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哲学的终结

奥义书的含义是吠陀的最后部分,或吠陀的最高意义,它是吠陀哲学的总结和发展。后世称之为“吠檀多(vedanta)”,意为“吠陀的终结”。由于吠陀哲学是“是”的形而上学,因此,“吠陀的终结”明显含有“形而上学的终结”之义。但为什么古印度哲学会出现哲学的终结?笔者认为,这应是前期关于“梵是什么”和“梵不是什么”的认识方式,在这一阶段受到了怀疑。因为,不管梵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最终都使梵成为了“什么”。因此,这一追问方式往往使人们的思维产生了盲区和陷阱。人们便认识到梵既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的概念体系,也不是一种求真的知识体系,也无法像一般的知识技能那样传授。也即梵不可以通过认识论的方式来认识。哲学要走上一条科学的道路,就必须放弃思辨的形而上学。据此,奥义书哲学家便终结了认识论哲学。但哲学的终结不是没落、消亡,而是一种完成了其最后可能性的终点,是哲学的完成,即思辨形而上学的完成。

奥义书的梵文是Upanisad,由动词词根sad加上前缀upa和ni组成,蕴含有“秘传”的意思。一般认为,其原意为“坐在某人身旁”,意为“师徒对坐传授知识”,所以,奥义书也译为“近坐书”。这个词本无“奥义”之意,但被引申为“传授秘密知识”,故称“奥义”。但它经常强调这种奥义不能传给“非儿子或非弟子”。笔者认为,其梵文中的动词词根“sad”是与“是”有关的词根,而“坐在某人身旁”之义也许应为“坐在‘是’的近旁”,即“接近‘是’的知识”之意。据此,奥义书应意味着有关“是”的一切论述只是“是”的第二义,而不是真正的“是”。

但不是说“是”就不可以认识,奥义书又追问如何认识这个“是”?因为“是”来自于思想,因此,认识“是”也只能通过思想。奥义书便提出了追问“是”的新方法:思。思即悟、观、照、觉,也就以最纯粹的思维去获取对“是”的洞察,即对“是”的直觉。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思想并不创造“是”,人们只是在沉默中体验到“是”,通过思“是”,使人们认识到“是”是什么。由于这一认识方法与胡塞尔提倡现象学意义上的“看”―本质直观相同。据此应意味着奥义书已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追问“是”。或者说,奥义书已开始构造一门无理论的、无形而上学的科学,即现象学,而这一对“是”的新洞见应意味着奥义书哲学的转型。

因为,悟、观、照、觉等是一种理性直觉,它使“是”深植于生活实践中并从实践中获得理解和说明,使“是”论的一切问题都成为实践问题。由此,悟、观、照、觉等便具有了认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界线也随之消失,本体论被归化为一种方法论,并使认识论本体论化。奥义书哲学便出现了实践的形而上学。

由于奥义书哲学认为梵不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而是一种确定性但又不是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奥义书哲学家为了把握这个不可言说的梵,便寻找了一个既是“是”,又是是者的特殊是者,并将“是”论的研究回溯到这个是者身上,通过对这个特殊是者的现象学描述,使“是”的意义从遮蔽中绽露出来,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是”论方法。在婆罗门教中,因为,梵是以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的概念,而“婆罗门”一词是梵的音译。当梵被称为婆罗门时便是一个是者,而梵也是“是”。婆罗门便成为了梵的一种外在表现,而不是独立于梵的另一种存在。或者说,婆罗门就是“生活”于梵中,只为了梵而存在的是者。因此,婆罗门既是“是”,也是是者,但它能意识到“是”。明显地,婆罗门这样的一个是者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是(dasein)。再有,婆罗门教中有许多其他词汇,如薄伽梵、有德等,本是婆罗门教对长者的尊称。但这些词汇本身也可以不表示一种现成的存在,也即不是表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也即这些长者既是是者,又能够通达“是”,是能意识到“是”的是者,它们也都是此是。由此,奥义书开创了从此是通向“是”的哲学探索活动,即现象学――存在主义方法。

此是的提出,使奥义书哲学在是者中追求“是”,也即向内求“是”成为可能,而改变了以往哲学向外求“是”而导致了“是”与是者各各相的局面。因为,作为是者的此是包含着“是”,“是”与是者就不是各各相。但也许在这一哲学活动过程中,人们逐渐忘记了“是”,并把此是神化为神,并把哲学推回到原始神话宗教式的诗的思想方式上去,由此哲学成为了神学。

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把直觉主义认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和历史上的一切哲学体系对立起来,声称只有在纯直观内的一种关于本质的学说,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方法,是哲学听上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革命。据此推测,古印度的第四个贤劫应指现象学运动。

从上述可见,由雅利安人创造的吠陀哲学,经过古印度本土民族经过一千多年的消化吸收,已发展成为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稳定的逻辑结构的形而上学,显示了古印度哲学已发展到了一个圆满完善的阶段。因为,任何哲学,其理论体系的完善,便意味着超越的淡化;其逻辑结构的稳定,就预示着创造的式微。因此,哲学体系完善之时,也便是转型之时。所以,在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发生了一场强有力的思想运动,佛教哲学就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出现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