把我们的日子过成了诗一般的生活,准备好剪纸剩下的边角料,我在年集上买的皱纹纸和一把自种的高粱杆子,在母亲的精工细作下,一个漂亮的长明花灯就做好了。
大年三十晚上,挂在堂屋的正中央,我们一家十一口人坐在花灯下,吃着年夜饭,拉着家常,守夜到十二点,放完迎接新年的鞭炮,打着自己做的小灯笼,随着父亲去少岱山顶看万家灯火,那样的日子真美好,可我们再也回不到那快乐的童年了。
作者简介:沈会苓,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人,业余写作爱好者,曾在东阿文艺发表过作品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