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同仁“要”掌声(13)
敢于挑战自我,才能成就梦想
中午在网友水木清华的QQ空间,偶然读到《不成功也要成长》这篇美文,眼前很是一亮。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
某日,一只龙虾和另一只寄居蟹在海底相遇了,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竟然露出自己满身娇嫩的虾肉。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是呀,这个“超越自我的龙虾”是用自己的现身说法告诉我们:要想超越自我目前的现状,就不要划地为牢,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改变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这不正好契合我目前的现状?也正好反映了我自己目前的工作处境——由学校管理瞬间又过渡到学科教学!
回想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无不充满着荆棘与传奇。八九年动荡期间毕业回乡,在一所偏僻的山区中学里一干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是我人生奠基的黄金时段,成就了连续中考6年全县农村初中政治学科第一的辉煌,上演了23岁就当上“全县最年轻的教导主任”的传奇,登上了《光明日报》“教坛新一代”专栏,回到母校河海大学为大学生做“苦与乐”讲演。
两千年,因“破格”选调进程的我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七年间,我完成了先做班主任,再做备课组长、教研副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年级主任、教务副主任、教科室主任的诸多角色转变。2008年8月,挑战再一次压在我的面前:调往集团公司任人力资源部部长,一年后又兼任集团办公室主任,并成为集团改革后首任综合部部长,人生的履历再次转换。
正当很多人为我能够跳出教师之门而慨叹之时,我又做出辞去综合部部长的决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我深爱的教学岗位,成为了学校的副校长、分管学生管理的副总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总校长。我庆幸,岗位的改变,没有改变我对教育理想追求的改变。
2010—2013,注定是不平凡的四年。成为市333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评上市333工程首批名师,当选江苏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四期培养对象,还当上了赣榆县首批名师工作室和赣榆外国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三年中,省教育规划课题高标准结题并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候选对象之一,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9篇,为省市县许多学校开设讲座11场,撰写教育博客多达1200多篇,博客浏览量接近50万。
2013年8月1日,我又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智贤中学校长(原赣榆外国语高级中学)位置。说实在的,我心中没有底。因为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初中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可以说对高中的教学与管理真是一穷二白,怎么办?是退缩还是挑战?在经过短暂的(老板也不容我长思考)思考之后,毅然答应接受挑战。或许这就是“不成功也要成长”的具体体现吧。
2013年8月23日,执掌智贤中学“帅印”仅仅22天,我就迎来了连云港市破天荒出现的第一次四星“破格”验收,学校还是一片狼藉,所有建设还没有到位,图书馆、实验室均是空空如也。但我和我的战友们迎接省评估院验收组专家那股勇气至今让我无法忘怀。当评估组长李志成校长在反馈会上如是说:“智贤中学取得的办学成绩令我们钦佩,只是因为运动场还没有达标,因此破格无法实现,但我们坚信:2014年你们一定会顺利晋升四星级高中!”失望的同时,我心中更多的是希望,希望2014年早早到来,希望智贤中学四星创建早日实现。
从2013年9月1日到2014年11月23日,是我和我的战友“战天斗地”的光辉岁月。从此,创建四星成了我天天的梦想,追求卓越成了我时时的追求。苦战430个日日夜夜,成功“瘦身”18斤,终于在2014年11月24-26日高标准通过现场验收、创造出江苏省所有学校中创办七年、从没有星到四星的创建神话。
2014年到2016年,也是我教学、管理收获丰硕的三年。学校连获连云港市高中特色教学奖;成人礼、毕业礼均获全市第一名;篮球、足球双获全区冠军;本科上线人数连年攀升;生源质量持续改善;“教书启智育人达贤”办学理念上了省市县电视台、并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基础教育参考杂志进行专题报道;个人也顺利晋升正高级教师,成功入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破格晋升正高级三级岗位,成为赣榆区教育系统第一人。
就在很多人认为我还会在智贤中学大干一场之时,2016年9月27日,我又一次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辞去校长,离开学校,到区教研室做起了普通的教研一兵——中学政治教研员,开始了我钟爱的教研员生涯!此后一年中,我将我过去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进行归纳汇总,几经修改与校正,终于于2017年8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30万字的教育专著《我向学生“要”掌声》,又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大心愿。
时至今日,我每天奔波在全区各个学校之间,每次在听完课后都与同仁们进行坦诚交流,而且心情舒畅,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