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邦本:古代都江堰岁修制度——从《秦蜀守李冰湔堋堰官碑》说起(三)

(0)

相关推荐

  • 【名家相约】凸凹║​都江堰的水房子(长诗节选)

    作者简介 凸凹,本名魏平.1962年生于都江堰.诗人,小说家,编剧.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大三线><甑子场><花儿与手枪><蚯蚓之舞>等书共20余 ...

  • 都江堰,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

    到成都,不能不去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都江堰".当我还在读书的少年时代,就已经知道都江堰是我国二千多年前修建的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从此,都江堰和李冰父子的名字,就一直记忆在我的脑海中. ...

  • 都江堰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 山水信息来源: 时间:2015-05-18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拜水都江堰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拜水都江堰    江苏  谷子  去年初冬,因考察一个项目,前往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在文友贺罡先生的陪同下前去久远闻名的 ...

  • 都江堰治理“六字诀”

    摘要:深淘滩与低作堰,用朴素的哲学思想,以一深一浅.一引一分正确处理了引水与排沙的矛盾.故历代都把这六字诀奉为至宝,代代相传,成为维修与护理都江堰的必遵之法. 都江堰结构示意图 一.都江堰管理 都江堰 ...

  • 一文看懂四川都江堰工程是怎么工作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竟成了日本的"眼中钉"?是的.日本还想轰炸毁掉都江堰,他们能成功吗? 都江堰水利工程航拍(从岷江下游往上游方向看) 这话一说就到了上世纪的抗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尤 ...

  • 千年奇迹都江堰:它的工作原理是啥?为何能造福人类两千年?

    都江堰,无法复制的千年奇迹‍ 人类治水,要么筑堤,要么建坝,要么疏浚河道,到了今天,科学技术能做到的不外乎也就是这三项. 但是千年前的都江堰之所以无法复制,就是在于它的治水设计在满足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 ...

  • 彭邦本: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

    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位于西南地区的古蜀文明,不仅是其中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且族群支系众多,地域相当辽阔.对此,<华阳国志·蜀志>曾有描述:"其地东接于巴,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省”的来历,为何会与古代的“避讳”制度有关

    众所周知,我国省制划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则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兴于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然而" ...

  • 文史知识 | 彭邦本: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

              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位于西南地区的古蜀文明,不仅是其中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且族群支系众多,地域相当辽阔.对此,<华阳国志·蜀志>曾有描述:&qu ...

  • 中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 ...

  •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所谓的"一夫多妻"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种制度始于黄帝尧舜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方才正式废除,主要体现为地主阶级的妻.妾并存,普通百姓则大多为一夫一妻或 ...

  • 考试直接用!高考历史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全,学霸已私藏

    今天我们来说说高中历史!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同学都在问我,说高考历史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呢? 其实,提高历史水平的方法只有将历史事件串成线,中国近代史从何开始,中间经历了什么,以什么结束:中国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