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的后桅“动索”(一)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后桅帆装演变小史

题图: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一艘法国巡航舰(远景)冲击并跳帮英国巡航舰,法国战舰的首斜桁压(朝画面右下角去的那根)压在早已倒塌的英国战舰后桅杆上。失去后桅杆,航向就会失去控制,才被对方撞击和跳帮。

前文: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7690256395086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8083019472228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9208015649856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9576493682596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9936520138178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0269807919739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1004171788785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2096033059718

介绍了风帆战舰的“动索”,也就是操作风帆用的各类缆绳。但只是介绍了前桅杆、主桅杆上的这些缆绳。虽然这些缆绳总共有至少70多根,但是它们都很规则,按照操作横帆的作用,分成三大类9种。前、主桅杆都很规则地挂着许多道横帆,于是这许多索具也就只是一面横帆的9根缆绳的重复。

整个17到19世纪的风帆年代,战舰前、主桅杆挂许多层横帆,这都是一成不变的。但战舰后桅杆和舰首斜桁则几经周折,有不少变化,这让战舰首尾索具缆绳的形态也跟着变来变去,比较复杂,没有前、主桅杆上那样几乎一成不变的统一模式。

一艘典型的17世纪后期“风帆战列舰”,如左边;和她对比的是右边典型的18世纪后期的战舰。前、主桅杆都是挂3道或者4道横帆,帆索布局没有变化。但是红色标注的舰首、绿色标注的舰艉,可以看到100年里的差别。

为啥战舰首尾的帆装几十年就变了模样,作为帆装“主体”的前、主桅杆却200年几乎没变化呢?

因为:前、主桅杆上的帆是提供推力用的,没有它们根本不能航行。所以在16世纪后期的盖伦上、随着船舶的日益大型化,前、主桅杆帆装一再加高;可是一经确定,到了风帆战列舰的年代(17世纪后半叶开始),也就不需要继续大幅度地改变了,战舰越造越大,只要不停照原样放大就行了。

然而:随着战舰的建造和使用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在战斗和航行时,使出越来越多的花样机动,这就需要船的操纵性越来越好。战舰首斜桁和后桅杆上的帆装,主要就是用来当作“空气舵”,控制船只转向、控制航向的——帆船航速太低、又没有螺旋桨在舵附近制造局部水流,所以帆船的舵效率很低,靠首尾帆装调头转向是帆船的一大特色

舰首的缆绳索具变化最为复杂,后面再说,今天先看看风帆战舰后桅杆的帆装形态如何慢慢改变的,这影响了风帆战舰后桅杆“动索”的布局。

总的来说,风帆战舰后桅杆可以看成两个发展阶段:

【1】上图左边绿框里那样的大三角帆,15-16世纪盖伦-卡拉克遗风,用起来不很方便。

【2】上图右边、18世纪上半叶的改良形式,舍弃了大三角帆,换成了斜桁四角帆,更方便使用。

沿着历史的长河具体来瞧瞧风帆战舰后桅杆的演变过程:

【1】,早在地理大发现的14、15世纪,柯克、Nao和卡拉克的时代里,战舰后桅杆就挂一面专门用来帮助稳定航向的大三角帆,就像下图这样的一艘疑似葡萄牙卡拉克。

大三角帆(Latin Sail),字面就是“拉丁帆”。大西洋沿岸国家,比如英国,看到地中海沿岸的拉丁语系的那些国家,都有这种特色帆,所就叫它“拉丁帆”。也可以叫“地中海帆”。

三根桅杆全是拉丁帆的地中海小船,这种帆装、这种小船,其实并不是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专利。因为在地中海这个“西方文明的摇篮”当中,从古埃及、古腓尼基,到古希腊再到古罗马,都是一贯使用横帆。拉丁帆这种纵帆是东学西渐,不知道从中世纪的什么时候开始,东方的东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人以及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都喜欢用这种更加灵活的拉丁帆装。于是到了地理大发现即14世纪那个时代,大三角帆就成了地中海的招牌。上图这种来自阿拉伯的小船,英语里根据发音拼写成Xebec(萨拜克~),也就成了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北非各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性船舶,可以适合缉私、海盗、走私等种种营生。

中外古典帆船玩家钟爱的法国Xebec(萨拜克),鲨鱼号。风帆战舰上后桅杆的大三角帆都是来自这种地中海帆装。

如上图,到了16世纪中期,由卡拉克改进而来的盖伦战船上,一度出现了第四根桅杆“Bonaventure mizzen”(第四桅)。这一前一后、一大一小的后桅杆还是挂大三角帆,角色不变。并且这两根后桅杆都只有一层,不像前桅杆和主桅杆有2层甚至三层。直到17世纪头10年,盖伦战舰的后桅杆大多都还是只有一层,并且那根并不怎么管用的第四桅杆也在逐渐撤销。

上图1608年的战斗场景显示,17世纪初,后桅杆开始添加了第二层(蓝色标注),不过明显是辅助作用——后桅杆还是没有什么帮助推进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把控航向。比如图中战斗呈焦灼状态的风帆战舰,后桅杆大三角帆大多都收起来了。

17世纪上半叶,战舰后桅杆的第二层添加的并不是前、主桅杆那样的横帆,而是一面小小的三角帆(荧光绿标注),也就是大三角的一个微缩版。显然当时后桅杆还是不挂横帆,不帮助推进,作用就是帮助船转向和控制航向。

由于这个第二层上“三角上帆”并不好用,要控制它随风转向,恐怕总是需要人爬上桅盘里面去,所以干脆就被抛弃了。到了17世纪下半叶,也就是盖伦可以认为变成了“风帆战列舰”的时候,后桅杆就只有两层,下层挂大三角帆,上层挂前、主桅杆那样的横帆,如下图,皇家凯瑟琳号二等战列舰,17世纪60年代。

这就是17世纪战列舰标准的后桅杆帆装了:

前、主桅杆都是三层横帆,但是后桅杆比它们都矮一层,只有两层,主帆为拉丁大三角帆,上帆为横帆。

到了18世纪早期的某个时间(应该在18世纪20到30年代吧。。。),拉丁大三角帆使用上的不方便,终于推动了改进:

在这个18世纪40年代的帆装里,后桅杆的拉丁帆,桅杆前的三角给割掉了,只留下了桅杆后面的不规则四边形部分。这就是18世纪里风帆战舰后桅杆主帆的主要形态——可惜这种样式的帆,既不能再叫作“拉丁大三角帆”,跟后来的样式也不一样,就这样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名字,默默存在

这个改进是因为拉丁三角帆使用起来比较烦:

前文鲨鱼号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主桅杆三角帆桁(红框内)在桅杆的左侧,而前桅杆的(橙框内)则在桅杆右侧。这样,当风从左舷吹来,1)杆上的三角帆会被风吹得包住桅杆,不合用;2)不过前桅杆那面帆就能完全鼓起来,这样只要收起主桅三角帆,只用前桅三角帆就可以了。同理风从右舷吹来也是,收起前桅帆,只用主桅的。

但是风帆战舰上只有一面后桅主三角帆,当风向改变的时候,为了让它满帆鼓起来,而不是被桅杆拦住,就必须把帆桁从桅杆的迎风一侧,搞到被风一侧去。上面右下图就是风从左右侧吹来时,后桅大三角帆应该采取的姿态,显然帆桁分别在桅杆的不同侧。

于是必须像上图右上那样,先要收帆,把帆绑在帆桁上绑好,再把帆桁竖起来才好绕到桅杆另一侧,再打开。显然这是很费时、很折腾的事情。

18世纪初期,发明了今天我们熟悉的舵轮,在那之前控制大船船舵是很费劲的事情,船很不听话,转向也就比较慢。下图左边是17世纪和更早年代里、累死人的竖舵杆,右边是舵轮。

有了舵轮,战舰转向速度快多了,这时候前面收帆、绕过桅杆再打开,这种慢吞吞的拉丁帆操作方式就来不及配合船体转向了。所以就产生了18世纪上半叶那样的拉丁帆长杆搭配不规则四边形帆的姿态。这样这根长杆,即“斜桁”(Sprit)就不用非挪到桅杆另一侧了,只要在一侧转动就行了,即使风从另一侧吹来。因为没有跨过桅杆前后的帆布给挡着。

到了北美独立后的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某个时间里(有人认为更早,可能是18世纪中叶),当时保守的人们这才删繁就简,把长长的斜桁也截掉了桅杆前的部分:

18世纪70年代美国买的法国东印度商船好人·理查德号。绿框中是后桅主帆的新样式:前文中、18世纪上半叶的无名帆,那根拉丁帆斜桁,桅杆前的部分也被截掉,结果只剩下桅杆后的斜桁和不规则四角帆。如果这种帆装是18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那么它就和前面保留整根斜桁的样式,共同存在了30多年:在“官方”正式的场合下只认可前面那种整根斜桁的无名形式,在小型战舰和商船上则流行这种帆。这种“斜桁四角帆”英语称为Gaff,玩大航海时代台服就会看到呆湾音译成葛弗帆神马的,也没什么意思,说的就是上图这种帆。【虽然真正的斜桁四角帆(Sprit sail)跟Gaff并不一样,但是因为风帆战舰上并不采用真正的“Sprit sail”——真正的“Sprit sail”只用于民间小船——所以胖达在这里省得烦,把风帆战舰上的Gaff汉语翻译成斜桁四角帆,在讨论风帆战舰的时候,不会遇到名词混乱的问题:“gaff=斜桁四角帆”】

这种斜桁四角帆也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转向不好控制:虽然转向很简单很灵活,但是没了桅杆前的斜桁来平衡这面帆,转向起来容易失控,于是在18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间,这面帆添加了“底桁”(Boom):

添加了底桁(上图绿色)之后同时控制上下的斜桁和底桁,这面后桅杆的主帆也就容易控制了。这根底桁在英语里称为“Dirver boom”(驶帆杆),于是到了19世纪就把这面带有底桁的“Gaff”/斜桁四角帆称为“Driver”。胖达实在不知道怎么翻译才能简单明确,只能继续称为斜桁四角帆。这种带驶帆杆的斜桁四角帆就是我们今天西洋古典帆船模型玩家们最熟悉的一种、18世纪“典型”后桅帆装。其实并不是18世纪的,都已经是19世纪初年了,只不过胜利(HMS Victory)、宪法(USS Constitution)、奋进(HMS Endeavour)、惊奇(HMS Surprise)、狄安娜(HMS Diana)、潘多拉(HMS Pandora)号等耳熟能详的帆船模型,恰好来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那个风帆时代的最高发展阶段。所以今天我们帆船爱好者对于那200年的时间,很多“印象”都是不符合历史时代的,只是商业电影和模型带来的一些“印象”。

这就是风帆战舰后桅帆装的“发展过程”——可见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的。其实风帆战舰的前、主桅杆帆装以及船体、火炮的其它细节也是这样,只是变化都在细节,目前还很难涉及到。

总结起来:

这就是风帆战舰后桅杆帆装的变化,除了这面主帆形状的四种状态,当然也可以看到上面的横帆是随着年代,越来越多层,越来越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