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志意
观其志意:
察其下
适其脉
观其志意
与其病
“下”当是“上下”之误
分别是指:
人头面部及
形肉筋骨尺肤等
“与”当作动词“参与”解
并分析“与其病”
约含四义:
①察病,是否可治
②把握,治病时机
③采取,不同治法
④施治,适中其度
凡治病,必察其下
适其脉,观其志意
与其病
语出 《素问·五脏别论》
《 太 素 》本段作:
凡治病
察其上下
适 其脉候
观其志意
与其病能
古来注家多将句中
“与”字作连词解
意为“及、和”
如王冰、张景岳、张志聪等均是
惟马劳注为动词,惜又注而不详
笔 者
试对此段,加以分析
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旧注多以连词释“与”
依王冰本则为:
观其志意
及其病也
末言
观其病
则前文之
“察其下” 、
“观其志意”
又何曾非
“观其病”
之一端?
若依《太 素 》,则末为:
“观其病能”
查“病能”一 词
胡澎《素问校义 》:
能读为态
病之形能
病 之形态
谢观氏释为:
“犹病情也”
《简明中医辞典》则解为:
疾病的
临床表现及
病因、发病
机制的统称
依此则“病能”
亦可尽赅前面
所观察之数条
似又不必
如此细分
景岳释“病”为“病因”
然“病因”
凭问而知
非由“观”得
失之
笔者认为:
本段“与”字
当作动词解
意为“参与”
《 易·系辞 》
卜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于此
《 论语 》:
吾不与祭
如不祭
等均用此义
《素问·皮部论》:
故皮者有分部
不与而生大病
杨上善训,“与”为“疗”
马漪解,“不与”为“不与治理”
实皆此“参预”义之引 申
远较他注义长
诸家因版本所拘
多释“下”为“二便”
实有可原
但是依据
笔者体会
此段语句
以杨注本为善
应从
所察者,既为“上下”
则又当,另有所解
杨氏注为:
上察人迎
下察寸口
没有与后之
“适其脉候”
重复
欠妥
笔者提出“上”
应指头面五官
主要是指
容色精明
也包括:
明堂、
蕃蔽、
唇舌
在内
“下”则指躯干及四肢的
形肉筋骨脉俞尺肤等
以其居头面之下
故言之
如此注释颇与
全经诸论相谐
试浅析如下:
《内经》
言诊法
最重色脉
《移精变气论 》 :
色脉者
上帝所贵
欲知其要
色脉是矣
治之要极
无失色脉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能合脉色
可以万全
等等均谆谆
以色脉为重
其他如:
《脉要精微论》、
《平人气象论》、
《玉机真脏 论》、
《五色》
诸篇论之甚详
其次,察目以省疾
亦为,《内经》所重
《大惑论》:
五脏六腑
之精气皆
上注于目
而为之精
精明五色
气之华也
目之色泽
既与诸脏腑相关
自然可察其变化
判断疾病的预后
《逆顺肥瘦》:
因视目之五色
以知五脏
而决生死
五色精微象见矣
其寿不久
其余明堂、尺肤之诊
筋骨肉俞形气之察
经中也颇重视
作为
诊察疾病及
判断预后的
重要依据
《三部九候论》、
《方盛衰论》、
《论疾诊尺》、
《五官五阅》
等篇
多有论 述
此处从略
诸篇诊法,各有侧重
诊察疾病,务须全面
《玉机真脏论》:
形气色泽
脉之盛衰
病之新故
切脉动静
视精明
察五色
观五脏
有余不足
六府强弱
形之盛衰
以此参伍
决死生之分
又如本段所言
均指出医者
务须全身
上下 内外
合参之理
兹引《方盛衰论》
庶可更清晰地看出
本段“上下”之所指:
诊必上下
度民君卿
度事上下
脉事因格
必清必静
上观下观
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
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
可谓精当
察其病
是否可治
不可治者
不治
以脉有胃气
为四时脉之本
脉无胃气
为真脏脉
真脏见者皆死
“热病,不可刺者九”
论及,多种死证
诫医者“无庸刺之”
目内陷者死
形肉己脱
九候虽调者犹死
经中论及还有一种人:
不信医药
不遵医嘱
治之无益
不为之治
如
“拘于鬼神者”、
“恶于针石者”、
“病不许治者”
此非病不可治
亦非医者术差
实因
病为本
工为标
标本不得
邪气不服
(汤液醒酸论)
“上下”、
“脉候”
已如前述
若“志意”
尤为其 要
《本神》:
凡刺之法
必先本神
察观病态
以知
精神魂魄
存亡得失
五者以伤
针不可治
失志者死
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
2
把握时机
随机施治
邪气内干
正邪相争
表现系列
邪正消长
动态变化
医者若能
把握时机
事半功倍
粗守机
上守关
把能否
“守其机”、
“随应而动”
作为衡量
医术高低
标准之 一
必明知
病之可刺与
其未可刺
与其已不可刺
并引古经曰:
无刺搞搞之热
无刺镜流之汗
无刺浑浑之脉
无刺病脉相逆
方其盛也
勿敢毁伤
刺其已衰
事必大昌
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
盖取义于此
以景岳之明
未深察此义
致以病位之
表里、邪正
之盛衰为解
亦千虑一失
《疟论 》:
疟之寒,汤火不能温也
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
治疗必须
自衰乃刺
及先其发时
如食顷而刺
( 刺疟 )
《终始》十二禁:
新内、新劳、
己醉、己饱、
大惊大恐等
均不可刺之
必待其
“气定乃刺之”
《 内经 》
非常重视:
四时阴阳、
日月变化
在疾病过程的影响
主张
“顺天之时”、
“因时之序”
以养生防疾及施治
3
据形志、
体 质、方土
以及疾病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治法
适应不同的病变
采取灵活多样
的施治方法
这在
《 内经 》
许多篇章
均有论及
《异法方宜论》
讲述五方水土气候各别
人民生活习性各有所偏
受病各异
分别采取:
贬石、毒药、
灸峭、微针
及
导引之法
为之施治
《汤液醒酸论》:
还论及
上古治病
移精变气
祝由而己
后世
道德渐衰
毒药攻内
针石治外
《血气形志》分别论述
形苦志乐、形乐志苦等
五种不同形志的病人
分别采取不同的治法
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
针刺方法,也常有别
《九针十二原》论述
九针
形状功用各异
分取不同疾病
各有其适应证
以及施治要则
《官针》较详细地记录
古时为适应不同的疾病
而采取的诸多刺法,如:
应五脏的半刺、关刺等
应九变的输刺、巨刺等
以及
适应十二经
不同病证的
十二节刺等
至于根据疾病的
不同部位、性质、先后等
而分别采取:
汗吐下消、
寒热补泻、
标本缓急
等的治法
经中论述颇多
后世
阐发尤详
此处不赘
4 同一治法
据病之浅深
而施治有分
《刺要论》 :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
提出:
“刺肉无伤脉” 、
“刺筋无伤骨”
等要示
并指出
治不如法之害:
过,则动脏气
不及则邪气奎
《四时刺逆从论》、
《诊要经终论》、
《刺要论》诸篇
对针刺,失宜之害
描述得,非常详尽
可资借鉴
《经水 》篇
对十二经之血气多少作分析
并指出针刺各经的深浅分寸
《四时气》、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诸篇指出:
经气
随四时
而上下
刺之亦应遵循
“得气穴而定”及
“五变以应五脑”
的法则
经中还分别论及:
肥人、瘦人、
壮士、婴儿、
清者、浊者、
王公大人、
布衣及
五态之人
等等不同
气血特点
为之施针各有
浅深徐疾之别
另外根据
病之久暂
及药物的
毒性大小
而作施治
有分亦可
归于此类
《五常政大论》:
病有新久
方有大小
有毒无毒
固有常制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
《至真要大论》:
气有高下
病有远近
证有中外
治有轻重
适其至
所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