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湖+”主题功能区空间体系规划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
编者按
2020年12月25日,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正式揭晓。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在此次评选中共有14个项目获奖,题材涉及城市总体规划、控规升级及城市设计法定化、规划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区域空间规划及战略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及品质提升等。本周,我们将分享“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之《武汉市“大湖+”主题功能区空间体系规划》,以期与广大规划同行交流。
一、规划背景
武汉市“一城秀水半城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响应新时期绿色发展要求,聚焦湖泊整体保护和管理精细化,探索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典型水网密集区域湖泊保护与利用新路径,特组织编制《武汉市“大湖+”主题功能区空间体系规划》。
二、规划构思
规划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能多元、公共开放”的理念,探索变被动刚性管控为湖泊功能区的整体保护利用模式,研究提出“大湖+”主题功能区概念,划分主题功能区类型,识别功能区范围,构建主题功能区空间体系,明确主导功能与保护管控要求,编制试点湖泊功能区的实施性规划,跟进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促进城市与湖泊融合发展。
三、规划主要内容及创新
1
从划线到造区
明晰“大湖+”主题功能区的概念内涵
近年来,武汉市通过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划定湖泊蓝线、绿线、灰线范围,有效实现了对湖泊的刚性保护。
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规划创新提出将湖泊本体、滨湖绿地和周边腹地空间进行整体谋划,即在严格保护湖泊水体“蓝线”、优化提升滨湖绿地“绿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在湖泊周边腹地融入郊野游憩、田园体验、文化创意、康体休闲等功能,形成一批不同主题、各具特色、多元活力、开放共享的湖泊功能区,塑造新空间、增加新功能、培育新动力。
2
从严控到融合
提出“保蓝、优绿、融彩”的规划策略
一是“保蓝”,蓝线范围内严格保护湖泊水体,设置湖泊保护界桩,控制面源污染,加强湖泊与周边水系连通,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全面提升湖泊水质,营造清洁的水体环境。
二是“优绿”,绿线范围内提升滨水环境品质,建设亲水、活力的滨湖绿道和湖泊公园,打造优美的滨湖景观。
三是“融彩”,对灰线及周边区域,结合城市中心、社区生活圈、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发展,融入生态、游憩、文化、康体、科教等多元职能,塑造最具活力的滨湖空间。
3
从分类到指引
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区管控和发展指引图则
按照城市、近郊、远郊三个圈层,将“大湖+”主题功能区分为城市型、郊野型、生态型三种类型,识别主题功能区范围,构建圈层化的功能区体系,制定各“大湖+”主题功能区规划指引图则。
其中,城市型湖泊主题功能区位于城市集中建设区内,重点改善水质、增加公共开放性,加强周边污水管网建设,建设城市活力绿道和湖泊公园,严控临湖建筑后退、高度、视线通廊等,鼓励发展文化体育、商务金融等功能。
郊野型湖泊主题功能区以城郊的大中型湖群为主,重点保持湖泊的郊野特色,加强湖泊与周边水系连通,建设亲水休闲绿道和郊野公园,在遵循低强度、低密度、高绿量建设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发展郊野游憩、运动康体、创新研发等新功能。
生态型湖泊主题功能区主要为城市远郊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点保持湖泊的原生性,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实施退垸还湖,可适度兼顾科普教育、田园体验等功能。
4
从试点到推广
编制完成样板湖区实施性规划
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编制开发区“大湖+”主题功能区总体规划,提出“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水城共生、特色景观、开放空间”的保护发展策略,细化湖泊主题功能区的功能、保护和景观特色等指引要求。
完成南太子湖实施性规划,进行功能策划和空间布局,以试点对全市“大湖+”主题功能区的划定标准、管控和发展指引等内容进行验证。
在此基础上形成范式,按照“一区一样板”思路,对全市16个样板湖区编制主体功能区实施性规划。
5
从蓝图到政策
跟进主题功能区实施监督机制研究
研究起草“大湖+”主题功能区建设评价标准,从水体、绿化、滨湖功能等方面,构建由控制项、评分项、创新项等3大类55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模型,确保功能区保护与利用的水平。
四、规划实施情况
基于规划研究结论,配合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武汉市湖泊周边用地规划与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对主题功能区的保护管控和发展引导。同时,启动了龙阳湖、南湖等清淤截污和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了西北湖、紫阳湖等湖泊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建成了杜公湖、北太子湖等绿道。
设计单位: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设计团队:
陈韦、汪云、夏巍、肖志中、骆保林、佘曼莉、唐知发、李正、罗融、韦琼椿、彭浩、王卓标、陈梦莹、王建、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