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保底”的操作要领有三条

何捷

总是在台前上课,成为教研员后常在后排听课。坐在后排,首先想到的是“谁常坐在后排”?个子高、不讨人喜爱、学习成绩落后、犯纪律……你能想到的大多如此。后排自然是台前教师少见的,是学霸们无暇顾及的角落风光。

可如果班级授课制还有存在的价值,后排的儿童的学习状况就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佳衡量标准。且不论“有效”的功利化追求对教学的杀伤力量有多大,先和大家交流我在后排听课看到的:

老师在台上讲得起劲,后排早就神游千里;

同伴发言侃侃而谈,后排呆若木鸡,出工不出力;

整节课可以安坐,也可以自由行动;

……

课后,采访后排的儿童,得到如下的回答:

感觉无聊,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反正老师看不到我,我爱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被抓到;

最好让我动一动,否则很没意思;

……

少有人关注后排,但我们需要从后排视角中发现集体教学最应关注的核心要义——让教学适应儿童。首先须明白什么是“教学”。一对一的个体教学和一对多的集体教学不同;教学和自学不同。我们讨论的“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的一对多的类型,不是纯粹的个体自觉“学习”,也不是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的定点帮扶。我们的思考更多针对班级授课的“保底”特质,暂不涉及教学艺术的追求。基本的操作要领有三条:

“讲授”与“练习”的比例要对称

曾经“讲”风太甚,如今“练”声高涨。强调“讲”,忽略了儿童的“学”;主张“练”,遗忘了教师的“教”。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这才是班级授课。面对集体的教学活动,要让二者融合匹配。讲讲,练练,说说,写写,几种形式间或穿插,大致构成“一比一”的存在状态。我很少用这样简单生硬的数字描述教学,实在到了不明确说无法解决问题的囧境。特别针对“后排”,这样的比例设定对其是有利的保障。

也许您担心学霸们怎么办?大可不必!他们应该是真正的陪读。因为这样形态的教学对于他们是从“已知到已知”的过程,学霸的“春天”在课外,课内学习中,学霸作为同伴,能对“后排”起到示范、激活、陪同作用的,就因视为“在学”状态,他们毕竟是“少数派”。你还会担心“灌输”会不会被诟病?让还处在积累期的小孩去探索,去发现,这本质上有点向赶着一群盲人去寻宝。讲授,精准而清晰的讲授,在这个阶段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练习,配合讲授的巩固练习,在习得阶段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年轻时,师傅见我总是寻不着门道,悄悄告诉我教学秘籍:实在不会教,就让小孩读一读,写一写。我问:然后呢?师傅怒色道:这还用问,当然是再读一读,写一写,直到下课。

当初我没有参透但严格执行,平安度过职业危险期。如今看来,此中大有真意。

与其让个体发言,不如让集体共同参与

坐在后排听课,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此。个体发言很精彩,后排同伴很无奈;“你”的发言越好,越让“我”感到失败;“你”发言“我”发呆;发言之时小差来;老师永远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我”也不允许自己站起来……后排的小孩谁来关爱?后排的心思谁来猜?如果你不能做到面向全体,那么最佳的方案就是组织集体参与。即便是个别发言,也可以采用“开炮式”、“冷酷呼叫式”“韩信点兵式”“同伴推荐式”……尽量少用“钦定式”。

一次听美国教师上课,课前提出要求:不要举手,我来决定谁发言。初听以为是美国的霸权思维在张牙舞爪,再看才知道是“机会均等”的民主之光在映照全班。“我来决定”就是不论好坏,随便叫。如此后排才享有均等机会。只有让小孩感到“马上就会轮到我”,他才会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

集体可以做什么?读书、讨论、活动、静思……不停变化形式,让每一个小孩的思维跟上,不掉队。“后排”只要跟在队伍中就是前进,哪怕只是充个“人气值”,也会被队伍推着向前走。最怕就是落单,落单都在孤独时。想明白这个,就会把学霸和老师的“芭蕾舞台”还给大家,把课堂成为“广场舞”的天地。

你也许会说:课堂教学怎么能低俗如广场舞呢?你有差别心,就有眼高手低的可能性。广场舞不简单,是大众的创举。此文谈论的是“坐在后排听课”的感受,一切观点的出发点都为了保护弱者。从这个角度看,广场舞式的课堂更不能被忽视。专家不是小孩,他们喜欢静默沉思。小孩不是专家,他们需要童年悦动。

快乐与冲动,绝然不低俗。相反,冷静与沉默,不应过早降临在小孩身上。课堂,如果是儿童的伊甸园,就应该让其自由、本色地存在,毫无遮掩。当然,如果能纯真地去行动,快乐地去思考,那就是永在乐园。

难度设置应维持在一个“公共区间”,之后逐步提升

“公共”就是大多数。让最大比例的儿童在课堂教学中感觉适应、有希望、有意思。请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就是遵循从“适应”到感觉“我能行”,再到产生“我尝试”的欲望,最后抵达“我喜欢”的体验。提升要依循规律,循序渐进。有时候不要一路向前,可以适度踏步,可以不断回望,还可以整装待发。

有人说课堂教学一定要有预期收益。其实,存在主义认为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孤立、徒劳的。只要经历,只要在场,都有结果。唯独提醒:那种一下子让小孩如临深渊,一头雾水的问题不要设计。思考的价值很大,但班级授课中的思考不应成为教师的悬赏,也不能变为学霸的个人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假如一个难题成为关注焦点,无异于让“后排”无声地走开。

课堂上给与儿童一个思考的机会,组织一次思考的尝试,拥有一种思考后的快乐体验,这就是集体学习中最值得共享的历程。每一节课都只是生命的一个微小节点,不要让儿童被迫拔节。常听说植物的拔节很是喜人,但因生命短暂才需瞬间辉煌。

课堂不要成为儿童成长的催化剂,更不能是物理增高仪。下课就意味着休息。所以不要问:你是否有收获?就像吃饭长大一样,每天吃就会长,吃后问“你有没有成长的感觉”?如果回答“有”,只能是因为吃撑了。“后排”的成长更是缓慢,询问无异于将其微弱的信心压抑,将其打回原形。课堂教学,无非是让儿童与文本共处,从文本中“借贷”。学习就是“借取”,学会后可以“还贷”。成长,就是少借多还,教学因此才不会白忙。

仅此而已。就到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