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恶寒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指迷茯苓丸(二陈汤下) 理中丸(方祖) 升阳益胃汤(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二陈汤(方祖) 火郁汤(升麻汤下) 升阳散火汤(升麻汤下)大建中汤(保元汤下)金花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脉散(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附子汤(术附汤下)崔氏八味丸(方祖)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清暑益气汤(保元汤下) 苓桂术甘汤(桂枝汤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0)

相关推荐

  • 治咳嗽

    ​中老年妇女,咳嗽就遗尿,一天十几次老换裤子.舌苔白腻,湿痰犯肺.枳桔二陈汤,治痰湿犯肺咳嗽,五苓散治膀胱咳.轻则三剂愈,重则十多剂.<张氏医通>曰,咳 而遗尿者,春泽汤主之.春泽汤就是五 ...

  • 【王国三:升陷揭盖汤-治癃闭(中气下陷型)】

    升陷揭盖汤 组成:人参1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桂枝8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4克,炙甘草6克. 服法:上约加水300毫升,文火煎取100毫升,再加水200毫升,煎取100毫升相 ...

  • 早泄..补中益气汤--气虚型-- 付济华案

    案例3. 中气下陷 气不摄精      付XX,男,41岁,主诉:久泻,脱肛.刻诊:面色恍白,少气懒言,食少便溏,稍动则汗出,经常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诊为中气下陷,治当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方用 ...

  • 《张氏医通》恶寒(背恶寒)

    经云.阳虚则外寒.奈何.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 而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恶寒者.虽当夏月.若遇风霜.欲得重绵.时觉凛凛战栗如丧神守.此热伏于里.而反觉自冷.实非寒 ...

  • 《张氏医通》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经云.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东垣云.太阴所谓恶闻食臭.胃无气.故恶食臭也.胃中元气虚.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 ...

  • 《张氏医通》伤寒门

    香苏散(局方) 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 香附(姜汁浸.勿炒) 紫苏茎叶(各二两) 橘皮(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为散.每服半两.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去滓热服.暖覆取微汗.日三夜一服.以得汗身凉 ...

  • 《张氏医通》振寒门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下)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