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腰椎滑脱”的临床处理思路
各位朋友们好,最近不定期在社区医院做门诊,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从肌骨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推广摆位却偷偷用肌骨技术?那当然是因为我的逻辑循证思路比较好。(我才不会告诉你是因为我怎么做摆位都做不过李世楠老师)
言归正传,我们将重心放在病例上。
患者是一名60+的男性,描述的症状是腰骶区域不适,通常是坐着,蹲起,卧床翻身这几个动作做起来比较困难。在问诊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患者是一名电焊工人,这类工作的常用体态是手持工具蹲着进行劳作,患者描述在90年代工作的时候,从蹲着到站起来的过程中,腰突然扭了一下并发出声音,从那以后每年腰都会不舒服几次,可重可轻,一直没有彻底治愈过。90年代到现在,最起码也有20+年了,这位患者也真够大意的,不过转念一想,身在农村的劳务人员,大多都是这种慢性疼痛人群,康复意识的大猫造成了几乎人人有痛的现状。
接下来的查体关节,如下
患者躯干屈曲良好,
后仰略有不适,
久坐难受,
卧床翻身困难,
蹲起不适,
无神经根症状,
触诊腰椎曲度变直,弹性降低,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务农人员的常态。
查体结束,患者表示带来了拍的片子,同诊的医生表示片子没有问题,为了确保安全,我还是要求看了片子,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吓一跳。
赶紧喝口水压压惊
从影像上我们可以看出腰5区域存在滑脱,1度以上不足2度,真性滑脱是手法的禁忌症,庆幸没有直接上手。
关于腰椎滑脱的定义,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前移,共分为四度,将下位椎体上终板分为四段,每移动1/4为一度,两度以上真性滑脱为手法禁忌症。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腰椎滑脱案例中,腰5区域滑脱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峡部区域骨折造成的滑脱,通常为先天因素。从生理结构的层面来讲,腰5骶1关节突关节相对于上位关节,它的位置更靠近冠状面,这也为滑脱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么,既然是手法禁忌症,该如何采取措施,这里我要讲一下个人观点,像这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整骨复位手法一定不是优先选择,对待这类多年疼痛且老年患者,治疗目标是消除疼痛不适,纠正生活中的错误习惯,并告知如何进行锻炼维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刻内心很圣洁,困扰劳动人群的慢性疼痛症状实在是数不胜数,作为康复同仁你我更应该砥砺前行。
言归正传,我采取的治疗方案为麦肯基三部曲,①俯卧②屈肘撑起躯干③伸肘撑死躯干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引导患者由颈椎→胸椎→腰椎逐渐撑起躯干。第一组动作较为困难,第二组,我右手大鱼际位置顶住骶骨上端,然后患者做麦肯基,动作流畅很多,第三组同第二组一样。
这里有心人可以发现,麦肯基疗法调整后将身体摆到了一个体位,被动缩短了后表链肌肉,脊柱被动伸展,这跟摆位恢复技术神似,缓慢的引导身体到一定位置,调整到体位的前提是舒适感,引导的过程中也要缓慢轻柔,保持一段时间后恢复,简单的动作,一段时间的保持,患者的不适症状就能明显减轻,可谓神奇。
肯定会有朋友问,为什么选择麦肯基,我的答案是:简单快捷,患者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不需要各种调整体位激活肌肉,试想如果一个老年患者听懂说话都困难,我们能做的自然是简便最好,至于为什么调整骶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聊。
三组麦肯基配合骶骨手法后,患者从床上翻身起来时就表示轻松了很多,蹲起动作流畅,无不适。
这个时候,肯定又会有同学问,这一次治疗,以后会不会复发呢?能够确保长期有效吗?
我的答案是,你吃了一次感冒药,以后还会不会感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