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庄”村名考
看庄镇七贤庄位于邹城市区南21.6千米,有居民800户,十多个姓氏。
七贤庄,这村名让人联想“竹林七贤”,看庄镇特别是该村干部也往这方面联想,说该村过去有竹子云云。然此“七贤”未必是彼“七贤”。竹林七贤,史有明断。
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显然,看庄镇七贤庄之“七贤”并非竹林七贤。不过,国人历来有见贤思齐,里仁为美的传统。或许该村曾出现过几个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文人,他们自称“七贤”,或者确实被时人誉为“xx七贤”之类,这种“效竹林七贤”现象,仍然会被当时文化贫瘠社会的人们所推崇,故此该村村名的来历还是间接与“竹林七贤”有关系的。
查阅古代《邹县志》,明代所建140个官庄有“戚贤庄”,乃万历三十六年知县胡继先创立。康熙年间西曹社失载,或因人口较少,未列入行政村。光绪初年复载于西曹社,名“七贤”,1950年11月属看庄区白水乡,名“七贤庄”,至今未变。
综合以上可知,今日七贤庄,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初名“戚贤庄”,本人认为“戚贤”应是始迁的人名,也就是说,该村村名源于始迁人姓名。后因“戚贤”与“竹林七贤”之“七贤”音谐,遂起见贤思齐之心,于清光绪初年演绎为“七贤庄”至今。别看七贤庄偏居邹滕交界处,它的创建历史启于明代,居然早于驻地看庄,算得上该镇货真价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另外,戚贤,字秀夫,号南玄,9余椒(今属安徽)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归安知县。历官吏科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八至七品)。屡有建言。曾弹劾郭勋侵吞遍天下,又荐闻渊等十四人可任用,夏言不悦,激帝怒,谪山东布政司都事(正或从七品)。不久以父老自免。归十余年,卒。少崇拜王守仁学。及官于浙,遂执弟子礼。
都事,官名。隋朝始设,又称“尚书都事”。唐宋元皆有。明朝设于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留守司、各省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经历司下,正、从七品不等。掌收受文移。
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4月20日-1567年1月23日)。万历(1573年-1620年七月)。戚贤嘉靖五年进士,到嘉靖末四十余年,再到万历三十六年胡继先立官庄,此戚贤应达百岁。况且他官品不高,且不见提升,后以父老免官,当是回了原籍,在邹影响不大,应该不会以其名冠村名。
本人以为,该村应是以初迁者“戚贤”名姓冠名,这种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