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漠治理的思考

——要利用,不要治理

陈 安 平

1 沙漠是不需要治理的

沙漠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地球环境逐步变迁的产物。沙漠在现阶段尚不会以人类的意志而改变。

2 沙漠是资源

沙漠生态系统中有着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前限于技术手段落后,不能加以利用,把沙漠视为“地球的癌症”,是极端错误的。 “人定胜天”、“人进沙退”、“绿化祖国”的无知梦呓响彻中国几十年,劳民伤财,于事无补却还要高举道德旗帜掩人耳目,欺世盗名,于今犹甚。

3 需要治理的是“沙漠化”

当代沙漠化原因:“人祸”大于“天灾”。 人类在向生态脆弱区拓殖过程中,破坏了自然演化进程,形成逆向演替;仅仅依靠自然力,短期内难以形成良性循环,需要通过积极的人类活动来修复,兴利除弊;但要“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

4  治理“沙漠化”的实质是人类向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

地球上如果没有人,就不需要治理沙漠了。当代人口剧增,必须开拓生存空间。外太空暂时去不了,只能折腾地球。“争夺生存空间”取胜的办法只有利用沙漠,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与大自然“较劲儿”是不行的,要靠“智取”才能胜利。“胜利”就是要能够可持续地实现“三效统一”。近些年来,仅仅是为了“增绿”、“给眼睛过年”,消耗荒漠区宝贵的水资源,种植了数量面积惊人的“绿色荒漠”。这种恶行大可休矣。

5 沙产业才是真正的出路

沙产业理论由我国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此处不赘述。郭普先生将沙产业发展的初级水平总结为 “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郝诚之先生又添加了“可持续”。充分利用沙漠资源,尤其是植物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可持续”目标。

6  荒漠区植物资源利用是沙产业的主力军

植物的进化(演化)已经为地球荒漠化做好了基因准备。荒漠区植物的种类虽然相对不够多,但其中的资源植物不算少。以前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消耗野生资源,目前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开发利用,但是开发水平亟待提高,开发前景光明,潜力巨大。

7  大力推动沙产业

发展沙产业已写进国家发展规划和党中央报告中。田裕钊先生曾说,在沙产业的道路上,没有僵化的技术路线。拓展斯言:在沙产业的道路上,也不要有僵化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

附录:

钱学森先生颂

陈 安 平

天赐斯人佑中华,

前后百年否泰察。

仰飞神思云天外,

俯究细木入胡沙。

古国曾举文明帜,

千年以降岂堪夸。

欧风吹送狼烟起,

西学东渐泛海涯。

学优博得师友赞,

睿智为用雄国叹。

编就花旗规划书,

十万劲旅焉能换?

故园迢递大洋西,

君欲归来志一贯。

拘君黑室限君身,

系统三论仍垂范。

破笼展翼化鹏鸟,

神州风光无限好。

调度群贤毕奇功,

再造和平赖之保。

志在强国倾谆问,

振聋起怠促思考。

心系富民竭情智,

科技兴邦总领导。

伟勋何止弹箭星,

巨论沙草海农林。

以农立国几千载,

始倡知识密集型。

人多地少毁生态,

“六次革命”续治平。

我师圣者践宏论,

沙产业内当小兵。

2016年7月21日

自注:

1,我早想写些关于钱学森先生的文字,恰见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征文,遂动笔,两夜而成,又发微信求群友帮助修改,最后经由滑国璋师改定。 获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主题诗词征集活动”二等奖,收录于《学森颂》中。2, 1984年底,钱学森先生应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在中国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整理成文后公开发表了论文《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详细阐述了他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

悼郝先生诚之

陈 安 平

文星临降帝王乡,

光影流风耀北疆。

瀚海平生宣巨论,

阴山余志富遐荒。

书生椽笔思何锐,

国士狷操气自昂。

立雪怎堪师竟陨,

长城内外草犹黄。

自注:

1 巨论:指钱学森先生沙产业理论。郝先生以宣讲钱学森先生沙产业理论为己任。

2 郝先生受钱学森先生亲教“心系富民,志在强国”,力行不辍。

3 郝先生与余约为师生,宣讲沙产业理论,然未及行拜师礼而郝先生竟殁。

4 郝先生著述有《瀚海集》,《长城内外皆故乡》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