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孔子的故事有多励志!
1
国庆假期中。
对于中国人来说,国事都是大事。也可以说,所有人都要围绕国之事而行家之事,叫先有国后有家。
对于这种说法有人不认可,其实,事实就是这样。那就是这里所说的“国”是新的“国”,这里所说的“家”是“新国”下的以“国”为中心的“新家”。这样也说解释通了。
光说“新”有的时候也不行,总得找根。谁都知道,中国的根一找就都找到了孔子,说我们现在遵从的一些东西都来自孔子。当然,是这些年才这么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文化项目,叫文化寻根。与之不同的是,我们早都把孔子骂成了“孔老二”,并且还得打倒。
想到“孔老二”这个说法,就感觉现在一些人在网上给人起外号是正常的了,这是那个年代的遗风。能这样说就得把孔子打倒,因为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几乎把这句话当成了价值观,但那也只不过是说说,对待敌人不用想那么多。
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
他认为,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西方、中东、印度、中国都出现了一批先贤,比如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还有犹太教先知,也是后来天主教和伊斯兰都公认的先知,他们都创立了各自的思想体系。
在这一时期,犹太教的一神教以及古希腊哲学、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中国的儒家、道家都开始形成发展,这些思想搭建起了人类精神思想的根基,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2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都在那个时期出现,我们今天不讨论,既然孔子他老人家也是那个年代的人,那么,那个时代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孔子又是怎样通过个人奋斗去实际人生理想的呢?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一定是在他不同年龄时都有不同的感悟。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孔子创办了学校,其实不然。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这一年是东周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所在的鲁国鲁襄公二十二年。
那时的周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周天子把天下分封给自己家的亲戚或功臣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和周王朝的实际关系并不密切,诸侯国自治,只向周王朝进贡朝拜和提供军事支援。而无论周王朝,还是各诸侯国都有朝廷办的为宫廷贵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也可以叫公学,但这种学校只能王公贵族家孩子上,庶民和家奴家的孩子是不能上的,他们也不需要受教育。
孔子办的是私塾,就是什么样的人都能上,或者说也不叫学校,就是带领着一些人读书、识字,然后宣扬老师的主张。并且这个主张有个大帽子,是行周朝的礼仪,也就是天子的主张,并且是周朝开国天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主张
孔子的老家不在鲁国,他的远祖是商朝的王室,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国家虽然覆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就把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河南安阳市),来给祖宗上个坟烧个香。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到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国号宋,来侍奉商朝宗祀祖先。就这样,孔子的祖先也就都到宋国,都是在宋国的大夫,做的是高官,是贵族。
孔子七世祖孔父嘉曾为宋国大司马,但不幸的是在宫廷内乱中孔父嘉被杀,孔父嘉的儿子孔木逃到鲁国的陬(邹)邑(曲阜)定居,作鲁国的大夫。
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是制礼作乐写《易经》那位)之子伯禽的封国,而相邻的齐国是周朝最大功臣姜子牙的封国。
孔子他父亲叫孔纥,也是鲁国的大夫,不过比较小了,只有大概一个乡的封地。
3
在周朝,国君把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为国君办事。但时间一长,大家族的大夫就可以左右国君,总之,大家都是一家子。但孔子家不行,他家是外人,还是亡了国那个王族的后人,所以,算是给面子,还是个小贵族,也有土地。大夫以下是士,士是最低等的贵族,只有名,没有封地,只能给大夫或国君打工,当家臣或公务员。士以下就是庶民和家奴。
孔子他父亲与正妻施氏生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叫孟皮,也就是孔大皮。但因为脚有点毛病,不能做继承人,就是形象不好也不能当贵族。如果没有一个能继承大夫名分的人,大夫的名分一没,封地也就没有了,下一代就变成士了。
这样,孔子他爹就很着急,于是又纳了一个姓颜的妾,就是孔子他妈。当时孔子的父亲已经66岁了,他妈还不到20岁。因为他爹无论怎么说也是个大夫,还有封地,如果生个孩子,那就可以继承大夫的功名和土地,多大年纪都有人嫁。
不过后来的历史记载就有点乱,说孔子是野合而生,他妈怀他的时候担心生不了儿子,到一个叫尼的小山包向山神祷告,祈求生子,后来生下了孔子。取名丘,字仲尼。
接下来的事儿就更不幸,孔子他爹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母亲带他回到了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这说明什么?
说明孔子也没有继承他爹的大夫身份,最后还是变成了士,他长大后给别的大夫打工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17岁时,他母亲去世,这个时候他应该连个士的身份也没有,他玩了一次行为艺术。他把母亲棺椁停到十字路口,向过往的人打听,特别那些大夫,问他们,我爹的坟在哪儿?
人家说,你找你爹坟干啥呀?他说,我要给他们合葬。那时还没有合葬这种风俗,更何况,孔子的母亲还是个妾,与父亲的关系还有点说不清。这就是孔子发明的第一个东西叫合葬。
他为什么要这样的做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母亲的身份是正当的,而他的身份也就正当了,并有希望继承他父亲大夫的身份,最差也是个最低级的贵族士。可以说,孔子一生就为了这个身份而奋斗,是一个非常励志故事。
最终孔子找到他父亲的墓,将母亲与之合葬,并为母亲在坟前守孝三年。这又是一次行为艺术,其实他母亲活着的时候早就告诉了他父母的墓地在哪儿,他是知道的,而守孝是即合葬之后第二大发明。也就是说,这都是孔子的原创,以至建立成一套忠孝制度。但孔子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他说这是周礼,是周朝留下的,他只是继承。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份不够,位低言轻。
在孔子为母亲守孝的第二年,鲁国最大的家族之一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吃饭,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给赶出来了,说他不是士。也就是到这时,十八岁的孔子还是个平民,还没有完成他改变身份、改变阶层的理想。
我们前面说,鲁国是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是周王朝的近亲国,都是姬姓。一代代传下来,这支姬姓出现了三个大的分支,也就是鲁国的三桓,也就是三大贵族家族,这个季孙氏就是其中之一。季是氏,孙是尊称。另外两家是孟孙氏和叔孙氏,孟是老大,叔老三、季是老四,也就是大当家的,三当家的,四当家的。这里少个二当家的,也就是仲孙氏,这个二当家的就是鲁国的国君家,当时是鲁昭公。
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在季孙氏家做了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娶宋人亓[qí]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便给这孩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先于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也就是孔子通过给父母合葬、守孝博得了上层社会的认可,成了士,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并利用国君的影响力,提高了自己的门庭。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人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受平民追捧的,所以就有很多人跟随他。23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曾参之父)、冉耕等。
早上,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要说孔子?
因为孔子被后世推崇为圣人,其实他就是一个平常人,只不过为了改变命运能做到孜孜以求。但是,一代代人把他神化了,并开启了中国神圣化有地位人的先河。现在也是一样,哪个人一旦有点地位、做了点成功的事儿都会被神圣化,中国人这方面的偏好也往往会被一些投机之徒弟所利用。
太长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聊孔子,按北大教授李零的话说——去圣乃得真孔子。
另外,老杨计划做一个视频的聊天节目,叫老杨品谈——茶余饭后,今天发一期简介在公号的第二篇文章里,希望朋友们关注,多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