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000万无性恋者,在未来,“第四性取向”或成为主流

除了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无性恋。

都说人是复杂的动物,其一便是因为人的感情十分的丰富,人体的大脑会合成一些胺物质,刺激神经,于是产生了人类所特有的各种感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那些“特殊的爱情”。

同性恋,又称为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我们常说西方人的思想开放,但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反对同性恋,在古代甚至比西方更为宽容,同性恋与婚育也没有矛盾。

《诗经·山有扶苏》中有一句话:“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是因为貌美而受到郑庄公的喜爱的。

孟子不可能不知道子都暗箭伤人的事情。但是当他提到子都时,却忍不住赞叹道:“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意思是不知道子都长的漂亮的人,是不长眼睛的。孟夫子养浩然之气,对国君都舍不得说几句好话,可是一提起子都,完全是悠然神往的表情,可见孟夫子也很欣赏男色。

又或是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同性恋能入诗,可见在孔子眼中,同性恋也是很正常的感情。

如今同性恋被社会接受度越来越高,敢于说出口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别人不同。

据调查有一种新型的性取向直逼同性向者的数目——无性恋者。

无性恋者,又被称为“第四性取向”是一种新的性取向类别,它指的是对性毫无兴趣的群体,也称“无性恋”。无性恋者不渴望性,没有生理需求,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情。

在今年中旬时有一部很火的青春剧《二十不惑》,有一集台词提到了柏拉图式爱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愿意用柏拉图式爱情来解释无性恋,它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柏拉图认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拥有能使人灵魂上升的力量,这种爱是高尚而珍贵的。他们两者虽然相像,但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柏拉图式爱情它关注点更多在于精神,但不是完全排斥肉体关系。

也有人把无性恋、性冷淡和性无能归为一类,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根据调查有一位名叫格雷格的人在访谈时说到:“我并非不能,我只是不想!” 这充分的说明无性恋者并不是生理上有缺陷,而是性对他们的诱惑度几乎为零。

当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无性向呢?

有的人会因为没有那么旺盛的性冲动;有的人是因为对性冲动的尺度把握很好,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无法对他们产生吸引,干脆就选择了无性生活;有的人出于对性危险的恐惧,既然无法保证对方是绝对安全的,那么他们索性选择放弃性等等。

对于那些生活中不想有性的人来说,这种新的无性向运动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圈子,于是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团体。

2012年8月,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学者发现,无性恋者在世界人口中可占到1%的比例,总数大约有7000万的人口,中国有大约1000万无性恋者群体。

戴维·杰伊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密苏里州人,他在2001年建立了一个面向无性向者的网站。2013年时这个网站在全球已经有了1200多名注册为会员。一位叫林海的人2005时,创立了我国的第一家“无性”婚恋交友网站,至今也已有20万会员的注册。无性恋群体正慢慢扩大。

今后“第四性取向”或许能够成主流。

现在有许多人崇尚无性生活,认为无性生活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好处。

l 保证睡眠生活的充足

大部分的人熬夜比较严重,在经历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后,晚上更希望给自己一个单独的空间,好好放松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l 预防一些女性疾病

长期没有性生活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这些病毒均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传播的,不用担心意外怀孕的发生,减少妇科疾病的产生。

求同存异向来是我们国家的思想指南。

它的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于是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式也都不一样。

我们知道张国荣的百度百科里,爱人那一栏写着唐鹤德的名字;我们知道NBA球星贾森·科林斯,在2013年成为北美体育上第一位公布自己是同性恋者;我们知道米开朗基罗。

从古至今有太多人,教我们什么是爱,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爱。

大家都知道爱神丘比特是一个小孩,因为小孩子的心最纯洁。

但很少人知道爱神丘比特在射箭时眼睛是蒙着的,因为爱情需要用心来感受而不是用眼睛看的,爱情是纯洁的,所以有很多的爱情不分对象,不分年龄,甚至是不分性别。感情不可同日而语,这也造就了人类多元化的发展。

存在即合理

太多的感情不是因为他是错的,而是因为有色眼镜的存在,让我们把这类爱情打上了标签,爱情不应该被贴上概念。就像被感动时,你有时候甚至说不出来是因为什么。

现在也早已不是思想封闭的年代了,当有人大胆说出爱时更应该被鼓励,每一个人对爱情的理解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都值得被赞扬。

有时候正因为有爱,一切才显的有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