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 | 地方性主题出版的精品策略与媒介融合探析——以岭南文化有声图书“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为例
《出版与印刷》2020年第2期
媒介融合
题目 | 地方性主题出版的精品策略与媒介融合探析——以岭南文化有声图书“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为例
来源 | 2020年第2期
作者 | 钟蕴华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0.00.041
摘要 | 在广东,岭南方言是最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广东地区主题出版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以“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的策划出版为例,分析总结了岭南文化有声图书出版的策略,包括选题策划、项目申报、作者团队、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及IP运营等,以期促进我国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精品出版,为主题出版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 主题出版;岭南文化;少儿出版;媒介融合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钟蕴华. 地方性主题出版的精品策略与媒介融合探析——以岭南文化有声图书“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为例[J]. 出版与印刷, 2020(2): 86-89.
岭南锦绣二千里,粤韵铿锵五万篇。与兼具雄奇秀丽的岭南风景相映衬的,是典雅而活泼的广府话、潮州话、客家话等方言。尤其是广府话,即粤语,说它典雅,是因为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不仅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还保留有许多古典词汇,故而有汉语“活化石”之称。而方言的活泼,则是其旺盛生命力的表征。方言的兼收并蓄和岭南地区的包容开放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成为人文荟萃、中西交融的广东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新世纪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以广府话、潮州话、客家话正音唱诵岭南人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180首岭南方言童谣,并辅以名家的语义解析、方言转译和丹青鉴赏,图文并茂,老少咸宜。让少年儿童从学童谣、识方言开始,熟悉歌赋格律的古音今韵,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构建乡土情怀,种下文化多样性的种子。
该丛书是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8年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途)项目,2019年获第三届广东省书籍设计艺术双年展优秀图书奖。笔者在组织策划该丛书的过程中,与作者团队、审校团队密切配合,从视觉化设计入手,创新图书编写和出版方法,实施“图书+”宣传策略,采用IP运营创新思维,打造岭南方言童谣精品有声图书。本文试分析总结该丛书出版过程中的策略方法,包括选题策划、项目申报、作者团队、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及IP运营等,以期促进我国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精品出版,为主题出版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深耕专业领域,策划“地道”选题
选题是图书出版的源头,选题策划体现了编辑生产力,也决定了图书生命力,“万事开头难”是选题策划的真实写照。“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对岭南方言童谣进行分类、解说和剖析,并进行视觉化设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1. 深挖岭南地区丰富文化资源,构思地方特色选题
岭南方言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岭南地区,在大江南北甚至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岭南方言。在某种程度上,岭南乡音成了联系海外华人情感的重要纽带之一。方言反映和承载了一方土地独特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充分利用岭南方言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组织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系统分析和总结我国岭南方言童谣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2. 依托地方出版优势,精心打造本土特色选题
新世纪出版社是广东唯一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少儿图书出版经验。该社出版的图书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读物畅销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近几年来,新世纪出版社在岭南文化图书出版方面表现突出,如“童说岭南”系列及《粤韵唐诗》《粤韵宋词》等都深受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喜爱。2020年,“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中的《广府童谣氹氹转》和《潮汕童谣画你知》将推出中文繁体版,在香港面市。
二、精挑方言童谣,打造精品图书
这套丛书在策划时就明确了以打造精品图书为目标,内容要体现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丛书立足于优质内容,并利用视觉转译手法增加内容的“能见度”,把非视觉化的词汇图像化,将只能“听”的方言转化成“看”得见、“看”得懂的方言童谣精品图书。
1. 精心确定广府、潮汕、客家童谣收录原则
广东地区童谣众多,有催眠曲、顺口溜、绕口令、游戏歌、问答歌、数数歌、谜语歌、时令歌、风俗歌等800多首[1]。图书主编甘于恩教授带领编著团队,深入岭南各大方言区,进行方言田野调查,采集方言童谣,并为丛书精心制订了收录原则:一是确定收录范围,重点收录广泛流传的童谣,自带曲谱朗朗上口的优先,以便少年儿童传唱;二是突出文化内涵,针对健康向上、能反映当地文化的童谣,请作者做详细分析,以便读者深入领会岭南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文化。根据上述原则,丛书收录了广府、潮汕、客家地区各60首童谣,共计180首,内容涉及节庆习俗、语言习惯、生活人文、传统食品、衣着风格、旧时游戏等方面,每一首童谣后设置“粤读分析”栏目,详细解释该童谣中出现的方言词的由来,或童谣中展现的景象与当地文化的关系,以此全面反映岭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
2. 以创新思维加入方言视觉转译图
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在组稿过程中,翻阅了大量国内已出版的方言歌谣类研究图书,发现大部分图书只进行方言释义和语音保存,理论知识较多,接地气的解说几乎没有,不利于大众传播。因此,丛书尝试运用视觉转译图的方式,实现语言学和视觉艺术设计的跨学科融合。所谓视觉转译,就是用画面把内心感受画出来,或者用图片的方式来呈现抽象难懂的概念。通过视觉转译,可以让抽象概念直观化、图像化。比如一个大橘子和一个大红包,就可以传达“大吉大利”的意蕴。丛书对方言歌谣呈现形态的这一新探索,力求将方言童谣的意蕴,转化成视觉符号,让方言区以外的受众,能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重感受,体会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于是,编辑团队多方物色方言文字的视觉转译设计人选,经过联系,确定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设计学院的优秀骨干教师负责。多年来,该校一直专注于传统文化与视觉艺术融合发展的研究,专业化程度高。由年轻设计师执笔,思维新锐活跃,视觉转译图更符合“新新人类”的口味,改变了传统童谣在大众心目中“老土”的偏见,让图书以“本而不土”的形象示人。
三、突出媒介融合,注入“文创基因”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新态势下,丛书制作团队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运用“图书+”思维,将图书与音频、视频、动画、小课堂等多媒体手段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图书的创意水平和附加值。
1. 开启媒体融合之路
“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图文并茂,小读者可以自己看,且看得懂。然而,编辑团队并不止步于此,而是思考如何让书“活”起来。结合童谣可以传唱的特点,运用媒体融合思维,在书中为每一首童谣设置一个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扫码可以听到一首首独具方言韵味的童谣吟唱。
为此,编著团队采集了大量的声音样本,选取和筛选出最地道、最正宗、最能代表当地方言特点的语音,首先邀请能准确发音且声音富有表现力的专业人士,然后在广州、潮州、梅州的部分小学挑选具有语言艺术专长的学生进行培训,最后由他们共同完成童谣的录制,呈现了“童音唱童谣”的效果。
2. 研发文创产品,提升图书附加值
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还应立足“出版+”,通过不断开发纸质图书的内容资源,做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2],尽可能地提升图书附加值,延伸出版产业链。
2017年,出版社尝试跨界合作,把“出版+”理念融入传统节日及风俗,与中国大酒店合作推出“《粤韵唐诗》赏粤月饼礼盒”,一个月的销售量达到3000盒。2019年端午节前夕,出版社与广州本地网红品牌“花尾渡”合作,基于“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中的《广府童谣氹氹转》一书研发“睇龙船柴火粽”图书礼盒。出版社授权“花尾渡”设计团队运用《广府童谣氹氹转》一书中《氹氹转》童谣的配图作品,作为粽子礼盒的设计主图。礼盒中除了粽子,还有特别定制版图书《广府童谣氹氹转》。极具广府特色的外包装设计和图书为该粽子礼盒赋予了本土文化特色,因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众多商家当年端午节送礼的首选。这次跨界合作,定向销售图书过千册,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
3.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品牌价值
深耕图书的优质资源,与各种媒介深度相融,实现资源的立体化、多层次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图书的品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创意和创新是关键。“绘声绘色看方言”系列品牌,目前已经推出纸质图书、免费音频、礼品式文创产品,2020年将推出“岭南童谣课程包”“粤读越有味课堂”等知识付费项目,并开发以方言童谣为特色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研学路线。今后,出版社将进一步打造图书品牌价值,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推动地方文化主题出版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子典. 岭南传统童谣:广府童谣、客家童谣、潮汕童谣[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
[2] 陈光耀. 以“四个延伸”推动全媒体时代的主题出版融合发展[J]. 中国编辑,2019(11):80.
(作者单位:新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