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以“上善若水”修身,体悟道法自然之理
一、
执着于道理的人并不明白道,执着于禅理的人也并不明白禅,所谓禅理与人生的大道,都融化在了点滴的生活之中,如果一个人只是执着于文字表象和规则,就已经不在“道”中了。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鱼网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之后就忘掉鱼网;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之后就忘掉了兔网;这正如人生道理一样,道理是用来传达思想的,当你明白了道理之后,就可以忘掉言辞。我怎么去寻找那些能够忘掉言辞的智者谈一谈呢?
庄子的这一番话说明的就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道理。
禅理、文字、道理等等,都是为了让我们通达智慧的真正境界,但是这些文字道理却不是智慧本身,就像生活中,当一个人只是执着于道理的表象,整天痴迷地用所谓规则去衡量生活时,其实本身就背离了道的本身。
正所谓“道法自然”,道的境界本身,就存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中。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大道废,有仁义”,当一个群体的行为不符合大道的状态时,才需要用所谓仁义的规则去约束,这个道理就像一个人不遵守法律的时候,他的行为才需要去用法律去约束。
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之中,有一个人物叫丁元英,他是一个能够按照规律去做事的人,倒行逆施,却可以完全用规则去规划生活。
很多人看到这样一个人物设定的时候,都被这个人物深深地迷住了,觉得他就是一个能够把“道法自然”四个字完全用在生活之中的一个人。
但是和丁元英比起来,还有更高深的人,那就是芮小丹,如果说丁元英可以意识到道的规则,而芮小丹则是可以在无意识之下用道去生活的人,她无需规划,因为本身就已经通达道的智慧了。
丁元英能够用道法自然的智慧去规划生活,但是他本身却并不能完全按“道”的智慧活着,而真正能够自性本来,不昧因果的人,则是芮小丹。
二、
《菜根谭》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游鱼不知海,飞鸟不知空,凡民不知道。是以善体道者,身若鱼鸟,心若海空,庶乎近焉。
游在大海中的鱼并不知道大海的存在,空中飞翔的小鸟并不知道天空的存在,百姓也不知道天道和义理的存在。所以真正能理解天道义理的人,身体就像鱼和鸟一样,而心在大海与天空,或许这更接近于天理。
对于鸟来说,它身处天空中,但在鸟的世界里却没有“天空”这个概念;鱼在水中游,但是鱼的世界中却没有“大海”这个概念存在,一切都是无意识的感知状态。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出去游玩,在一个二十多丈高的瀑布前,水流能喷四十多丈远,鱼鳖都无法上游,但是一个男子却可以在其中游泳。
孔子以为这个男子遭到困苦想自杀,就派弟子顺着水流方向去救,但是那个男子忽然潜入水中好几百步远才浮出水面,披着头发唱着歌上了岸。
孔子问他:“我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才知道你是人,你用什么方法游泳的?”
这个人说:“我没有什么方法,也没有什么道术,我开始于习惯,长大后就变成习性,成年之后都是顺其自然,我随着漩涡一同入水,又随着漩涡浮出,顺从水性,从不肆意妄动,这就是我之所以在里面游泳的原因。”
孔子又疑惑地请教道:“那什么是开始于习惯,长大变成习性,后来顺其自然呢?”
男子回答说:“我生在山地就安于山地生活,这就是开始于习惯;在水边长大,就安于水上生活,长久养成习性。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而这样去做,这就是顺其自然。”
庄子用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得意而忘言,得道而不论道”的道理,不要执着于事理表象,而是抛开道的表象规则而用道去生活,这本身就是道的境界。
一个能够察觉事物表现哲理,并且用标准去衡量人生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智者,若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本身就活在道的境界之中,这才是智慧。
如“上善若水”的道理,“上善若水”这句话的真谛,并不仅仅是通俗理解的能以柔克刚,而是因为水的姿态本身就符合了道的最佳境界。
水本身就是无主观意识,完全顺其自然的状态,它没有自己的形状,放入杯中就是杯子的形状,放入碗中就是碗的形状,把它泼到地上,它就融化于土地之中,把它倒入大海之内,它就是大海中的一份子,它的存在不是刻意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而是依照规律而作为。
所以说“上善若水”,不受主观意识主导而纠结道的表象与规则,顺其自然生活,就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