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中的于姓老乡社员

“南社”创始于1909年(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元年),那是尚在清王朝统治时期,成立于江苏苏州虎丘张东阳祠。发起人为陈去病、高天梅和柳亚子,登高一呼,众山响应,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民族革命旗帜下的文学团体。他们仰慕着明代末年的几社、复社士人提倡的气节,以文会友,声应乞求。“操南音不忘本”,与满清对抗。南社成员最多时凡一千一百余人,山东老乡于姓便出了两位:山东潍县的于均生和山东栖霞的于洪起。因为上个月朵云轩拍得一副于洪起社员的对联,下面单说于洪起和这副对联。


于洪起(1883~1940)又名鸿起(南社郑逸梅所编《南社社员姓氏录》即是录的鸿起),字觉范,号范亭。山东栖霞(一作福山)人。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学习,1905年留学日本,同年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山东胶东的留日学生争相加入,于洪起在列也。1907年回乡分管山东提学使司兼山东文莱学堂和山东优级师范教习,并与谢鸿涛一起创办烟台东牟公学,积极宣传废除科举,开办新学,展开革命活动。1909年任山东省咨议局秘书,1911年武昌起义后,参加烟台独立活动。民国元年(1912)任山东都督顾问,并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次年任众议院议员。1924年创办烟台先志中学,任校长。1931年任南京国民党监察委员。于洪起也享书名,《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增补本)称其“工书文”。2011年12月,杭州西泠印社秋拍“近现代名人手记暨纪念辛亥革命”专场中尝成交一幅于洪起的行书横披(12000元落槌,39.5X133cm,纸本)。


于洪起《行书》对联127X28cmX2

余拍得于洪起对联为七言行书,127X28cmX2的尺幅,纸本。联句:“土锉煎茶收槲叶,文舠拥酒看桃花。”书家集的古人联句,“土锉”是炊具,犹今之砂锅。唐代诗人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诗中有句:“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舠”小船,古诗有句“白波若卷雪,侧石不容舠”。古书上也有说的一种大酒杯。联句是说,收槲茶用土锉煎茶,乘船拥酒去看桃花。上联署上款“雪丰姻伯雅鉴”,下联落名“于洪起”,钤印“洪起印信”白文、“砚奴”朱文。“姻伯”是对兄弟的岳父、姐妹的公公及远亲长辈的称呼。

对联书法,颜体立势,得其沉穆。复上追“二王”,辅以蕴籍。最终落脚苏东坡天真烂漫之上,丰研瘦硬,皆有意态。用笔中时或有细劲之笔,瘦硬通神,则是书家骨子里的革命性所使然。书中的飘拂洒脱,是其文人学者的修养在字里行间的体现。

于洪起50岁时照片

于洪起早期同盟会员,南社社员,国民党监察委员,种种,皆是可以增添名声的。加之其擅书法,并有拍卖一平尺三千元左右成交的记录,不过上述西泠印社拍卖成交于洪起的书法是小字行书,字幅上的字很多,就这副六平尺出头的行书对联而言,每平尺二千元总是要的。

2015年5月16日于不歌楼晨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