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仅教学“中华文化”,还教习“中华功夫”

前文提及,春秋以降,“中华功夫”开始向民间扩散,而老子这位神一般的大咖西出函谷时留下了宝贵经书,就是已经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这位周朝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不仅通晓夏商周时代文字,而且还对照“官方秘本”,练就了黄帝所传之修道之术。

此修道之术,应当就是轩辕黄帝所传之道法。该道法在民间传播之后,逐渐派生了各家各门各派,这里启子将其统一概称为“中华功夫”,因为这些功法本就出自黄帝一家。周初之前,“中华功夫”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口传心教。然春秋争霸,战国纷争,“中华功夫”势必会突破秘传的藩篱,这也使得“中华文化”迎来“百家争鸣”的空前洗礼。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另一位大咖——孔子登场了。

在人们心中,通常认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泰山北斗,是“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且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然而,令你意外的是,孔子还是教习“中华功夫”的“校长”

毕竟孔子是大名人,关于他的修习之事,浩瀚文海中总会泛起丝丝波澜:

1.“孔子问礼”,所问自有“中华功夫”。

“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系孔子求学的重要事件,也是“开门办教育”的典范。“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在晚年整理编撰《礼记》之前,对于“礼”中的关键问题,势必会求教于人。而且,那个时代,似乎也专门要为之“创作”剧本,让中国历史上这两位巨人开创一段佳话。

关于“孔子问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孔子家语》《庄子》以及《纲鉴》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只是其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述有很大差异。对此,我们不必考证,“问礼”的内容才应是我们关注的。再者,以“礼”在儒家思想的重要程度,孔子向老子多请教几次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孔子问礼”之事涉及后世儒道思想之争,儒道后人势必会各明立场,以佐自家学说。因而,对于借题发挥的内容,我们大可不必深究,只要摄取出其中的“基本素材”即可。也许等我们过滤掉其间的似锦繁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就是孔子、老子之间的纯粹的学术交流。

素材之一:孔子对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骥,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遂办妥相关手续,陪老师前往。此事牵涉多人,且需官方允准,故为可信。从其中“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的记载看,孔子前往求教的目的,一为礼乐,二为道德。

素材之二:老子见孔丘后,非常高兴,彻夜长谈。又带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看祭神之典,考察周国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礼仪。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此为求教礼乐的内容。

素材之三:有一次求礼辞行时,孔子伫立黄河岸边,由衷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闻此,由“水”而发,阐述了“道德仁义”和“上善若水”等思想,且与孔子互有交流。此为求教道德的内容。

素材之四:回到鲁国,众弟子询问,孔子作答,意思是:“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对走者我可用网缚之,对游者可用钩钓之,对飞者可用箭射之。至于龙,我就不知怎么办了。龙驾乘风云能上九天,我所见到的老子,不就是龙吗?他学识高深莫测,志趣浩渺难知,如蛇之顺时屈伸,又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是我师啊!”此为孔子“问礼”的最后感叹。

基于上述“基本素材”,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基本信息。其一,孔子求学于老子,很可能在周游列国之前,并且不止一次。其二,老子和孔子关系融洽,惺惺相惜,不仅能彻夜长谈,而且老子送行时一直送到黄河边。其三,孔子问礼的内容,既有礼又有道,相信即使孔子本人也不可能将谈话内容记得那么清晰(他又没有录音笔),所以后人“借题发挥”论战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四,孔子初期多问礼,后期多问道。因为,问道需要好好体悟后才能再问。《庄子·天运篇》说,“孔子五十有一,南之沛而问道于老子:求之于度数,求之于阴阳。”而度数、阴阳,就是道、易的内容。其五,孔子通过问礼及自己体悟,最终得道了。有关记载也与之吻合。再者,孔子最后感叹老子为“龙”,而“龙”就是道的象征。此外,“龙”的象征非常广泛,正因如此,《周易·乾卦》六爻,也是以“龙”为象,来阐释爻辞的。可知,孔子对“龙”情有独钟。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理,孔子和老子都是易学大家,孔子对老子十分仰慕,老子对孔子十分看重,他们二人聚到一起,还会谈些什么呢?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老子在函谷关能将“中华功夫”传给尹喜,难道在此之前就不会传给孔子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子、老子所处时代,还没有儒家、道家之分!而且,据头条号作者“心智玩家”考证,“礼”这个字本身是从源头甲骨文字发展而来,按照作者的解读,“礼”这个字也是老子真经的基础所在。启子也认为,“礼”这个字既然能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那绝对不会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诸如“礼仪、礼法”等狭窄概念,它一定会另有渊源。

2.庄子记载佐证,孔子修习“坐忘”。

《庄子·大宗师》中有个颜回“坐忘”的故事。译后意思如下:

一天,颜回向孔子报告,说老师啊,我进步了!孔子问是什么,颜回说:待人接物时,我可以不必再想着仁义了。孔子说:那可以,可还不够好。几天后,颜回又报告说进步了,可以不必再想着礼乐了。孔子说:那不错,继续进步。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报告说:老师,我进入“坐忘”境界了。

此刻,孔子本来是坐着的,听到此猛地站起来问:“快给我说说,啥叫坐忘啊?”(读到此,可以象一下孔子的神情。)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这两句的意思是:颜回说,我对自己的身体已感觉不到了,我的头脑好像也不思考了,我已脱离了我的形体和平时的思维,与大道合同了,这就是“坐忘”。孔子说,一个人进入合同之境后,就不会再有诸如好坏这样的分别之心了;对外处事时,也就不会再受各种习以为常的定式主导了,颜回啊,你果然贤达!老师我以后就跟着你练了。”(孔子在此,说颜回是贤人。)

这则小故事,庄子主要用来作比对,意在说明孔子所说的“同则无好,化则无常”还不是修习的最高境界(其潜台词,你懂得)。

关于此处儒道之争,我们搁下不谈。耐人寻味的是,这则小故事同时也传递了一些信息。其一,想必孔子已向弟子们传授“中华功夫”,所以颜回才会来报告。其二,颜回是孔子弟子中资质最高的,所以也是弟子中修习进展最快的,而且连孔子都被他超越了。这也足以反映出孔子对弟子是毫无保留的。其三,从颜回的修习进展看,孔子传授给弟子的“中华功夫”,修习起来是比较快的,因为颜回几天后就会有一个新进步。其四,孔子说的“同则无好,化则无常”,是对“坐忘”的评点,并不代表这就是孔子本人修道的最高境界。由此,也能感知到庄子对儒家的针对性。其五,孔子听到颜回“坐忘”的神情,以及最后所说的“丘也请从而后”,暴露了孔子也在修习“中华功夫”的事实,而且下一关就要修习“坐忘”。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出于此处。

3.《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的“学”“习”二字,自然另有深义。

由上推论,孔子修习“中华功夫”这一判断,已十之八九了。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孔子的日常教习。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已有很多解读。但如果就孔子传授“中华功夫”的境界来展开,或许多少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触及到这三句话的真正内涵。

春秋时期的教育体系主要面向贵族,课程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通常解释为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其中射箭、驾车为军事技能。因而,很多学者在解读“学”“习”二字时,对应的大多都是六艺。由此,多数人之所以难得真经,原因就在于此。

须知,孔子施教,办学宗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就是以六艺为基础,以“仁”为发端,以“德”为准绳,以“道”为目标。可以看出,如果在“六艺”基础上再加上“仁”“德”,那么通常对“学”“习”的解读显然有失偏颇。(关于“仁”“德”,容后解读)

在孔子学院里,对“六艺”之“学习”只是基础,“六艺”及格了,成为“士”已绰绰有余。可这还不够,还要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层级梯次持续修“德”(主要是“仁义礼”),最终得以悟道。当然,如果你天生禀赋,亦可直至“仁”端。由此可见,其“学”“习”的内容必大大扩展。这里大胆推想,“学”的内容对应的正是《大学》,“学”的要求是“明明德”,“学”的过程是“八条目”,“学”的最终目标是“止于至善”,“至善”就是道的境界。“习”的内容对应的正是《中庸》,“习”的要求是“戒慎”“恐惧”,“习”的过程是“慎独”与“诚”,“习”的最终目标是“致中和”,因为“中和”的境界就是“喜怒哀乐”不乱“发”了,这正是“习”的内涵。通俗讲,人的心有“人心”“道心”之别,通过不断练习,就是让“人心”下课,由于“人心”不能再左右“喜怒哀乐”,此时“道心”就会出来主事,这就是“中”的状态。

除了“学”“习”各自内容外,二者的关系须是“学”中有“习”,“习”中有“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而且,熟悉儒家修定功夫的学友都知道,《大学》本就是教人动态入定的!何为“动态入定”?就是你在工作时,就可以“入定”,不仅不影响你工作,而且会令你的工作事半功倍。对此,《大学》中有一段,“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段表述,就是对“动态入定”练习的专门描述。

相信,基于这样的“学”和“习”,其所“学”所“习”才可能会令你发自内心的“不亦说乎”!经过天天学习,日积月累,才可能会有“朋”(这个“朋”字容后解读)自远方而来!待到习练得“中”,自己的情绪自然能够得到控制,而不是再象修习前那样动不动就“生气”“懊恼”。孔子说,进入到这种状态中,不就是“君子”了吗!所以,后人常作比喻,“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得“中”正是“为政”岗位的最高履职要求。

无独有偶,除了文王临终告诫武王要“允执厥中”之外,老子也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见,《中庸》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这句话与道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儒家来说,经过“学”“习”,最终就是要“致中和”“平天下”

4.孔子的“中国功夫”修习到什么程度了呢?

《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五十岁时就知“天命”,足见孔子在“问礼”老子之前,对道就有很深研究了。六十岁时就能“允执厥中”了,其眼看归眼看,耳听归耳听,都不会牵动其“道心”了,喜怒哀乐已不为所动。七十岁时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实话,笔者尚未修炼至此,对此没有体悟,不能乱讲。或许就是《中庸》所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抑或是王阳明所说“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应当说这还不是修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庄子的修习境界明显要高。可毕竟孔子、王阳明的年龄在那儿放着,年龄越大,修习越困难。

《论语·述而》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孔子在描述修习境界时,使用的都是能贴近生活的类比言辞,这是十分高尚的办学态度。这其中,也许就是更加看重和肯定人类生命的本体性和创造性,进而阐发“人是决定性因素”这一本源性能力。引申开来就是,人类通过修习“中华功夫”,不仅可以转换心智模式,还能打开智慧之门,从而具有超乎常人的觉知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又有一个“怪力乱神”在那里发挥作用。这是多么务实的思维逻辑啊!

那么,孔子教习“中华功夫”情况如何呢?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颜回就是贤者之一。这在当时可谓是庞大的社会团体了,而且人才济济,哪个诸侯国都不敢小觑。然而,正如《大学》所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所教授的无非是些修身的东西,可是其弟子中干什么的都有,而且一干就会脱颖而出,更有“十哲”、曾子孟子等学霸和思想大家代代传承。同时,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而且还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成果,想必令后世各种教育都会望尘莫及。

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考:教学,所教应该是“道”呢,还是“术”?现代的教育特别是大学,大多在教各行各业的学科,虽然也涉及一些“道”的成分,但终归属于“术”的范畴,极少涉及“修身之道”。当然,这其中有顺应国际竞争、地区竞争、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性,但是,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还是值得反思的。要不然,今人常言:过去出的大师多是真大师!

最后想说,“中华功夫”真有那么神奇吗?

对此,佛家有云:佛不渡人,唯人自渡。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只有自己!即使是佛祖,也只能“以手指月”,指引你能见到明月,而不能代劳!

谢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