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叫好与叫座
小而美,很多创作者一开始就隐约觉得自己的东西注定小众。这没什么不对,但相比而言,做大众喜爱的作品是最难的。
小众多容易啊,随便定位好一个人群,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定位,你就按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你想不小众都很难。
我们就说电影好了。有些电影,大家说好,然而票房并不理想。相反,有些人们口中的烂电影却卖得一塌糊涂。“有品位”的人很着急,觉得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人们都太没见过世面了。创作者很沮丧,动不动就说我们要找到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好像真存在一条直线,一端商业另一端艺术,刚好取中间点。
我认为这种商业和艺术的划分原本就不应该。如果是这样,它们就是矛盾的。一种作品不应该在商业和艺术上非此即彼。简单说,受欢迎和不受欢迎。
如果把创作当成一门生意,那么销售业绩就是唯一的标准。对一种不理想的业绩,可以有多种解释,认为消费者的审美尚未赶上来,这个市场就这样,身处市场的卖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也可以任性,不图良性的资金回报和后续,只图自己爽。没问题,自己掏钱。因此,如果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自己,不管是为了让世人见识一种表达,塑造自己的某种能力,或仅仅就是取悦自己,那么就无所谓了。我认为后者这种情况只能归类到消费行为。尽管有不少人拿着投资人的钱,披着生产的外衣在消费。
还有一个办法,如果觉得现有的市场上的人对自己的作品无感,品味不够,还可以去地球以外的地方寻找懂自己的人。
东西出来之前,很难预料,甚至总是在意料之外。但屡屡如此,市场很无情,不作调整就可能彻底玩不下去。这就是商业能力的问题了。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也可以从更大的视野上归咎于是没赶上更好的时机。但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商业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不是为了钱的生产创作是最可怕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自己掏钱,就当是满足自己,无可厚非,一场大型消费。但若是一门生意,就是对投资人的不负责任。
对一个企业而言,盈利是最大的道德。扯别的都没用。这种只看结果的残酷无情,恰恰是在推动了整个社会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对稀缺资源的选择。没有利润,意味着错误手段,意味着浪费了资源。市场会给立竿见影的教训,让资源用到更合适的地方去。一个社会的繁荣发展就是这么来的 。
现在人群的喜好细分得越来越厉害,这对所有的商家都是挑战。每个人的积累、知识结构、眼界各不相同,导致的偏好也五花八门。我经常也理解不了一些很火的作品,但将其作为一种“既定事实”来看,接受这样一种现象。心态会好很多。
谁是电影市场里心态最差的那批人呢?往往是不那么职业的圈内人士,可能是个影评人,也可能是个内心憋屈的没写出过任何受欢迎的作品的编剧,还有三四流的导演。当然,他们本人想必是觉得市场环境太恶劣,能读懂自己作品牛逼的人太少。如同我前面的建议,市场就这样,委屈的话可以去地球以外地方试试。
还有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人们去电影院并不是去看你理解的那种优秀电影。人们可能仅仅为了掏钱支持自己的偶像,什么电影?放个幻灯片都无所谓。否则们也不至于有这么高的市场价,贵得合情合理。电影早就不是单纯的“作品”,是一个包含了巨多元素的商品。所以,能以“作品”本身优秀脱颖而出的电影,是真的厉害。这对创作者而言,除了金钱的回报,应该能收获更多成就感。并且,电影史上这类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是很多的。
如果说一部作品存在一条好坏的“金线”标准,至少也得让观众们看得足够多之后,才能有个对比,看出好坏。这需要一些时间。另外,既然这么人都觉得烂电影居然票房火爆,说明这里有巨大机会嘛,不开玩笑,你行你上。
当然了,抱怨的憋屈的不屑的声音在票房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真正阻碍着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广电总局。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