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中的陕西方言
电视连续剧《装台》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颇受观众欢迎,引来一片赞声。《装台》由陕西作家陈彦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并被评为“2015中国好书”,位居“201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榜首。
小说是围绕西安一批装台人展开的,描述了他们生活、劳作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电视连续剧导演李少飞来自陕西,主角由陕西影星张嘉译(饰刁顺子)和闫妮(饰蔡素芬)担当,还有尤勇(饰刁大军)、孙浩(饰铁扣)、姬他(饰演大雀儿)、姜冠南(饰二代)、郭文岗(饰墩墩)等诸多陕西籍演员参演。加之电视连续剧是在西安拍摄的,西安的街景、陕西特色小吃……剧中有太多的陕西元素,其中陕西方言则是特别能表现陕西风土人情的一个主要元素。
“装台”这个词本身可能就是陕西方言,“装”有安装、装配的意思。“装台”是指剧团演出中搭建、拆卸舞台,搬运并安装布景、道具、音响和灯光设备等,甚至延伸到操作灯光、道具配合演出等工作。比起外地有的称为舞台搭建、舞美搭建等来得简捷而恰当。搞装台工作的人则被称为“装台人”。过去说“搭台唱戏”,“装台”是由“搭台”发展而来的,大致相当于现在正规舞台美术(简称“舞美”)工作中技术含量较低而比较耗费体力的部分。陕西方言有关中、陕南、陕北方言之分,关中流行的方言有西安、咸阳、宝鸡与渭南方言之别,即使西安的方言各区县也有差别。剧中一些演员说的也并非陕西话,而是一般称之为“陕普”的西安口音普通话,并夹杂不少有特色的方言词语,以前号称方言版的“白鹿原”的电视连续剧也是如此。下面,选择一些剧中人物使用的有代表性并富于表现陕西地方特色的词语,进行解释和分享。
陕西方言读音piàn,意为一起说话、谈论、聊天,有时带贬意,有吹牛、胡说、乱侃的意思:吃吃~~|~的美|~的热火|没事~一会儿|这人能~的很|~闲传(hánchuán)(说闲话,拉家常)|胡~啥呢?|胡吃乱~。
陕西方言读音niánchuǎn,也有读yáncuhan。意为说话,告诉:甭(bǎo)~|有事~一下(hǎ)|要喝水你~|你啥时送礼,给我~,我朝大伙儿凑!(柳青《创业史》)“批扞(pīhàn)”原义为抨击:“谮慝(zèntè)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墨子·修身》)“批捍之言,我心不快。”(汉·焦赣《易林·睽之贲》)
陕西方言读音pǐgǎn或pígǎn,引申为多嘴,话多,寻(xín)是非;经常用于对方说了不该说的话,不合时宜的话,用以呵斥对方。例如:就你~|少~|甭(bǎo)~|~啥呢|这人~的很。
本义为咬,陕西方言引申意为吃、大吃。如:美美~一顿|~一碗羊肉泡|大嘴~西安(美食)。
5.蕞(zuì)(也用“碎”suì)
陕西方言读音suī,意为小,如:~娃|~女子|~个子|~~个事。
陕西方言读音guǎ,意为傻、不明事理,如:~娃|~~子|~货|~㞞(sóng)|这人~的很|~眉失眼。
原用于文言文,本义为美、好:~的很|~扎咧|~的太|人~着呢。
陕西方言意为骂,如:胡~啥呢|把他~一顿|你咋~人呢|甭(bǎo)~人。陕西方言读音为wǎi,有时用“歪”,引申为厉害,凶。如:你~啥呢|这人~的很|你甭(bǎo)~么。
陕西方言引申义指:1)讥笑、斥责人软弱无能、草包:你~不顶|认~|装~。2)骂人:瓜~|闷~|~娃|~人|瞎(hǎ)~|~货。陕西方言借用,读音hǎ,也有注音为“哈”,意为坏:~人|~㞞(sóng)|~心眼|~好都是你的娃|这人~的很|你办的~~事(si)。
陕西方言读音xín,意为找:~人|甭(bǎo)~事|你~啥呢|~见没有?陕西方言读音zhàn,意为平展;舒展:这地方宽~|睡不~|睡的~活。陕西方言读音xīfa,意为仔细、认真:这活干的~|这是个~人。陕西方言读音cíchuí,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反应迟钝:你个~。陕西方言读音címǎērlēng,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的样子:这人咋~的|你~地站着干啥呢?陕西方言读音sǎngniàn,意为没出息、丢人现眼:看你这~的样子|这人真~。陕西方言读音mádǎ,意为问题,麻烦;引起事端:没~|出~咧|~的很。
陕西方言读音shǐtǎ,意为坏了,失败了:把人累~咧|把事情办~咧|弄~咧。陕西方言读音xíxíér,形容程度之大、高,表示受不住了:把人累的~的|忙的~的|饿的~的。
陕西方言读音mūnǎng,形容迟缓、磨叽:你~啥呢|你这人~的很|甭(bǎo)~咧。陕西方言读音sá,意为头,脑袋:光~|~上有个疤|咥一碗老鸹(làowǎ)~(指一种类似拨鱼儿的面食)陕西方言读音duí,意为撞、碰:车把人~咧|俩车~一块了|甭(bǎo)~人么|你~他一下。(注:电视剧字幕用“㨃”,《汉语大字典》中“㨃”音义为①duǐ,排。②chéng,撞。似不宜。《关中方言大词典》中,人或物碰撞时用“㢂”或“磓”;以语言冲撞对方时用
。《汉语大字典》释“㢂”:①yǎn,险峻;大土山。②tuí,屋上倾下。③duī,击物。《陕西方言大词典》用“磓”。综合比较,用“磓”较好。)
刍议
方言一般是指某个地域范围使用的地方性语言,也称家乡话、土话等。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它传承千百年,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丰富的包容性,才能充分显示方言的特殊魅力。大力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合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并不是要全面取代、消灭方言。陕西方言是我国现代汉语方言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中北方方言里极为重要的一种。陕西作为周、秦、汉、唐发祥之地,地方语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范围辐射到与陕西接壤的甘肃、山西、河南的一些地区,而且其中不少字词发音和含意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源头。保护方言像保护秦腔等地方戏种一样,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推广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初始各地的普通话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带本地腔、本地音的所谓“醋溜普通话”,这并不奇怪,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但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交流融合,大家的普通话发音会日趋标准、统一。所以,“醋溜普通话”是一个不得已且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促进这一进程,不能宣传、认同甚至延长这一进程。
因此,在教学、广播、影视等活动中,除特殊需要表现个性特点或插科打诨开玩笑外,应该弄清方言就是方言,普通话就是普通话,不能有意让所谓的“陕普”大行其道,充斥社会。为了保留方言的魅力(同时也顾及了少数边远地区的需要),不少地方广播电台都设有方言频道,这时的播音员尤其应重视这一点。影视节目制作中,除了为突出表现个别人物、情节等需要外,应该是普通话就是普通话,方言就是方言。现在有些影视剧号称陕西方言版,其实主要人物说的就是“陕普”,甚至是普通话中稍微夹杂点陕西方言词语,结果陕西人觉得不过瘾,外地人还以为这就是陕西话,和普通话差不多么。这有点不伦不类,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一点我觉得过去的电影《抓壮丁》就处理得很好,主要人物说的就是地道的四川话,间或夹杂一半句“醋溜普通话”,充分表达了人物性格特点,不断爆出笑点,引人入胜。如果主要演员都改说“醋溜普通话”,那外地人会傻傻地认为这就是四川话,岂不是遭蹋了四川方言。所以,建议在有关的陕西地方影视、广播中不宜大量充斥“陕普”,在需要用方言时最好用传统的方言,以利于充分展示陕西的特色,宣传陕西的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