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 张晶晶丨“大实践观”: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的思考
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杂志2020年第12期
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正加剧新闻从业者的转型与流动。教育实践与行业实际的分离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实践教育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关键结合点,是连接学界与业界、学科与行业、学业与就业的桥梁。纵观当前的实践教育,仍然存在着观念错位、资源匮乏、体系薄弱、理论与实践断裂等问题。而“大实践观”则是希望通过对学界与业界、理论学术与技术技能、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传媒素养与人格塑造方面的思考,探寻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与传媒格局的快速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回应社会需求与期待,成为新闻传播院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媒介融合走向纵深发展,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正加剧新闻从业者的转型与流动,“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不仅是新闻传播教育的自我拷问,也是社会对传媒教育的急迫追问。
教育实践与行业实际的分离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实践教育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关键结合点,是连接学界与业界、学科与行业、学业与就业的桥梁。在媒介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对实践教育的思考与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意义。
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实践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是一套系统工程,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揭示了育人过程的内在规律。其中,“笃行”即实践,即学以致用,它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践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获得更直观,从而使教学过程形成闭环;实践教育更在于为学生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回到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和创造主体的本位上来。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关键。“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1]专门人才的造就,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全面发展、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投身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应用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育在新闻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新闻教育发轫之初,实践教育就被列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美国早期的新闻教育以实务训练和技能培养为显著特点,这种职业化的教育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当时的报学系就设置了采编、评论、摄影等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报馆实习,也有自办刊物和通讯社的做法。
实践性、应用性是新闻传播专业与生俱来的特质。新闻报道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实际,采写编评基本功的养成更需勤写多练,“铁肩担道义”职业责任感的树立必是要经过社会的百般历练与对人性的深刻洞见。新闻传播院校承担着培养一线记者和传媒从业人员的教育重任,不可将课堂囿于象牙塔中,而是要引导学生直面社会变革的洪流,将所学在传播实践中检验、运用和创新。
重视实践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传媒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行业的普遍要求:不仅要如黄远生所言“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还要能专精、能跨学科、能懂技术、能跨终端,在技能上拥有“三头六臂”,会使善用“十八般武器”,所做的媒介产品能有“七十二般变化”。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新闻教育体系正在被迫解构与重构,而实践教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内容和目标
当前,我国各新闻传播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都在实践教育改革中摸索前进。其一,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作出调整,加大了专业实习、实训拓展、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的比重;其二,经过多年的实习基地建设,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的实习环节得以有序开展,并进一步扩展实习时长,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置的“小实习 大实习”制度;其三,在实践教学改革上,部分新闻传播院系尝试创新,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推出的“未来编辑部”实践课程;其四,在实验室建设上,部分院校建立了融媒体实验室,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等;其五,在课外实践中,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及“双创”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提升创新能力。
面向媒介变革新趋势,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导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在实践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备建设上面临新的时代要求。在新闻传播教育“不得不改”的共识下,探索实践教育的革新理应奋勇当先。
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新闻传播院校的探索转型中,实践教育获得了很大改观。但信息技术的迭代、传媒生态的变幻、人才需求的迫切始终没有停歇,实践教育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
(一)传媒生态与新闻生产的变化
技术变革的浪潮、媒介形态的突变以及传媒行业的重组,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兴奋点的同时,也蒙上一层浓重的焦虑感,实践教育正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技术转向对实践教育的内容导向形成冲击。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侵袭下,新奇潮流的传播形式受到追捧,“内容为王”的呼声渐弱。实践教育若不顾新技术新形态的层出不穷,仅坚守以内容为核心的实务教育,仍沿袭采写编评基本功的传统训练,学生将难以把握信息传播的新特征;若一味跟进技术变革潮流,上新技术课程,增加技术训练,又极易走向“技术中心主义”,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人文素养基础薄弱。
另一方面,传媒行业的产品导向对实践教育的社会公器理念形成挑战。“当‘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和‘新闻消费主义’发生冲突时,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提出严峻挑战。”[2]实践教育若以市场化为导向,片面追求制作拥有点击量的新闻产品,则容易削弱学生的独立精神与批判思维,消解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感;若空谈新闻理想而不顾行业现实,又容易使学生缺乏对媒介变革的敏锐感知力与适应能力,陷入曲高和寡的理想主义境地。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技术、设备的更替周期正愈加缩短,在教育规律、资金投入、建设周期的限制下,实践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始终存在“时间差”。
首先,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存在“理念时间差”。当实践教育以报刊纸媒为人才培养的对接平台时,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开始提出视听传媒人才的需求。而当新闻传播院校调整适应了这种媒介形态时,传媒行业又开始急需新媒体人才。当实践教育终于追上了新媒体的步伐,“会新闻又会技术,懂采编又懂管理,能做新闻报道也善于推广宣传,坚持主流导向又具有市场头脑,成为各大媒体的招聘需求,具备‘新闻 ’优势的毕业生炙手可热”[3]。人才培养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始终处于“慢半拍”的节奏。
其次,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存在“内容时间差”。从采写编评,到增加音视频制作、出镜采访,到网页制作、网络写作,再到数据新闻、媒介产品设计、数字传播技术,实践教育中实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法不断地增加、更新。但由于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实践教学内容难以与行业前沿变革齐头并进。
最后,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存在“技术时间差”。当前,算法推荐、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等软硬件产品已然成为媒介行业竞争力的代名词,熟练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已经成为显著的人才优势。然而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前沿技术设备的采购,意味着巨额资金和巨大人力的投入,且不说招标论证程序的时长,单就培养方案调整、授课教师培训与教学大纲更新而言,就会导致“上新”就“过时”的尴尬境地。
(三)统一模式与个性发展的冲突
随着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新闻传播教育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期待,人才培养的统一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冲突愈加凸显。
行业层面的媒介融合直接催生了“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而产品层面的精准细分则推动了“一专”的专家型人才要求。实践教育在“多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不仅训练学生的跨媒介技能,而且不断推进多学科交叉培养;而“一专”往往依靠学生的个人兴趣与自我规划,新闻传播院校尚无法对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而在有限的培养周期内,学生的“一专”与“多能”之间如何平衡,对实践教育而言还是一个考验。
不仅专业能力有“一专”与“多能”之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职业化”与“学术型”之异。就业创业,还是升学深造,学生比以往有了更多选择。纵观当前新闻传播院校的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多集中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素质的培育,而学术研究训练则大多仅设置“传播研究方法”一门课程,有的甚至不设置实验操作环节,前沿的学术研究软件、数据库也相当匮乏。实践教育体系的这种职业化偏向,对部分有升学规划的学生来说如同掣肘。
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界在行业的需求与评价之下难免显露尴尬,主要是培养的人才“没法用”“不好用”。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确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一)实践教育观念的错位
观念的错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实践教育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就教育主体而言,新闻传播院系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主力军”,但实际上却沦为“孤军”。部分新闻传播院系在开放性办学上畏首畏尾,与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合作项目流于形式。传媒业界虽然承担实习基地建设和职业培训,但对人才培养的规律认识不足,坐享其成的观念多,主动参与的想法少。其二,重前沿技术运用,轻专业能力培养的倾向。“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4]实践教育直接面向行业需求,强调对媒介形态变革的感知与对新技术的适应。面对信息技术更新的加速,部分新闻传播院系对不确定因素分析不够,对教育规律认识不到位,教育改革表现得过于急躁,频繁调整培养方案,以前沿技术训练替代基础能力培养,忽视专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的培育,不利于学生对新闻专业精神的认识与传承。
(二)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
国内新闻传播院系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师资紧缺的现象。“在结构组成上,擅长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人多,能够教授业务实践类课程的人少;高学历的人多,有业界工作经验的人少。”[5]没做过记者的老师在上新闻采编课,没扛过摄像机的老师在上摄影摄像课,老师不自信,学生不相信。近几年,有部分新闻传播院校与媒体单位互派挂职,聘请资深记者做兼职教师,但这种合作缺乏长期规划与政策支撑,“救兵”“救场”现象仍然存在。
实验设施严重落后,难以满足需求。媒体融合时代,“可以让学生动手操练的相关实验设备成为衡量学院实力的重要标尺”[6]。然而,新闻传播院系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不仅硬件设备陈旧老化、损耗大,软件设施也更新滞后、配置低,大型实验室更是建设困难。即使引入了先进设备,学生使用也审批程序繁琐,接触设备机会少,技能训练只能浅尝辄止。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薄弱
实践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这一体系的诸多环节还十分薄弱。首先是课程结构比重失调。一是实验实践课比重较小。专业实务课程的实践环节比重较轻,时间短;上机实验课程偏少,教师讲授多,学生训练少。二是学术实践课欠缺。研究方法的学习、学术工具软件的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等内容欠缺。三是专业实习时长难以保证。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专业实习“走过场”。四是对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院校未将其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次是实践教学体系松散。许多院系的专业实践规划不合理,运行不规范,体系化程度不够。最后是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单一。课程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风向标。当前部分新闻传播院系仍固守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作品考查仅被列入平时成绩,对实践能力水平体现不足。此外,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几乎全部要求撰写理论性的学术论文,实践能力难以从中体现。
(四)理论与实践的断裂
一方面,理论教学缺乏对实践的观照和指导。新闻实践教学的本质在于传媒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培育,理论教学最终落脚点在于知识体系建构之下的深刻领悟与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对专业实践的指导。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都需要理论来回答。反观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史论课程只见“谈古”,不见“论今”;理论课程讲西方理论偏多,结合我国实际的少;实务课程重于技能训练,轻于理念阐释。缺乏理论基础,学生的认知链发生断裂,无法实现良好的实践效果。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缺乏对理论学习的反馈和修正。实务课程的实践环节多被安排在课程最后,讲授与训练相互分离,学生难以从实践再回到对理论的理解。同样的问题在专业实习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实习安排在本科最后一年,跟踪指导开展困难,实习后缺少接续性的课程进行问题修正和总结积累,加之升学就业压力,学生宝贵的实践经验没有机会回到理论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确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大实践观”
新闻传播教育正在经历着如火如荼的改革,我们需要在改革中明确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化,而哪些是需要变化的。“新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概念、哲思和技能的平衡。”[7]“大实践观”即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人”为目的,统合理论概念、哲思批判与技术技能的实践教育观念,具体而言是实现学界与业界、技术技能与理论学术、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传媒素养与人格塑造的融合与平衡的一种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观念。
(一)学界与业界
信息技术变革时代下,传媒行业所经受的挑战也正是新闻传播院系面临的困惑,而破解这道时代难题的“题眼”在于“人才”,这正是学界与业界需要共同发力的关键所在。“大实践观”正是通过“破界”,促使学界与业界联合成为“育人共同体”。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课程协作上,学界与业界在共同研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实践课程的讲授。实务课程打破空间界限,在教室与媒体后台、课堂与报道一线中转换,与业界共同建设专业实务案例库,将业界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向传媒一线发表。
第二,在师资配置上,一方面,将媒体人才引进学校,设置实践教师岗,选聘条件以从业经验、业界评价、专业成果为标准,不仅要聘请媒体管理层,更要有一线记者编辑、评论员、主持人等不同层面的业界人士,配套合理的晋升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将媒体人才引入课堂,形成长久固定的合作模式,以常态化的研讨交流、讲座沙龙、专题研究等形式参与实践教学。
第三,在设备建设上,以“部校共建” “校企合作”为驱动,引入社会资源弥补技术设备的匮乏。在虚拟仿真实验室、融媒体平台等设备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上开放共享,不仅用于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还可以与业界合作承接项目,增加学生“真题真做”的机会。
第四,在实践实习上,学界与业界需共同搭建全过程实践平台,即将实践贯穿于学生的专业认知、理论学习、专业实习的整个时间线。在学生的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界与业界应保持沟通,一对一跟踪指导,及时反馈与修正。
(二)理论学术与技术技能
新的媒介环境是以技术为平台、以技能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应该以理论知识与学术研究为支撑,培养学生形成技术思维与技能理念,成为驾驭技术技能的主人。所以,“大实践观”强调的是建构理论与实践充分互动互融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实践思维“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
“大实践观”下的实践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进入课堂,沿着“理论—实践—反思—研究—创新”的可持续性路径而开展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技术,更重要的在于技术逻辑的认知与技术思维的培养,以批判反思的精神去理解技术、选择技术、评价技术,甚至提出创新的理念而超越技术。在技能训练的课程中,教师不仅训练学生的实务技能,还要将学生的技能学习与专业理论、通识知识相联结,将技能训练与专业精神、职业道德相勾连,培养专业素养与职业理想。在专业实习中,教师应给予跟踪式的学术指导,以理论反思来回应学生的实践体验,形成理论知识的深化、内化,使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大实践观”强调实践教学中的学术实践与创新研究。技术技能只是社会变革的表象,科学创新的理念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实践教学不能被窄化为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学会“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所以,实践教学需要在实务实践课程之外增加学术实践课程教授科学研究方法,建设学术研究实验室开展学术实践,开发创新实践项目培养创新思维。
(三)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
“大实践观”是将实践教学从对接传媒行业扩展到全社会层面,而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新闻传播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与行业之间的勾连,而是学科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新闻传播院系的实践教学需要深入社会、走进基层,将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以专业视角观照社会发展,以公共伦理对标职业素养,使学生既能“著文章”又能“担道义”。
一方面,实践教育应广泛地走入社会。新闻传播的实践扎根于社会的每寸土地,实践教育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街头巷尾,俯身田野之间。此外,实务课程的实践环节应尽可能与地方媒体、社会媒体合作,以专业标准检验实践效果,为学生的作品寻求发表的平台。而专业实习可探索“集中 分散”模式:以媒体观摩、校园媒体作为实习的准备阶段,以课余时间兼职地方媒体通讯员作为入门阶段,以寒暑假小实习作为进阶阶段,以集中大实习作为完成阶段。这种有层次的进阶式实习体系,有助于使学生始终处于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常态互动的学习状态中。
另一方面,专业实践要与社会实践充分互动。培养学生的媒介思维、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需要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关切结合起来,需要脚上沾泥土、身上带露珠的真切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要有专业教师全程参与,甚至可以对接专业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围绕社会问题、行业问题、学术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调研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树立职业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四)传媒素养与人格塑造
“大实践观”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旨在以实践育人。在工具主义盛行的信息社会,新闻媒介突破重围的关键不在于对技术技能的追赶,而在于其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为公众鼓与呼的勇气和担当,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位传媒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人格品质。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虽是对接传媒行业的专门教育,但终归是面向人的教育,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大实践观”强调的是以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为基石的传媒素养。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应充分利用技能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新闻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搭建新闻传播专业的认知观。更进一步,实践教育应超越技术技能,更多地将伦理道德、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嵌入职业理想的树立上,将对人性的洞察、对行业的反思和对社会的责任融入专业素养的塑造中,形成新闻传播专业的价值观。
“大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完整的人格,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实践教育引导学生以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思维创造能力去适应传媒行业的千变万化,以掌握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去观察、反思社会问题。即使学生未来走向其他行业,也能以新闻传播专业所学、实践所感,成为一个视野开阔、责任感强烈、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以其卓越的传媒素养结合现实的岗位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总而言之,“大实践观”旨在突破当前实践教育的片段式教学、单一的模式和孤立的评价,而将实践的主体重新回归学生自身,使他们真正去适应、去融入、去开创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当然,评价新闻传播人才优劣的指标不一,衡量新闻传播院系成功与否的标准各异,传媒教育的方向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可以肯定的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更需要着眼于对人的发展的支持和对社会进步的指引,这也是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时代使命。
注释:略。
作者:张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晶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