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要着眼于未来的生活
周五专栏:亲子与教育
文/若英缤纷 图/孙粲青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养孩子成了一门学问,孩子的成长不再像从前,只是吃饭穿衣长个子那么简单。
既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要想把孩子养好,新新家长们就要不断学习。这个学习,指的是学习怎样做父母和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学习。
早就有人说过:现在养孩子,拼的就是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养孩子时,家长必须具备未来观。
所谓未来观,就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作出合乎现实的预测和判断。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学者就叫未来学家。普通家长们,虽然不可能有未来学家的眼光,但是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对未来有所把握。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完全照搬老一辈人的育儿模式,除非老一辈人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属于超前。对于老一辈人的家庭教育模式,只能有所借鉴而非复制使用。毕竟,时过境迁,新世纪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已经大为改观。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只看眼前,多少事实证明,目光短浅无益于任何人的发展。更何况,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机器人将被日渐应用广泛,再过二三十年,人类生活又将迈上今天无法想象的新台阶。
因此,现在养孩子,家长必须具有未来观,对孩子的培养方向,要着眼于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
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在他的《全新思维——决定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提出了未来的人才应具备“设计感、故事感、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六大能力。这六大能力的培养值得重视。
但是,尽管丹尼尔的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十余年,在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看到目前的社会多么需要这六大能力,诸多家长仍在专注于如何依照传统观念让孩子在将来出人头地或者按照流行观念让孩子在将来怎样能去赚取更多金钱。
可是,孩子长大后的社会环境必然不是当下的社会环境了啊!谁能让社会发展的脚步迟滞不前?!家长必须放眼未来,考虑到孩子成年后的世界不会是今天所看到的世界。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孩子们必须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在未来的社会里,这样的人将大受欢迎:富有个性但不骄纵任性,善于表达但不夸夸其谈,能够跨界但术有专攻,善于合作但不失去主见,幽默乐观但踏实肯干,享受生活但重视意义。
这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要鼓励和引导孩子:保持本色但不固执己见,自由表达但不缺乏界限,广泛涉猎但能有所特长,乐于合作但有自我底线,在会玩儿的同时不失勤奋努力,追求生活的意义而非急功近利。
自然,孩子要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孩子要喜欢动手,学会创造;孩子要懂得合作,与人为善;孩子要视野宽广,见解独到。
现代社会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丹尼尔的预言会真的实现。那么,丹尼尔所提到的六种能力的培养,就是目前家庭教育的重点。
三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类的理想是吃饱穿暖;在温饱无忧的年代,人类的理想是生活便捷;在物质丰富和生活便捷的年代,人类将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
在貌似金钱至上的当下社会,人们似乎在为了追求更为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拼尽全力,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鸡汤文的一度兴盛,学宗教的人越来越多,忧郁症患者的数量可观,诸如此类,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吃饱喝足之后,精神迷茫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日益增多。
这就为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孩子在未来能够有多大的出息已不是教养重点,重点是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在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免疫力,以应对日趋多元但也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社会,种种诱惑更多,人更加形形色色。孩子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很容易迷失于越来越花花的大千世界。
许多人迷失的原因,现代心理学已经作出相关研究,常常是因为一个人打心眼里不喜欢自己,所以不知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知自己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导致一个人或随波逐流或悲观厌世,变得日渐消沉乃至萎靡不振。
让孩子从小懂得爱自己,必须成为今后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爱自己,不是自私自利时时刻刻只顾自己,而是让一个人在具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不一味依赖外界和他人的认可来决定是否喜欢和善待自己。
一个爱自己的人,能够善于独处并自得其乐,不会因脱离人群而觉得空虚寂寞;一个爱自己的人,必然拥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但不去追求完美的生活;一个爱自己的人,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曲折,都能继续主动开创新的生活,不会一直沉溺于过去。
结语:综上所述,养孩子,无论是在实际能力培养方面,还是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都要着眼于未来的生活。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准备好了么?(写于201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