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章永海
从我孩童时开始记事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有一个专属于妈妈的物件——针线匾。是一个直径大约50公分左右深10公分左右的浅钵形状的柳条编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针线类物品的。我记得妈妈的针线匾里的物品有:剪刀,针(从桁被用的大针到绣花用的小针一应俱全),顶针,针锥,一根竹片做的尺子,各种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棉线和麻线,绣花线是夹在一本书里的,一卷一卷各种各样的布片——补衣服的备用补丁,各种各样的衣服钮扣,线砣,线砣有两种:棉线砣和麻线砣。棉线砣是木头做的,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蒜头,中间装一根比筷子细一些的竹制的约15公分长的杆子,杆子的顶端很细,还有一个小缺口,是专门用来捻棉线的。麻线砣是一根大约20公分长,直径约五、七公分粗的兽骨(可能是猪的大腿骨)中间装有一根有倒钩的约15公分高的细竹枝,专门用来捻纳鞋底的麻线用的。还有一本如杂志大小的书。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农村女人,针线匾里放这本书干什么?原来是用来夹放各色漂亮的绣花线和各种各样的鞋样、袜样、花样的!这三“样”,如今的中青年人可能不怎么知道它,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鞋样。那时候,全家人穿的鞋子都是妈妈做的,男女老少穿的鞋子大小型号都不同,需要把鞋底、鞋面用纸剪成鞋样,给谁做鞋,就把谁的鞋底样、鞋面样——又叫鞋帮样——找出来,把鞋底样蒙在预先糊好的布骨上,剪出一片一片同样大小的鞋底骨,叠放在一起,再蒙上一层布,就可以开始纳鞋底了。做鞋面(又叫鞋帮)有专门糊的鞋帮骨,比鞋底骨薄一些,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照纸样剪好鞋帮骨和一种专门用来做鞋的布——就叫鞋面布——粘到一起做出来的。粘好以后用鞋口条(那时候有专门卖鞋口条的,就是三公分左右宽的一种布条)把鞋口包一下——俗称叫沿鞋口——鞋面就做好了。把鞋面安到鞋底上去——叫上鞋子——可是一道挺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设备——木制的鞋楦,一般人家没有成套的男女老少齐备的鞋楦,女人们都是把纳好的鞋底和做好的鞋帮送给专门的手艺人——鞋匠去上。依稀记得当年的石桥街有几家鞋匠,其中一家矮子鞋匠似乎手艺最好,总是门庭若市,生意应接不暇,可惜姓什么记不得了。
在有农活的时候,田间休息时,男人们坐在田埂上抽烟、闲聊、侃大山。而女人们则赶忙拿出鞋底或袜底纳起来。下雨天实在无法下田干农活了,男人们往往搓搓绳子,修修犂耙等农具,或者出去找找三朋四友打打小牌下下棋,中午或者晚上还能聚在一起谈天话地喝两盅。而对于女人们来说可是做针线的好日子啊!除了做饭洗碗哄孩子,其余的时间全花在针线活上。大冬天农闲的时候则是女人们糊鞋骨纳鞋底的大好时光,一个冬闲下来起码要做个十几二十双鞋底,以备全年做新鞋所需。毫不谦虚地说,我的母亲就是那个时代众多农村女人中非常优秀的一位。她有一句口头禅,经常用来教育她的两个女儿:家人外面走一走,带着女人一双手。意思是说,家里人出门穿的是整洁干净还是破烂骯脏,就能看出女人是手巧能干还是笨手懒散。
大嫂进门不久,我就发现她也有自己的针线匾,和我母親的针线匾大小形状差不多,是去皮的白色柳条编的,因此看上去要新得多也漂亮得多。针线匾里的物品和我母亲的也大同小异,就不多说了。有一点必须讲一讲,当有空闲的时候,婆媳俩经常聚在一起,各自端出自己的针线匾一起做针线活。有时候晚上我要做作业,就点一盞有罩子的煤油灯,光亮比较好,我做作业,她们婆媳俩就和我共一张桌子做针线活,时不时地还会见到她俩头靠头嘀咕嘀咕地或议论或嚓呱,显得那么地和谐与无间。当然内容我是不会关心的。或许是在切搓针线技艺吧?谁知道呢!那个时代学生作业不多,我做好作业去洗脸睡觉了,她们还没有散呢!
作者简介
章永海,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淮安清江浦区人。196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期间曾任教初高中语文数学5年)。1978年起任淮安市永宁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退休后被聘任清河法院行风监督员,永宁小学、清河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5年因身体原因(耳聋)请辞。
▼▼▼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儿时琐忆(2)农家肥
儿时琐忆(1)粪窝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