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8年冬,掌舵大汉帝国长达54年的...

公元前88年冬,掌舵大汉帝国长达54年的汉武帝终于到了灯枯油竭的时候。他把《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 》拿给霍光看, 神色凝重地问:“此画的深意,你知否?”霍光何等聪明,一见此画,便猜到了汉武帝托孤的意图。但霍光不敢说实话,他压制着内心的澎湃,挠着头,一脸懵逼地答道:“臣愚昧,未能看懂,请陛下明示!”

伺候在汉武帝身边这么多年,霍光非常清楚窥破天机有多危险。恩威难测、生性多疑的汉武帝刚处死了钩弋夫人,这让一贯小心谨慎的霍光更加战战兢兢。实际上,霍光已料到汉武帝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汉武帝自己不主动说出来,他不敢多言一句!

显然汉武帝对霍光的回答很满意。他需要臣子足够忠诚,但又不希望臣子过分聪明。在他眼里,霍光就属于既忠诚又老实的人,是托孤的最佳人选。汉武帝把刘弗陵叫到跟前,对霍光说:“我把大汉江山和弗陵托付给你,你就是周公,他就是成王。”

霍光不敢再装,猛地一下跪在地上,失声痛哭道:“臣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厚爱,许我这千钧重担,臣万死也报答不了这份厚恩呀!”

“起来吧!你在我左右二十多年,未曾犯下一次过错,可见你恭谨持重,是可以托付之人。望你尽心竭力,辅佐幼主,匡正朝纲,兴我汉室。我御极五十多年,建了一些功业,也犯了一些过错。我杀伐过度,劳民过苦,但总算给子孙后代留了一个太平盛世。你辅政时,当督导弗陵做一个仁义之君!”汉武帝说话的语气从未如此温和。随后,汉武帝下诏封霍光为大将军、大司马。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生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尽头也终归悲凉无助,再煊赫壮阔的江山,也只能无奈地交由旁人看护。一个月后,即公元前87年春,汉武帝在五柞宫去世。他留下了两道遗诏,一道以霍光为首,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幼帝。另一道遗诏则是赦免刘病已,将其收养于掖庭,报宗正列入宗籍。

不得不说,汉武帝的思虑极其周全,政治智慧极其高超。他让四人联合辅政,既可发挥四人所长,又能形成有效牵制,既可让朝政有序推进,又能防止皇权旁落。事实也确实如此,汉昭帝继位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迅速稳定局势,积极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使得大汉王朝继文景之治后又出现了盛世的局面。而汉武帝赦免刘病已,则在冥冥中顺应了天意。

霍光的能力不容置疑,霍光的忠诚也苍天可鉴。霍光若有不臣之心,不管在昭帝时期,还是在宣帝时期,他都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取而代之。但要说一点私心都没有,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即使圣贤也做不到大权在握又天地无私。除了能力和忠诚,霍光还有一个他人莫及的优势,就是他的女儿多,而且个个花容月貌。霍光的大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霍光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金日磾的次子金赏。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霍成君,还一度成了汉宣帝的皇后。

一年后,金日磾去世,剩下的三位顾命大臣,在辅政之初应该还是非常团结。然而这种和谐的局面,仅维持了四年便开始瓦解。公元前83年,汉昭帝年满十二岁,众臣商议为汉昭帝选立皇后。上官桀打算让年仅六岁的孙女入主后宫,虽然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但霍光不满女婿上官安广结朋党、日益骄纵的行径,于是强烈反对。但上官安却通过求助鄂邑公主的情夫丁外人,成功说服了鄂邑公主。鄂邑公主是汉昭帝唯一在世的姐姐,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着汉昭帝。因此从小缺失母爱的汉昭帝对鄂邑公主感情极为深厚。有了鄂邑公主的支持,上官安如愿地将女儿送上了皇后之位。

得势后的上官桀风头一度盖过霍光。为了回报鄂邑公主,上官桀想将丁外人封侯,被霍光以“无功不封侯”为由驳回。另外,霍光又多次阻止给上官家族成员封官,两家因而结怨,仇恨日深。鄂邑公主也对霍光恨之入骨。两年后,他们两家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而随着汉昭帝渐渐长大,他也开始对上官桀上官安父子骄纵蛮横的行为日益不满。

公元前81年,上官桀唆使燕王刘旦上书汉昭帝,控告霍光擅权谋反。汉昭帝虽然年少,却有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他觉得诸侯王干预朝政,应是叛乱的前兆。因此,他对霍光的忠诚更是深信不疑。在朝堂上,汉昭帝对众臣说道:“大将军是忠臣,受先帝顾命辅佐朕。再有诋毁者,就按死罪处理。”

于是上官桀联合燕王、桑弘羊等人,预谋发动政变。上官桀计划由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然后埋伏刀斧手直接将霍光杀掉,废除汉昭帝。然而这一计划被鄂邑公主的门下告发。汉昭帝和霍光决定先发制人,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统统逮捕诛杀,燕王刘旦也自杀身亡。

上官桀和桑弘羊死后,汉武帝留下的四名顾命大臣仅剩霍光一人,霍光从此大权独揽。虽然他依然忠心地辅佐着汉昭帝,但他的家人却开始躁动起来,这也为霍氏家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没有制衡的权力是危险的。当政敌一个一个倒下时,头脑再清醒的政治人物都会喜不自禁。而当环顾四周再无敌手时,更没人会料到下一个倒下的人就是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