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 饶熙龙‖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梁德新 饶熙龙/收集整理

松口的墟市形成在北宋。北宋初的“松口盐务”之设,标志着它作为闽粤间重要贸易中转站,那时墟市已初步形成。

  如果从水路看,松口港通过松江可与五华县、兴宁县、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各沿江墟、市以及潮州结成商业网络。通过松源河可通往松源一带的墟市。

松口→丙村→新铺。汕头→潮州→三河→松口→松源。松口→丙村→梅城→兴宁、五华。松口墟市历史上有位置记载的是明朝。

至明嘉靖间,“松口市”已在闽粤边境有其特殊位置,(郭沫若:1976),尔后随着民间盐盗严重,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又在松口设立“州同”及巡检司(温仲和:1903)。闽西汀州所属长汀、上杭、连城、武平四县先是食浙盐,后来又改食潮盐。(汪毅夫:1995)旧时,福建武平县、永定县、广东梅县、蕉岭县等地的盐多从松口港由大船转驳给小船转运到各地。直至民国,松口港仍是粤盐闽运的主要中转站,大批的官盐与走私盐均经潮州通过船运至松口港,再转驳小船北运。松源河受季节影响,易涨易落航运能力有限,故不少盐商就雇请脚夫肩挑,一段接一段,先到隆文,后到松源,由此转运福建之武平、上杭、永定等县。地方商人因得地理之便,或办盐仓负责潮盐的中转贸易,或投资建盐厂对生盐进行再加工。如民间传说松口李氏宗族李椅支派在明末清初兴建十座庞大的围龙屋,购置可收租谷1000余石的蒸尝等,就是靠经营潮盐、赣粮与闽粤的山货竹木而发财的。松口石盘桥清河堂张屋及岗背的谢姓素善分居等,即是明清时期的盐仓。据老一辈人说:“素善堂是谢加达亲手所建,他在清末民初做盐生意赚了大钱。”仙口村梁姓巨宅大夫第也是族绅经营潮盐生意赚钱兴建的。

梅东桥(李育摄)

  松口的墟市最初在松源河口的西岸建市,五显宫及“安济侯庙”(梅溪宫)即其墟市主要庙宇,故这一地区至今仍称“下店”。下店周围主要村落除李氏宗族李椅房派13世的“世德堂”、15世的“仁寿楼”、“花园楼”、“岌岗楼”、“源远楼”外,还有饶、邱、陈三姓的村落。那时下店这个市场已经很热闹了。

历史上的下店墟后因地势低洼常受洪水影响,从明末初起逐步从下店上移至上坝头现址,在地方宗族与绅商的推动下,新墟市规模不断扩展,成为仅次于梅县城的大镇,民间有“头松二畲三丙”的说法,松即“松口”;畲指“畲江”;丙指“丙村”。

进入近代,松江的航运业发展得相当快。以下资料,从一个角度可见松口港之繁忙。据松口港老搬运工人梁先生(82岁)介绍,1949年前后,松江河两岸有大小码头30多个,港口最繁忙的季节,每天有大小客货船千余艘停靠。正因为江上舟楫如梭,航运事故也频频发生。

据《梅县档案·松口》载,松口镇在20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期间,大批潮汕等地的商旅与难民在此聚集避难谋生,全镇热闹时开有大小商店、旅馆等1000余间。交通发达,陆路有往返于松口至梅州城、松口至松源镇等地客货车;水路有往返于松口至潮州间、松口至梅州城间的客货轮。那时,闽西之土产,如连城上杭之各种纸料,经松转汕,每车所运货品,价值在数千万元。而上海出口之电池,香港运入之洋什,亦由松口转达运往闽西。先后有福利行、联昌机、达丰公司等,业务繁忙,筹备中的德兴隆,以上均为福建人集资创设。且组织有同业公会,会址在松市入市路福利行云。”(陈并楼1947年5月20日)“汕梅航运畅通,复航船200艘。”(《兴梅日报》1949年11月10日)至20世纪40年代,松口港口、墟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闻名海内外,那时,五华、兴宁的商人与潮商还在松口设立同乡会或同行公会。当时,从南洋寄往松口的信件,只需在信封上写“中国汕头松口”即可送达。故有“松口不认州”之说。

抗战胜利后,虽部分外商逐渐离松返迁。松口的商业并没受很大的影响。解放初期松口还是个很热闹的墟市,墟市繁荣度在梅县排行仅次于梅县县城。

  1950年,李志一曾就松口工商业情况作过调查并将其发表于报纸上,透过这份档案资料,可从一个侧面了解20世纪上半叶松口市镇的工商业发展情况。李文曰:“松口顺利完成工商业总登记,工商业691家。在镇公所、商会及市民的协助进行下,经20天的工作,登记完成,计百货布商35家,国药12家,西药诊所21家,糕饼14家,文具纸料9家,青果20家,服装56家,粮食22家,鲜鱼11家,鞋商7家,中西饮食29家,理发21家,竹器商13家,木炭商33家,旅馆22家,运输商3家,照相5家,陶瓷商6家,海鲜108家,烟丝9家,屠牛7家,屠猪18家,什货商店25家,总共24个工业商会,共有商店512家。手工业方面:雨遮(伞)业9家,木屐9家,织席6家,竹藤器26家,打洋锡14家,单车修理业6家,木器傢俬26家(内承领造船3家),酿酒23家,迷信品制造24家,铁器制造11家,其它肥皂、泥炉等小型手工业5家,总共11个工会,共有179家。工商业合计共691家。”(《兴梅日报》1950年9月25日)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向城市化发展,乡镇人口大量迁移大城市,如今的松口镇人口日益减少,昔日“松口不认州”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它成为一个待开发很有前景的“千年古镇旅游区”。

本文写作参考资料:

  1、《梅县地方志》

  2、《梅县松口地方志》

  3、《松口地区宗教信仰和神明崇拜》房学嘉

4、田野调查资料(梁德新 饶熙龙)

(本文摘自于2009年梁德新编著的《松口民俗文化风情》)

    作者:饶熙龙、梁德新/收集整理

梁德新,梅县区松口镇人,退休中学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嘉应学院、三明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有文章入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张华华编著的《客家文化拾零》书中。

  饶熙龙,梅县区松口镇人,退休中学语文教师。有文章在报刊发表,曾参与编写《梅东中学校史》《梅县松口镇志》是《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主编。对客家丧葬文化有研究,有文章入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张华华编著的《客家文化拾零》书中。

(0)

相关推荐

  • 张华华、梁德新║墟日”杂谈

    墟日"杂谈 张华华 梁德新 客家人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日".墟日文化丰富多彩,它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 ...

  • 黄海斌║《谷雨吟》外二首(诗)

    谷雨吟 云祥风淡绿烟晴, 又见浮萍初满盈. 祭海贴符民祷福, 新茶祛疾亦怡情. 春深夜雨 春深夜雨寒, 月冷百花残. 烟柳随风动, 轻愁一抹漫. 2020年清明举国哀悼抗疫英雄和逝世同胞 苍天万物泣伤 ...

  • 梁德新║自行车

    载客的双杠自行车(照片来自网络) 自行车,梅县人称"单车".它是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 1980年之前的梅县城乡,家里有自行车的人不多.那时女入出嫁要求男家要有"三转一响& ...

  • 梁德新、吴世育║南汉王朝与梅县松口的史迹

    南汉王朝与梅县松口的史迹 松口是中国南方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民间素有"松口不认州"之说.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岁月中,孕育蕴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到处都有着浓郁的客家文化芳香.享有文化 ...

  • 华侨之乡松口镇中山公园的历史文物

    华侨之乡松口镇中山公园的历史文物 文/梁德新   梁延学 著名华侨之乡松口的文物古迹众多,外地游客到松口旅游必然要中山公园游览. 中山公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它是纪念1918年孙中山先生到松口视察 ...

  • 梁德新║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梁德新 我人生的历程中做过诸多职业.我曾到广州的人才市场应由聘. 2009年7月,我从学校退休.8月上旬我到深圳.广州的亲友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我到广州天河书城的买书,10楼 ...

  • 梁德新║太阳生日

    在梅州下水地区(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大埔县一带)城乡,每到农历三月十九这天的早上,当红日从东方升起时,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摆起八仙桌,桌上的供品有鸡.鱼.猪肉三牲,应时水果枇杷.黄皮果,还有客家娘酒. ...

  • 梁德新║同乡聚会共议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同乡聚会共议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涯系松口人"微信群梅城松口同乡聚会记述 梁德新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是历史悠久,是古时的岭南四大古镇之一,自古有"松口不认州"的说 ...

  • 张华华、梁德新║松源麦芽糖

    松源麦芽糖 张华华 梁德新 麦芽糖是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流传甚久.颇有名气的土特产.年轻的一代的松源人只知道麦芽糖好吃,却不知道麦芽糖的历史. 松源地处闽粤交界边区,既无工业且少经济作物.相传很久以前福 ...

  • 梁德新 饶熙龙‖客家人做风水【客家文化】

    客家人做风水 文/梁德新 饶熙龙 客家人历来讲究葬风水.旧时,发了财的人家一般要办三件大事:买田.做屋.修祖坟.客家先民认为,一个人成功失败与屋场祖坟的风水有密切的关系."做风水" ...

  • 饶熙龙 梁德新‖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文/饶熙龙  梁德新 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在清朝年间"柏树楼" 出了父子三进士,有关他们刻苦读书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诵.      ...

  • 饶熙龙、梁德新║“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饶熙龙.梁德新 "余狗古""畏书如畏虎"的故事,在梅州地方广为流传.下面讲个来由. 余狗古是他幼时性格浮躁而得的花 ...

  • 饶熙龙 梁德新‖民间文艺家山歌王——饶金星

    饶熙龙  梁德新    饶金星梅县松口镇铜琶村人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山歌手.他唱的山歌被收录在市.县各种文艺书刊中,有的录制成唱片传播海内外.至今松口山歌的传承人有些还引用他的腔调,人们称为&qu ...

  • 饶熙龙 梁德新‖客家人旧时放木排【推荐】

    放木排 饶熙龙 梁德新 摄影/古卫平 在松口盘安桥西岸(俗称"铜琶桥"),是松源河注入梅江的地方,至今仍存有几块碑石,其中一块是民国初松口镇公所关于征收木排放运的税收规定每条木排征 ...

  • 梁德新║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梁德新 2005年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四台"走遍中国·梅州专辑"镜头中的松口"上坝头大街"和"火 ...

  • 梁德新‖松口镇“方裕茂”改为“民宿客栈”

    松口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北部,梅江下游,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松口港过去曾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州市梅县 ...

  • 梁德新‖左宗棠与松口

    左宗棠与松口 梁德新/收集整理 1866年2月,10万太平军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全军覆灭.历时16年,震撼全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嘉应州画上了悲壮的句号.那时太平军余部在梅州(即今天的梅州市属七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